APP下载

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观察

2017-11-02王灵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疼痛感肩周炎西医

●王灵

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观察

●王灵

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式,对比针灸治疗和西医常规治疗后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和活动范围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诊断为肩周炎患者来源于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9月间。随机分为针灸组45例和西医组45例,所有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疗效指标为总有效率,总有效=治愈+有效,结果:针灸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42/45),西医组总有效率为75.56%(34/45),针灸组要显著性高于西医组。结论:针灸治疗相对与西医常规治疗,可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感和活动受限,针灸治疗效果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值得推广。

针灸;肩周炎;有效率

肩周炎是患者肩关节在自身原因和外界原因共同作用下,导致肩关节周围炎症[1]。以肩关节囊或者周围韧带等组织出现退行性病变,患者活动受限和伴随疼痛感等临床症状。若不采取积极的治疗则会导致患者肌肉萎缩甚至出现组织粘连等情况,经治疗后患者复发率仍然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2]。近年来肩周炎的发病年龄趋向低龄化。且性别上发病率同样存在差异,女性的发病率要高于男性[3]。针灸在临床上应用于肩周炎治疗较为广泛,效果也得到一定的认可。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式,对比将针灸治疗和西医常规治疗后对患者疼痛和活动范围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肩周炎患者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肩周炎患者资料

纳入患者来源于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9月诊断为肩周炎。纳入标准为:①所有患者经x线影像学确诊,且伴随活动受限或者疼痛。②年龄需大于40岁。③病程短,在3个月以内。④在接受研究前两周,患者没有接受任何药物治疗。⑤排除合并其他肩周疾病患者,包括骨肿瘤等。⑥排除其他心血管、内分泌或者感染性相关疾病。⑦排除精神异常患者。通过入选标准总计纳入90例肩周炎患者。运用数字法进行随机分配,分为西医组45例,平均年龄为48.47±6.34岁,大65岁人数为17例,小于65岁人数为28例,性别比例为男31例女14例。针灸组45例,平均年龄为49.12±7.65岁,大65岁人数为19例,小于65岁人数为26例,性别比例为男28例女17例。两组肩周炎患者在临床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分组合理。

1.2 治疗方法

西医组以微创小针对粘连组织进行分离,每5天治疗一次,针灸组以针灸进行治疗,针刺主要穴位为患者的4、5和6脊穴,肩三针。每次治疗30min。

1.3 观察治疗

所有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疗效指标为总有效率,总有效=治愈+有效,治愈:患者无肩部疼痛感,同时患者肩部活动恢复正常。有效:肩部疼痛感缓解,同时活动范围增加。无效:与治疗前疼痛和活动范围无显著差异或者恶化。

1.4 统计分析

分析软件SPSS17.0,总有效率的分析采用卡方检查,P<0.05时说明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针灸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42/45),西医组总有效率为75.56%(34/45),针灸组要显著性高于西医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3 讨论

肩周炎的发病位置一般以单肩类型为主,在全国的发病率在5%,50岁属于高发年龄阶段[4],本研究入选患者的平均年龄在49.12±7.65岁,与相关报道一致。中医上将肩周炎划分为漏肩风的范围,常见于50岁患者的原因老年患者由于体虚,正气不足,气血经络循环不佳加之存在慢性劳损,患者血气淤滞于肩。同时认为与风湿寒入侵有关,风湿寒入侵加剧气血瘀滞,增加患者疼痛和活动受限。

针灸属于我国传统医学范围,对于慢性疼痛的治疗在多种古典书籍中均有记载,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穴位通畅气血,平衡患者阴阳,增加肩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患者疼痛和组织粘连。在针灸治疗中以4、5和6脊穴,肩三针为主,作用与患者的太阳经和阳明经,通血气,解疼痛。有研究显示针灸治疗的最大优势在于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感,对于患者夜间的疼痛感缓解作用更强[5]。在现代医学中,袁红等人研究显示[6],针灸可调节患者体内疼痛因子及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案均对肩周炎患者的症状有良好的疗效,但是针灸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西医治疗,本研究的总有效率为93.33%,要明显的高于其他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报告。如钟坚娥等的有效率仅为83%[7],而姚如婕报道的为68.75%[8]。出现这样的差异,可能与本组研究的患者选择有关,本研究选用的患者病程均在3个月内,在早期采取治疗,避免了肩周炎的进展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

总上所述,对于肩周炎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相对与西医治疗可明显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增加患者活动范围。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

[1]冯亚男, 林秋香, 史东东,等. 胸段脊髓患者双侧肩关节内外旋肌群力量对比及其与功能独立性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 30(3):283-284.

[2]高繁, 赵博, 樊效鸿,等. 肩胛上神经阻滞配合中医内外合治肩周炎85例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 36(4):35-36.

[3]孙斌, 周锋涛, 赵建华. 平衡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的临床效果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 2017, 46(1):75-77.

[4]周宝明. 香港东区肩周炎的发病调查及三种中医方法疗效比较[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

[5]刘琪琳. 应用中医针灸、理疗对肩周炎患者疼痛缓解和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 中外医疗, 2016, 35(8):149-150.

[6]袁红, 陈榕, 黄大鹏,等. 平衡针对家兔肩周炎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 中国针灸, 2011, 31(12):1106-1110.

[7]钟坚娥, 林慧敏, 冯雯雯. 穴位贴敷疗法联合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 8(21):95-96.

[8]姚如婕. 温针灸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 2016, 12(7):122-123.

猜你喜欢

疼痛感肩周炎西医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