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中西府乡村音乐文化产业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10-30邹丽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乡村音乐建设现状文化产业

摘 要:“西府”乃陕西人对宝鸡地区的泛称,关中西府乡村音乐也就是西府民间音乐。目前关中西府民间音乐文化的产业发展还处在保护、传承的时期,尚未形成单独、专业的演艺公司和音乐文化产业园区,而只有一些由政府和民间组织的演出团队,这些演出团队大多还不具备成熟的商业演出能力。对西府乡村音乐的研究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固定的研究人员。因而应采取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引导下打破封闭式的个人“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创作团队、加大地方政府资金持续投入的力度、大力保护乡村音乐文化资源、举办多种文化活动、进行乡村模式的旅游开发等措施来开拓文化市场,带动西府乡村音乐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关中西府;乡村音乐;文化产业;建设现状;思路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30-0028-02

“西府”乃陕西人对宝鸡地区的泛称(渭南地区称为东府),以宝鸡地区为主的关中西部民风淳朴,积淀了丰厚而珍贵的文化资源。关中西府乡村音乐也就是西府民间音乐,西府民间音乐包含的艺术形式种类繁多,有代表性的是“西府民歌”和“西府曲子”,此外,还有西府秦腔、西府碗碗腔、眉户戏、锣鼓乐、姜马察回音乐等民间音乐形式。

一、关中西府乡村音乐文化产业建设现状

文化产业是为人们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当前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把这一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加以大力发展[1]。在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民族文化的今天,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作用巨大。在2009年,宝鸡市委、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使宝鸡呈现出凤鸣岐山、佛都扶风、金星太白、时尚渭滨、山水凤县、神奇麟游、绿色千阳、魅力眉县、秦都凤翔、多彩金台、根脉陈仓、草原陇县等的一幅幅宝鸡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瑰丽景象[2]。

目前关中西府宝鸡的民间音乐文化的产业发展还处在保护、传承的时期,还没有形成单独、专业的演艺公司和音乐文化产业园区,而只有一些由政府和民间组织的演出团队。据查目前全市共有秦腔自乐班、锣鼓、民乐、皮影、木偶、社火、杂耍等演出团队 2 714 个,参加演出人员 25 000余人,并选出有特色和亮点的民间表演艺术参加宝鸡两年一届的“民间艺术节”展演及国内外的演出。如宝鸡眉县的“威风战鼓”,十五年来,走村串乡打鼓的农民已经有900多人,每年为农民挣回近 40 万元的收入。再如凤县县委、人民政府、县文教局和县文化馆2011年3月在凤县双石铺镇张家尧村设立的民间文艺传习机构“凤县民歌张家尧传习所”,再如红白喜事、节日庙会的演出、与凤县民间团体凤喜舞蹈队、腰鼓队、锣鼓队、凤州秦腔艺术团的合作演出活动等等,目前“凤县民歌张家尧传习所”已具备了商业演出的能力。

总之,目前关中西府乡村音乐仍然处在较为封闭的、自给自足发展空间和模式中。因而,希望一些专业音乐人才及专业的艺术表演团队能加入到民间音乐传承发展的队伍中来,能创作并积累一批经典的音乐舞台表演剧目,从而逐步建立并完善演出团队乃至演艺公司及自己的文化产业基地,让宝鸡较有特色的其他乡村音乐如西府曲子、西山酒歌、姜马察回音乐等在保护传承中加快文化产业建设的步伐,早日形成一套适合各自发展的文化产业基地。

二、关中西府乡村音乐文化产业建设的思路及对策

宝鸡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已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同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确立了“大旅游、大文化、大突破、大服务、大市场、大环境”六大理念,全市上下掀起了大抓文化旅游的热潮[3]。我们课题组在深入挖掘西府乡村音乐文化价值的同时结合乡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对西府乡村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具体措施。

1.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引导下打破封闭式的个人“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虽然从过去到现在,西府乡村音乐一直都维持着它的生命力,但现阶段乡村音乐正随着民间艺人们的下世而不断消失,因而我们必须尽快改变西府乡村音乐这种“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才能避免濒临失传的尴尬境地。针对西府乡村音乐的濒危状况,目前凤县政府及文化部门在扶持和引导凤县民歌传承工作方面就起到了带头作用:如在1984年凤县县委、县政府召开了“保护凤县民间艺术,打造凤县特定文化品牌”会议。以此为题印发文件下发全县各乡、村等机关单位,要全力进行凤县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制作专题片等等;2011年3月在县文广局、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成立了凤县张家尧民歌传习所,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民歌传习的工作,改变了一直以来“口传心授”封闭式的个人传承模式。

2.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创作团队。可以在宝鸡市政府、市文化教育局的支持与帮助下成立西府乡村音乐研究的专门机构——西府乡村音乐研究开发办公室(公司)。此外,地方艺术团体和文化部门应该组织和建立一支研究西府乡村音乐的创作团队。一是招聘一些高层次、高学历音乐专业院校毕业的演唱、演奏、作曲及民族民间音乐理论方面的专业人士加入到西府乡村音乐的研究机构和创作团队中,并有计划地组织团队成员定期开展专业学习培训活动;二是系统编写、出版西府乡村音乐的学术性文化丛书及民歌集;三是将西府民歌、西府曲子等文化的主干内容编写成教材融入到中小学音乐课教学中去。而在高校,则提倡开设西府民间音乐文化选修课程,也可由研究团队的专家给大学生做西府民间音乐文化讲座,进而扩大西府民间音乐文化在社会上的传播面。

3.加大地方政府资金持续投入的力度,大力保护乡村音乐文化资源。首先,扶持文艺创作。宝鸡市、各县区政府可组织专业表演艺术團体及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社会力量多创作一些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民歌节目和舞台艺术作品等[4]。其次,制作光盘。在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扶持下,将西府乡村音乐传人如凤县张家尧民歌传人张克勤和经典西府民歌或西府曲子等乡村音乐选段刻录制成光盘,通过唱片公司或影像公司在市、省和全国发行。最后,可加大宣传。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可通过电台、电视、广告牌、旅游景点,研讨会、文化节等方式为西府乡村音乐提供宣传的机会。endprint

4.通过举办多种文化活动,开拓文化市场,发展音乐文化产业。近年来,我国的音乐文化活动越来越多,如文化部每年举办的青年歌手大赛;陕西的“金方杯”青年歌手大赛、宝鸡市青年歌手大赛、中国古凤州生态民俗文化旅游节及宝鸡凤县“文化走亲、携手共进”在西安、咸阳、延安、榆林、汉中、安康等全省十余个地市进行的主题文化走亲巡演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加了县、市区域间多层次的文化交流,推动宝鸡西府与全省各地市之间的“文化共融”“文化共富”,最终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力措施。

2008年以来,宝鸡凤县就提出“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文化环境,使凤县的文化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如汉中镇巴民歌节和两年一届的民歌大赛就是汉中民族民间文化与当地的旅游项目相结合而形成的音乐文化产业,那么凤县民歌也可以参与凤县每年一届的中国古凤州生态民俗文化旅游节、古羌文化示范区及凤县文化旅游产业 “五个一”工程项目等旅游文化产业中去发展凤县民歌的文化产业。如将凤县民歌的演唱引入旅游、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场所,把凤县民歌制作成高档次音乐光盘等等,继而把西府乡村音乐文化与宝鸡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结合在一起,来发展、开发乡村音乐文化产业。

5.进行乡村模式的旅游开发。近年来,在国内也兴起了许多著名的乡村旅游地,如苏州的周庄和同里、上海的朱家角、安徽的西递村等,都已成为闻名全国的民俗旅游村[5]。在2017年9月市政府印发了《宝鸡市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意见》及宝鸡凤县“围绕旅游谋未来”的发展思路下,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转变,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带动的三产服务业发展迅速,宝鸡凤县先后建成7个美丽乡村重点村和15个风格迥异、独具特色的示范村,并启动2016美丽乡村旅游年活动,推出了东河桥、永生、陈家湾等10个美丽乡村旅游地,组织策划了5条特色乡村旅游线路和六大主题乡村旅游活动,使凤县利用乡村特色文化资源与县旅游文化结合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業的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因而我们可以凤县张家尧村为试点,充分开发凤县张家尧村的民歌文化资源,借鉴凤县启动风格迥异、独具特色的示范村的乡村旅游活动项目,把张家尧村打造成为集民歌表演与旅游一体的美丽乡村,力图探索出一条集文化保护、民间艺术开发、旅游经济拓展的有地方特色的西府乡村音乐产业化之路。

三、结语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物保护、传承、发展道路。”宝鸡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将当地产业发展的主要视角放在文化旅游产业上,因而加强西府乡村音乐文化产业建设研究正好为宝鸡市的旅游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何巍.文化生态下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J].大众文艺,2014,(7):261-262.

[2] 田民兴.对发展宝鸡文化产业的思考[J].宝鸡社会科学,2011,(1):23-24.

[3] 邹丽.乡村文化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以西府民歌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14-116.

[4] 王德刚.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基于实践的民俗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探讨[J].民俗研究,2003,(1):51-58.

[5] 霍彦儒.西府民俗文化资源的价值与开发利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3-77.

[责任编辑 刘娇娇]endprint

猜你喜欢

乡村音乐建设现状文化产业
Raindrops Keep Falling on My Head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回到田纳西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的实践应用探析
经管类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共享探索
当前普通高中体育师资队伍状况研究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
乡村乐的过往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