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蕴于《学行》的扬雄教育思想探究

2017-10-23佟丹

青年时代 2017年25期
关键词:扬雄

佟丹

摘 要:扬雄为西汉生人,他所论著的《法言》一书,包含了他以儒家正统思想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纵观本书,不难发现其思想实际为儒道融合、交互影响。《学行》为《法言》首篇,通过研读文章,发现其以人性观为教育因由,从不同角度提出其教育观点,并阐述了其师生观念,对当今教育改革、学风建设、自我修养有启发价值。

关键词:扬雄;人性观;行思结合;师生观

扬雄,西汉学者,于公元前53年出生,于公元18年逝世,刘禹锡诗句中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文中“子云”即指扬雄。他的身份多变,一生著述涉及领域宽广而颇有建树。身为文学家,扬雄著有《河东赋》、《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被推为“汉赋四大家”之一。扬雄潜心研究汉朝各地区方言,著有《方言》,提供了研究汉语发展史、汉语方言史、汉语词汇史、汉语音韵史的丰富资料。他还是哲学家,著有《太玄》,提出将“玄”作为宇宙根源的学说[1],充分地诠释了“天,地,人”的互动理念。

《三字经》将杨雄列为“五子”之一: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2]然而自宋朝程朱显学兴起,朱熹批其观点无实用,其思想逐渐被逐出主流学说。随着国学研究的发展,扬雄的思想也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笔者发现,当今人员从文学、语言学、哲学多个角度研究扬雄著作,对于扬雄《法言》中蕴含的教育思想研究较少。部分研究者研读《法言》,也是从《法言》的历史观、文学特色着手,忽视了其内容中的教育教导含义,更别提专人钻研《学行》一文。《学行》是《法言》的首篇,扬雄从开篇就提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字里行间中饱含着其深刻的教育思想,值得对其进行系统的探究。

一、成文背景

西汉末年,汉朝统治由盛转衰,社会思想混乱并且陷入迷信泥沼之中。政权的衰败导致思想无统,宗派丛立,党争频仍,进而使得政治斗争越发狠烈。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使得经学偏离先秦儒学的轨迹,日益世俗化、功利化。士子大夫做学问、读书的目的是求得金银俸禄、跻身官宦之列,反而不在意学习的自我提升。因此,后期的经学发展沉陷于谶纬盲目境地。汉朝部分学者重视经书的传承,偏于对于经书章句的细微注解,沉于师法、家法,固步自封,更不利于思想的交流与规整。

处于这种社会大环境中,扬雄年少时,仰慕司马相如辞赋的华丽壮阔之势,模仿其创作了四赋,本意是借赋劝讽,却受限于辞赋的铺陈堆砌与绘景少谏,引起他人的非议,使他自责不安,后来更斥辞赋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抛弃了多年的文学创作,转而研究他所认为的实际有用的知识[3]。

晚年扬雄不满于当时思想的混乱,反对谶纬神学,经学歪驻的思想朝向,以己身撰述宣扬先秦正统儒家哲学思想,希于扭转汉朝世风、学风。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扬雄创作了其理性精神迸发,思辨精神并存的著作《法言》,而《学行》作为法言的开篇,证实了扬雄重视教育的作用,阐述了其儒道交融的教育观念。

二、人性观—教育因由

关于人性的探讨,先秦时期思想家百家争鸣,对此提出了诸多个人见解,扬雄并不偏于一种学说,而是提出了人性交融观念—人性善恶混杂。人性既不是纯善,也不是纯恶。人不是善恶不分,而是善恶混杂,这样使得人的发展会有两种趋势,一种发展为善人,一种发展为恶人,在《法言·修身》中他总结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4]

人性既如此,后天的学习就更为重要。在《学行》中,他首先提出:“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学则正,否则邪。”学习使得人性归于正途,不学则陷入歧路。由此,可以看出扬雄的教育观建立在其人性观的基础上,推行教育的原因就在于去恶扬善,而去恶扬善的关键就在于“修性”,此“性”不是研习谶纬经学,不是溺于阴阳灾异,而是自身的视觉、听觉、表达、审美、思考能力的修习。

基于扬雄早年文学创作的功底,扬雄善于运用例证来说明个人观点,在《学行》中,扬雄以问答形式解答“或曰:学无益也,如质和?”,他用刀和玉来喻人,磨砺刀,琢磨玉对于其本身没有改变,但是却增加了它的用途,不这样做的话,那么他们就不能得到发展而无用处。他又提出,“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人与动物具有本质的不同,人如果不学习,即使没有忧患,那也与禽兽无益。此句略有偏颇,却正反映了他对人性观的深入探究,人的本性是善恶交织的,后天的学习就是扬善去恶,使人修身养性。

三、好学、求学、行学、乐学—教育原则

(一)好学—无欲重学

《论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关于如何学习,扬雄在《学行》前端就指出,“未之好,学不羡。”,后文又指出“学以治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真正的好学首先应先端正学习态度,无所欲求。扬雄所生活的社会背景下,神学思想扩散,部分人为求得永生而从书本中查询办法,扬雄认为这样的学习不是好学,而是个人自我欲望的作祟,唯有淡泊学习的目的性,才能从学习中有所收获。真正的好学还应做到博学、深思、广交朋友互相切磋、重视学习、坚持不懈。扬雄的话语更能阐明何谓好学,何为好学,对当今教育有所启发。

(二)求学—持之以恒

在教育过程中,扬雄认为治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自我修养的提高,在于学习做人做事,在于修养品行养成君子之气节。他说,“求而不得者有矣,夫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求学之路重在坚持,有求而不得的人,却没有不劳而获的人。教育也正是如此,贵之以专,持之以恒。他用“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来比喻,说明学习与品德修养皆靠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三)行学—行思结合

习行论是前秦儒家的传统思想,扬雄在《学行》篇的第一句话就是: “学,行之,上也。”学习知识的重中之重即反作用于行为的改变。他在《学行》中还提到:“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於戏!学者审其是而已矣。”含义即学习的内容影响人的行为,同时他強调学习、实践、思考三者相互联结的学习方法,这启示我们要勤于思考,擅于思考,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所学到的知识再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endprint

(四)乐学—自我满足

《学行》中,扬雄借模拟与人对话,阐述了其学习知识不应只学习发策决科所需,扬雄认为,“大人之学为道,小人之学为利。”伟大的人学习是为了道义,猥琐的人学习是为了利益,扬雄批判了功利性的学习动机,劝勉学生不要只追求名利,而要注重内在的修养,追求“道”的养成。在扬雄看来,“道”即自然规律抑或人生个人追求,实践“道”,就是以圣人为标准,追求理想境界的满足。他基于当时经学功利化的趋势提出此观点,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纡朱怀金不如颜氏子之乐,学习重在自我的精神满足。扬雄对于当时的思想发展敲响了警笛,而对于现在应试教育盛行的今天也给我们启示,在教育的过程当中,给学生灌输的应该是纯粹的知识和对理想的追求,而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才去读书。

四、师生关系

(一)务学不如求师

从根源上说,知识的获得最终源于直接经验,但对多数人而言,知识的获得却源于间接经验,而在其中教师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先秦儒家都是重视教师的。孔子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孟子主张“圣人,百世师也。”荀子比孟子更进一步,主张师是礼的裁定者,即道德知识和国家制度的判定者,亦是为人处事的标准。他说: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 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扬雄继承了荀子的师道观,主张: “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扬雄把教师当作学生的“命”,认为教师是“人之模范”,从师学习不仅能给学生以示范和楷模,还能答疑解惑。向圣人学习,与骐骥为伍,自然能明察正确的“道”进而习惯它,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二)学无止境

扬雄以儒家正统传说为思想归向,并且强调自己以孔子为师,但他不并因此认为孔子是不可超越的,相反,他主张学习是无止境的,儒家学说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他在《学行》中指出,“曰: 有教立道,无止仲尼,有学术业,无止颜渊。或曰: 立道,仲尼不可为思矣。术业,颜渊不可为力矣。曰: 未之思也,孰御焉?”学习或做学问不要拘泥于孔子和颜渊,即不要认为孔、颜的学问或境界是不可企及的,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所以说“未之思,孰御?”实际上,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是无止境的,故“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如果后辈只守前人的观点,而不加以怀疑和创新,试问学问如何发展呢?扬雄的这种求真精神对于当今的师生观、学术观有极大的启示。

本文仅止于《学行》一文探究了扬雄的教育思想,总体来说,扬雄的教育思想对其后世的封建社会以及当代社会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从本质上看,扬雄的思想并没有真正突破传统思想的禁锢,但就其人性观、教育原则、师生观,他所强调的去恶扬善、好学、求学、行学、乐学、学无止境等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杨雄的很多教育观点对于当今的教育革新发展以及人们的个人学习有着极大的启发作用,值得我们研读深思。

参考文献:

[1]扬雄.太玄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王应麟,孙志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治家格言[M].凤凰出版社,2006.

[3]汪荣宝.法言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鄭万耕.扬雄身心观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3).endprint

猜你喜欢

扬雄
隐微写作者扬雄
试论扬雄《法言》对儒学的发展
茶文化背景下宋词中的扬雄形象研究
刍议扬雄笔下的蚕桑及民生观
扬雄的蚕丛说与史学价值
杜诗称引扬雄探析
唐诗中的扬雄
“壮夫不为”与“不讽则劝”——扬雄对汉赋理论的改造与两汉之际文学批评思想的定型
西汉扬雄《太玄》律学思想的初步认识
扬雄的乡土意识与六朝社会的地域文化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