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卢鸡展翅拓新程

2017-10-31王健任

中国扶贫 2017年20期
关键词:绿壳卢氏老刘

王健任

在我国第四个扶贫日到来之际,河南省卢氏县何窑村的贫困户刘建章打算也要好好庆祝一下,“这是为我们穷人设立的节日。”老刘说,如今穷帽子也摘了,光景越来越好。

而前几年,老刘有不少烦心事儿,前些年在矿山上干活出了意外,致一目失明;妻子又患上了慢性病,重活累活都不能干,每个月的药费也得几百元;一对双胞胎女儿考上了大专,两个人的学费让老刘一夜之间白了头。

日子过得紧巴,脾气也就不顺,老刘在村里是有名的坏脾气。直到一个人出现,用“好日子”彻底制服了老刘的“坏脾气”。这个人,就是河南昊豫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雪霞。

但一开始老刘并不买账,他认为王雪霞这个人有“三大怪”。

一怪:穷山沟里养卢鸡

2016年5月4日,老刘一大早就被村干部打电话叫到村委会,村干部兴高采烈地告诉村民:河南昊豫实业有限公司要来村里养卢氏鸡了。

老刘听了当时就笑了,“这个企业跑到我们深山沟里养鸡,咋想的?”老刘和村民说,这个企业肯定要赔,卢氏鸡长得慢、个头小,下的蛋也“不伦不类”,比普通鸡蛋小太多了,而且还是绿色的,谁会买?村民认为也是这么个理儿,都没当回事。

过了两天,村里来了好几辆车,一群人到深山沟里又是拍照又是测量,拿着图纸比划了半天。老刘和几个村民蹲在地头上看起了热闹,“还真打算在山沟里养鸡?这个公司的老板真是个‘冤大头。”其他几个村民哈哈大笑,他们倒想看一看,这位“冤大头”到底要搞什么名堂。

老刘口中的“冤大头”,就是王雪霞。其实到何窑村深山沟里养卢氏鸡,王雪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其一,良心做扶贫。卢氏县是秦巴山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河南省“三山一滩”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截至目前,全县仍有贫困户16302户50633人,贫困发生率15.2%。到卢氏县养鸡,是这位本土企业家知恩反哺、回报社会的一个实际行动。“脱贫攻坚需要全社会参与,河南昊豫作为一家大型农业公司决不能袖手旁观。”王雪霞告诉记者,自己也是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吃过的苦令他刻骨铭心,但如果把自己这代人吃过的苦再留给后代吃,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大话空话不要讲,参与扶贫工作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就够了。”

其二,良心做产业。产业扶贫苦干不蛮干,必须选择一个具有市场前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特色产业。在王雪霞看来,卢氏鸡蛋的绿壳,就是“特色”。这种绿壳蛋因为个儿小在老刘眼里不值钱,但在王雪霞眼里可是个宝贝。经鉴定,绿壳鸡蛋属于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高氨基酸、低胆固醇、低脂肪的理想天然保健食品。而卢氏鸡也是一宝,是适合山地放养的古老鸡种,肉蛋品质与野鸡十分相似,因卢氏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等因素,其高蛋白质、低胆固醇,受到当地青睐。

其三,良心做产品。企业做扶贫,是一种社会担当,而这种担当需要消费者来支撑。在王雪霞看来,让消费者吃上生态、有机、健康的卢氏鸡和绿壳蛋,是对消费者的基本承诺。哪怕在卢氏县的深山沟里增加上亿元成本架桥修路、开山辟地,也不能在投资少、配套成熟但污染、疫情频发的城市周边建厂。“卢氏鸡和绿壳蛋的质量,不光关系着河南昊豫的效益,更关系着这个特色产业的成败以及卢氏众多贫困乡亲脱贫致富的希望。”王雪霞认为,要想发展卢氏鸡和绿壳蛋特色产业,必须主打生态有机牌,而这张牌,只有在森林覆盖率达69.34%的深山沟里才能打出来。

只有良心产品才能打造良心产业,只有良心产业才能成就良心扶贫。这是王雪霞心里的“算盘”,但他一开始没告诉像老刘这些村民,因为他知道,农民是很现实的,再多的大道理往往抵不过几张百元大钞。

二怪:合作社包经营

没用一个月的时间,村里10栋鸡舍就建起来了。老刘去鸡舍看了一下,宽敞明亮,有自动喂食机和自动饮水机。“乖乖,鸡都喝上自来水了!”老刘突然觉得这事有点靠谱了,回家和老伴商量了一下,决定把自家那20多只卢氏鸡也抱过来“享享福”。

但接下来,老刘的烦心事儿又来了,河南昊豫的人不让村民随便使用鸡舍,“他们说只和合作社合作,不单独和村民打交道。”老刘又是火冒三丈,不是说扶贫吗,没老百姓的份儿算哪门子扶贫,“瞎话鬼”一个。

从“冤大头”又变成了“瞎话鬼”,但王雪霞并不恼,他心里明白,做扶贫不是做单纯的慈善。“就好比发射卫星,河南昊豫的任务就像呼啸升空的火箭,把卢氏贫困百姓平稳的送到轨道才算成功。”因此,王雪霞谋划着要发展一个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扶贫产业,培养一批现代农民,打造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扶贫模式,让卢氏县的贫困群众即使离开了河南昊豫这个“火箭”,也能实现稳定致富。

但为啥不让贫困户直接参与呢?这也是王雪霞的良苦用心。“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大部分村民市场观念不足,小农思想仍然严重。”让村民加入合作社,培养他们的市场经济观念,提高村集体的组织能力,在王雪霞看来,这是河南昊豫为村民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在村民的质疑声中,河南昊豫仍“铁面无私”,不与任何村民直接产生交易,而是由公司出钱、物,将村民一律纳入合作社。贫困户以每户4000元和非贫困户以每户自筹的1万元,作为入股专业合作社的股金。没有钱也没关系,村民可以把土地资源等生产资料折算成股份,而没有生产资料的村民可以以劳动力入股。“我们尽量探索多种股权分配方式,确保吸纳更多贫困戶。”王雪霞告诉记者。

虽然满腹牢骚,但当听到“每只鸡每年合作社分红20元,贫困户还能到鸡舍打工,每月工资1800元”时,老刘还是没能经得住 “诱惑”,决定加入合作社。于是,何窑村的合作社成立起来了,名字很长,老刘说一群“土农民”给合作社起了个“洋名字”——卢氏范里嘉悦菜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现在合作社有社员99户,420人,均为贫困户。

现在,当4万只卢氏鸡的叫声响彻山谷时,老刘并不觉得吵了……

目前,卢氏鸡项目在全县已成立专业合作社38个,吸纳农户10241户,36237人,其中贫困户2581户,贫困人口8629人。endprint

三怪:绿壳鸡蛋网上卖

眼瞅着4万只卢氏鸡仔日渐长大,有一天老劉的妻子从鸡舍里捡出一箱子绿壳蛋,老刘喜笑颜开。但没几天,老刘又犯愁了,每天老伴要捡好几箱子,仓库都快放不下了,咋卖?

上网卖!河南昊豫的工作人员告诉老刘,现在公司已经和天猫等电商平台签订协议,鸡蛋全部网上销售。

“网上的东西都是虚的,看不到摸不着,把这么多鸡蛋放在网上卖,瞎整!”老刘的脾气又上来了。

这也是王雪霞发展产业扶贫的“招数”之一。“经济市场的天平很少倾向于农产品的生产者——农民,尤其在销售环节,收购商、经销商想方设法地挤占着本来就很少的利润,留给农民的寥寥无几。”王雪霞告诉记者,让卢氏鸡、绿壳蛋在网上销售,直接省去了中间环节,从而保证了利益的最大化,也充分保证了村民的收益。

根据目前公司在全县投放的38.7万只鸡苗的产蛋量,王雪霞初步估计了一下,目前日均产蛋量达到17.2万多枚。为此,河南昊豫研究制定出了一套“菜源农场”电商销售模式:采取全国性电商平台入驻,区域性电商全渠道建设的发展模式。

面上开花:在天猫、京东、每日优鲜等多个全国性电商平台入驻,并通过多个子系列品牌实现纵向发展,使菜源农场成为集绿壳鸡蛋、冰鲜卢氏鸡及卢氏山货特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生鲜品牌。

点上发力:采取自主建设的区域性电商生鲜平台,以会员制为核心,通过PC端商城、手机APP、微信商城及线下直营门店,同时对接“美团”“饿了吗”等第三方数据流量平台,实现区域性电商全渠道发展。

没过几天,老刘看着来来往往的运输车把仓库里的鸡蛋全运走了,当得知一枚绿壳蛋在网上卖到2元钱,老刘彻底傻眼了。他还不知道,7月份菜源农场光在天猫上就卖了34万多枚,8月份卖了68万多枚。

如今,菜源农场天猫旗舰店同类产品销量排名第一,日均1000单以上,月销售量3万单共100万枚鸡蛋,是同行业店铺销量5倍以上;产品收藏人数达到1万人,店铺关注度达到1.2万人;店铺位居行业热销榜榜首。

首战告捷,但王雪霞的“野心”不止如此,他计划在2017年投资建成总鸡舍数量达到400余栋,实现全年产蛋量达到1.8亿枚,年销售额达到1.2亿元;新建育种场、卵化场、育雏育成场、饲料厂、洁蛋厂等,投资总额约3.8亿元。计划在2018年进驻全国前十位的电商平台,达到年销售额1个亿的目标;在河南省内投建200家直营门店,发展30万名会员,实现日发单2万单以上。这次,老刘服了,他希望王雪霞的“野心”还能够再“野”一些。

如今,老刘家在合作社得到分红5696元,妻子在合作社打工挣了2万多元,家里2亩多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得到500多元的流转费。老刘请人写了一副对联让妻子贴在了鸡舍门口:

“卢鸡展翅人间奋 ,岁序更新春日欣。”这也是老刘的心声。endprint

猜你喜欢

绿壳卢氏老刘
坝上长尾鸡与绿壳蛋鸡0~7 周龄生长发育比较
绿壳蛋鸡生态养殖的技术推广
开封卢氏鸡特种养殖助力脱贫致富
绿壳蛋
王妃没卢氏墀嘉姆赞对吐蕃禅宗的历史贡献探讨
绿壳鸡蛋托起致富梦
老刘和老秦
老刘
这回累不着
这回累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