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营造生物课堂支持型气氛的有效策略

2017-10-31蒋美琴

关键词:生物教学课堂气氛有效策略

蒋美琴

摘要:支持型的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为生物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积极的条件。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品德和性格,甚至影响学生的人生幸福感。作为课堂教学的“导演”,笔者采用“兴趣”、“鼓励”、“聆听”、“牵手”、“懒”等策略,努力成为学生的支持者。

关键词:生物教学;课堂气氛;支持型;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9-066-1

所谓支持型课堂气氛,是一种积极的课堂气氛。它的基本特征是:(1)自信与信赖;(2)宽容与主动;(3)自发型与多样化。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无需担心集体压力与他人的眼光,能够体验到展示自我、与人交往的乐趣,由此他会越来越倾向于以开放的姿态对待自己和他人,不拘泥于惯例与常规。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学过程幸福快乐,教学效果显著。

一、激发“兴趣”,做一个引导者

兴趣能推动人内心产生神奇的内驱力,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思维,主动地想要深入学习。生物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视频、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些资源有的以出奇制胜,能较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的虽司空见惯,但胜在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再用巧妙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时往往更能获得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内驱力。例如:在讲《合理的膳食》一课时,我也选择用视频导入新课,但这个视频不是直接在网络下载的,而是请学生课前精心录制自己一日三餐的情况。同时提出问题:视频里学生的一日三餐合理吗?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这视频,他们有的眉头紧锁思考着,有的面带微笑相互小声讨论着:我一日三餐都吃了哪些食物?和某同学比较,我(他)的食物是否更健康、营养更全面呢?当看到视频中是熟悉的同学,他们的兴趣更浓厚。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建构支持型课堂气氛的基石,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善用“鼓励”,做一个支持者

有一次,台湾教授李玉贵老师在做讲座时,提到了一位日本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们积极举手。老师请其中一个男生作答,小男孩站起来却不说话。老师没有立即请他坐下,也没有请其他學生帮助他,而是看着他,等着。同时其他学生没有一个不耐烦地举手或者讲话,也安静地等待着。2分钟后,这个男生说出了他的想法。接着其他学生陆续表达意见。短短两分钟的等待对这个男孩多么弥足珍贵!他最终实现了思维从大脑至语言表达的飞越。这两分钟是教师、同学对他的宽容、鼓励与信任,是他人生温暖的瞬间。温暖的师生关系营造着课堂支持型气氛,师生关系和谐,学生自信,学习更主动。

三、师生“牵手”,做一个合作者

当今是信息与科技的时代,个人占有的信息与知识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合作实现知识分享,才能达到真正掌握和交流应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与方法,让生生“牵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上《观察种子的形态结构》一课时,我将学生按照4人一组,分成11个组。我为小组准备了双子叶植物:大豆、蚕豆、红豆;单子叶植物:玉米、小麦、薏仁。每个组从两类材料中各选一个作观察对象,按照步骤和要求观察这些种子的形态结构,然后把观察结果用投影展示出来。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同学们有的记录,有的操作,有的指挥,组员分工合作,紊而不乱。不同小组观察不同对象,然后全班交流讨论,再归纳总结两类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这样,实验课堂气氛活跃,也达到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中学生间常能合作无间,教师与学生间呢?信息时代下教师的一桶水已经不够,教师最好是自来水,随要随取。但有时教师对某方面的信息掌握的不及时,自来水也会暂停。这时老师感到尴尬吗?其实我觉得没必要,就像美国教育家多尔说的: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与学生也可“牵手”。当教师放下过去的师道尊严,成为学生的朋友,甚至向学生学习时,就能像陶行知先生描述的:学生把你“思想的青春”留住;为你保险,使你永远不落伍。

四、学会“偷懒”,做一个“旁观”者

魏书生先生说:“老师是干什么的啊?是找出适合学生阶梯的人。我上课三不讲:凡是学生能看会的,我不讲;凡是学生查找资料后能学会的,我不讲;凡是班干部能教会的,我不讲。”做个“懒”老师。我认为,这种“懒”字教学的背后有目标,更有教育的智慧。所有环境都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一步步自然进行,看似无意,实则有心。于是,在教学中我也学着适时地“懒”一下,做回旁观者,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充分释放学习的天性,尽情感受、参与、创造。这样的机会还主要在实验课里。比如《使用显微镜观察》实验课上,我带领学生阅读课本操作步骤,做操作演示后,就由着学生自己摸索。所谓旁观者清,学生在进行自主观察讨论时,我在一旁看着记着。有的学生非常好奇,把手指头放在物镜下观察,发现漆黑一片。有的学生扯下头发直接观察,看不清。有的在10倍物镜下看到了细胞,当调成40倍时就看不清了……这些问题我都帮他们总结,然后向学生提问,大家一起讨论。通过分析学生知道:显微镜看的是薄而透明的对象,手指当然不行;观察时不是放大倍数越大越好,40倍物镜下细胞体积放的很大,光线也更暗,所以会看不清……

教师的“懒”有助于建构支持型课堂气氛,它给了学生更多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得到满足并提高,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达成,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科素养的形成。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趣味、宽容、平等、尊重、信任、赏识、鼓励等策略,建构课堂支持型气氛,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更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品德修养的全面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课堂气氛有效策略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