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业发展对物流金融发展的影响

2017-10-31王菊信凤芹

物流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物流金融VAR模型脉冲响应

王菊+信凤芹

摘 要:文章首次利用2008年3月至2017年4月的月度数据建立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社会物流业发展对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物流业的发展增加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这有利于缓解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危机,并且脉冲响应函数表明该种作用是可持续的,即在长期内物流业的发展对于物流金融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突破口。

关键词:物流金融;流动性;VAR模型;脉冲响应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article firstly used the monthly data from March, 2008 to April 2017 to establish the VAR model and do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to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the society on the liquidit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logistics industry increased the liquidity of bank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ease the liquidity crisis of bank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 results of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shows that this kind of effect is sustainable, that is to sa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plays a positive role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financial in the long term.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promotes th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which is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macro-control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Key words: the logistics finance; liquidity; VAR model;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0 引 言

物流業是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度统一,一旦各环节之间出现不协调问题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和交易成本的增加。因此,需要一个整合物流机构、金融机构和买卖双方企业共同组成的业务系统来解决问题,这催生了物流金融[1]。物流金融(Logistics Finance)是指物流业在运营过程中,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协调物流领域的货币资金运动,有效解决供应链企业融资难的困境。目前,关于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比较、物流金融的发展趋势以及物流金融的风险管理等问题都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在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比较的问题上,张璟等[2](2009)认为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是两种不同的融资方式,二者虽然都是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又均包含了物流和金融两项服务,但是二者在融资方式概念、运作主体和运作模式上均存在区别。关于物流金融的发展趋势,刘桂英[3](2008)认为我国物流金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未来的物流金融会从现货质押向买方信贷方向发展,从单一的动产质押方式向物流金融工具创新和物流银行方向发展。针对物流金融的风险控制,何明珂等[4](2010)选取了15个衡量物流金融风险的因素,使用BP神经网络法构建了物流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针对财务型物流金融和管理型物流金融提出了风险控制方法。此外,还有学者考虑了物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将物流金融的发展与低碳经济相联系起来。Zebin Wang[5](2013)认为虽然第三方物流的出现为银行和企业间建立了资金桥梁,但是物流业的发展模式并没有完善和标准化,银行和物流企业依然面临着低碳经济所要求的物流金融的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他通过比较专业市场和物流市场的优劣势,提出了物流金融在低碳经济领域未来发展的创新模式。

目前,物流金融主要是物流企业开展的金融业务服务和金融业发展的物流金融服务[6],本文主要从银行业金融机构物流金融角度出发研究物流业的发展对物流金融发展的影响。文章的创新点也在于从物流业发展视角出发研究影响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的因素。

1 理论分析

物流业的发展催生了物流金融,对物流金融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文章利用VAR模型能够反应全部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的特点,建立如下模型:

y■=A■y■+…+A■y■+μ■, t∈-∞,+∞ (1)

其中:y■=y■,…,y■表示K×1阶随机向量,A■到A■表示K×K阶的参数矩阵,μ■是白噪声序列。对于任何一个VAR模型都可以表示成一个无限阶的向量自回归过程。

y■=U■+ψ■U■+ψ■U■+… (2)

ψ■=■ (3)

ψ■中第i行第j列元素表示的是,令其他误差项都不变的条件下,当第j个变量y■对应的误差项μ■在t期受到一个单位的冲击后,对第i个内生变量y■在t+s期造成的影响。把ψ■中第i行第j列元素看作是滞后期s的函数:endprint

■, s=1,2,3,… (4)

该式称为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描述了其他变量在t时期以及以前各期保持不变的前提下,y■对一次μ■冲击的响应过程。

2 建立VAR模型

2.1 变量选取和说明。由于物流金融的发展与物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文章选择能够反应物流金融发展程度的社会物流总额同比TAL作为解释变量。采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贷比LDR作为被解释变量。存贷比指银行业金融公司的贷款和存款比例,它是评判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指标。贷款是商业银行流动性最低的资产,而存款是保证商业银行流动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存贷比值越大说明不具流动性的贷款占据了更多的稳定资金,银行的流动性越差,相反存贷比越小银行的流动性越好。此外,文章还选取了会影响金融机构流动性的指标作为控制变量:(1)存款准备金率RRR,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预留的占存款一定比例的资金,存款准备金率越高,银行的流动性越差。(2)外匯储备增长率FER,外汇储备是指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加大基础货币的投放,同时会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3)银行间同业拆借率IR,同业拆借率是银行间短期资金的借贷利率,拆借率越高说明资金缺口越大,流动性越差。(4)克强指数增长率LKQI,克强指数是衡量GDP增长的指标,经济增长促进实体经济投资,有利于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文章选取2008年3月至2017年4月的变量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数据均来自Wind资讯。

2.2 实证分析。为了避免虚假回归,首先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由表1可知各变量ADF统计量的伴随概率在95%的置信水平下均小于0.05,通过平稳性检验,序列是平稳的。因此可以通过建立VAR模型来分析物流业发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影响。

文章根据LR、FPE、AIC、SC和HQ五种准则确定该VAR模型的最佳滞后期为3,因此建立3阶VAR模型,模型的各参数结果显著且方程的拟合优度为0.8692,说明模型拟合较好。因此,从VAR模型的参数结果表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存贷比为被解释变量的方程中,(1)社会物流发展在滞后1期时是显著的且系数为负,表明社会物流的发展情况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成反向变动关系,也即是和流动性成正向变动关系,所以物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借贷融资,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流动性。(2)外汇储备在滞后2期和滞后3期时是显著的,且在滞后2期时系数值为负,滞后3期时系数值为正,说明外汇储备的增加在短期内表现出可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但是长期却是降低市场流动性。这主要是由于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带来对应量的基础货币的发行,因此短期内会增加社会货币供给,增加市场流动性。但是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引起一定的通胀发生,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长期来看会阻碍社会投资,从而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金借贷。(3)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在滞后3期时是显著的且系数为正,说明同业拆借率与存贷比成正向变动关系,这是因为同业拆借率越低表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越好,存贷比越低也表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越好。

在克强指数为被解释变量的方程中,滞后2期时的外汇储备的系数值显著且为正,表明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带来国民经济的增长,这是由于外汇储备增加带来的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在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被解释变量的方程中,存款准备金率的系数显著且为正,说明同业拆借率与存款准备金率成正向变动关系,主要是因为存款准备金率的增加会导致银行流动资金减少,资金缺口加大,对同行业的资金借贷需求加大,从而提高了银行同业拆借率水平。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变量之间的全面的动态关系,文章使用渐进解析法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如图1,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贷比LDR为响应函数,社会物流总额TAL、外汇储备FER、银行同业拆借率IR和克强指数LKQI为冲击函数进行脉冲响应分析,设定追踪期为20期。图2中实线表示脉冲响应计算的实际值,虚线表示2倍标准差。图中显示给社会物流总额一个标准差的信息冲击会使得存贷比不断下降,即使得流动性不断增加,4期以后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总体来说,无论滞后期多长物流业的发展对流动性均是正向的影响,也就是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促进了物流金融发展。给外汇储备一个标准差信息的冲击会使得流动性从第2期开始逐渐加大,之后处于不断的收缩扩张交替的状态,直到15期之后变得逐渐稳定。给银行同业拆借一个标准差信息的冲击会使得存贷比在4期后保持增加0.002的状态,这是因为同业拆借率与流动性变动方向相反。给克强指数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对流动性的影响甚微,这说明经济增长对流动性的影响一直处于稳定状态,波幅不大。

为了进一步了解物流业发展带来的物流金融发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影响,文章进行了社会物流总额TAL对外汇储备FER、克强指数LKQI、银行同业拆借IR和存贷比LDR的脉冲响应。结果如图2,给物流总额一个标准差的冲击会使得外汇储备增长0.002,但是从第2期开始影响逐渐下降趋于0,第8期以后逐渐稳定在0.001左右的水平。银行同业拆借率在受到冲击的初期降低约0.2,这是因为物流业的发展会使得同业拆借率降低,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但是随着时间滞后这种影响逐渐减小,11期以后接近于反向影响。克强指数增长率在冲击的初期表现为增加0.04,之后逐渐下滑,到第4期表现为下降约0.01,这说明物流业的初期增长会促进经济的较快增长,但是增长率却是不可持续的,后期表现为增长率减小的经济增长。

3 结 论

文章通过建立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得出物流业总额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贷比成反向变动关系,即物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金借贷,增加市场流动性,缓解流动危机。此外,脉冲效果图显示短期内给物流总额一个标准差的冲击会引起外汇储备增加;银行隔夜拆借率降低;国民经济指数增长率上升。因此,总体来说,物流业的发展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速社会资金周转,促进物流金融的发展。同时物流业的发展还拉动企业投资,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这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又一突破口。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物流业政策,引导资金的流向,从而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均衡。

参考文献:

[1] 孟魁. 促进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J]. 经济纵横,2013(10):75-78.

[2] 张璟,朱金福. 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比较研究[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0):35-38.

[3] 刘桂英. 物流金融发展趋势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2008,22(12):24-27.

[4] 何明珂,钱文彬. 物流金融风险管理全过程[J]. 系统工程,2010(5):30-35.

[5] Zebin Wang. Logistics Financial Innovation Mode Analysis in the Low-Carbon Economy: Based on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 and the Professional Market[M].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3.

[6] 董秋月. 物流业与金融业发展物流金融业务比较分析[J]. 物流技术,2009,28(7):69-72.endprint

猜你喜欢

物流金融VAR模型脉冲响应
基于重复脉冲响应的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合作联盟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物流金融监管绩效FCE评价研究
新形势下宜宾港物流金融的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快递业与经济水平的关系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脉冲响应函数下的我国货币需求变动与决定
基于有限元素法的室内脉冲响应的仿真
玻璃气体放电管与陶瓷气体放电管的纳秒脉冲响应特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