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贸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7-10-30吴迪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培养模式

吴迪

摘 要: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外贸英语复合型人才更是短缺。目前,传统培养模式已经很难满足要求,所以,进行外贸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势在必行。探讨目前英语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建议,以期对外贸英语人才的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外贸英语;课程设置;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30-0161-02

引言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也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关键语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对外贸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度也越來越高。随着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的不断深入,外贸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有了改革和升级,为我国的对外贸易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本文从人才的培养入手,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一、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更,传统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环境。以往,我国长期受到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填鸭式”的方式和“分数万岁”的理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外贸英语的相关专业来说,对外交流相对较为频繁,所以,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应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外语人才培养与社会的发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不适应,即思想观念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培养管理不适应,能力和素质不适应,这些不适应都将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1.培养结构不甚合理。外贸英语的培养方式大部分以提高英语技能为主,着重突出了英语,而没有对“外贸”二字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在学习培养的后期加入了经贸类的专业知识。而这些知识,更多的是通过中文的形式开设的,没有充分地与英语学习融合到一起,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外贸英语的能力。而学生日后要与外国人打交道,对于语言交际所需的环境要求是很高的,但目前的外贸英语培养却没有重视这个方面。所以,相关部门必须要完善英语培养结构,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语言能力与语言素质的培养不协调。我国长期受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英语培养方法相对陈旧,主要以灌输重要知识点为主,以提高英语的书面水平为主要目的,所以,学生往往能够取得很高的分数。但是,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素质却相对不高,这非常不利于复合型外贸英语人才的培养。

3.重视理论培养,轻视社会实践训练。外贸英语最为重要的并不是相关知识的学习,而恰恰是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的锻炼,可以让学生的复合能力得到提高,可以更好地进行英语沟通,从而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由于受到培养体制和实践基地的限制,学生上实践课的机会并不多,导致理论知识和实践脱节,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外贸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21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而外语人才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对于外贸英语学生的培养,既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理论功底,同时也要有出色的沟通能力和外贸专业知识,为以后毕业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针对目前的社会需求,我们要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贸英语人才,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1.改进培养模式。在英语人才的培养中,培养模式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外贸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同时,融合涉外型、复合型以及应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打造成为未来的精英外贸人才。要达到这个目的,首要一点就是改进现阶段陈旧的培养模式。目前,我国外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以理论为主,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素质。但是,对于他们的实践能力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接下来的培养过程中,要推动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外贸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可以将外贸知识与英语能力充分地结合起来,对以后工作的开展是十分有益的。另一方面,要加强口语的训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让他们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环境。所以说,改进培养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2.重视人才培养的过程。外贸英语的目标(下转173页)(上接161页)是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人才,但是,要达到这个效果,就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顺利的培养过程。以往,在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往往只重视最后的分数,但对于过程的培养却不够重视,这是错误的想法。在接下来的培养模式改革中,我们要重视过程培养,一方面,是对理论知识的重视,一切要以实际的应用为标准,而不是以试卷的分数论英雄,将学生从繁重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要注重英语的实践,试听课、口语课是锻炼学生的好方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要将听、说、读、写灵活地应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所以说,人才的培养过程往往比最终的考核分数重要,外贸英语的学习要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

3.以社会实践为检验的主要标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外贸英语的重中之重,所以,除了良好的过程培养模式之外,最后的培养考核也是相当重要的,我们要摆脱以往的人才考核模式,将分数的评定多元化和合理化,将社会实践的检验方式引入到课程的考核当中,不以一张简单的试卷论英雄。在英语人才培养中,社会实践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外贸英语,对外的交流非常多,所以,在考核当中,要进入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考核项目,真正考察学生是否有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能力。按照传统的英语人才培养计划,英语的社会实践往往会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根据学生的专业需要安排学生到相关单位实习。为了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就要将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在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之上。比如每到法定节假日的时候,都会出现阶段性的旅游旺季,一些与旅游相关的部门业务量猛增的情况下,外语人才需求量加大,那么,就可以适应市场需求,将英语专业实习进行适当调整,并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以通过社会实践的灵活安排促进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

结语

外贸英语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决定了我国对这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往,我国长期受到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重视理论学习,对于实践能力的提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情况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培养模式在不断优化,过程的培养也逐步受到重视。最为重要的是,社会实践也加入到了考核标准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忠喜.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要素解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215-217.

[2] 倪博.对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英语教学的思考研究[J].现代交际,2014,(7):253.

[3] 王云华.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改良[J].课程教育研究,2013,(13):123-124.

[4] 刘玉英.外贸方向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7):256-258.

[5] 万敏,孔凤华,罗小强.外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9,(9):129-130.

[责任编辑 李晓群]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培养模式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