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土地整治规划在地方的实施

2017-10-21陈华

科技信息·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基本农田高标准整治

陈华

摘要:土地不只是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生活物资,也保证了城镇化推行中的建筑用地、作物大规模生产的土地基础。因此,各地都有必要根据社会进步实情,加强土地整治规划在地方的实施。本文从阐述规划实施的经验做法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地方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讨了加强土地整治规划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地方实施经验做法;主要问题;有效对策

1规划实施的经验做法

推行土地整治规划工作,在全国各地都是一项重要工作,土地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通常情况下,都是以规划明确的目标为核心,联系经济社会进步水平和土地整治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整顿和推进。

1.1加强规划实施组织领导

做好土地整治规划工作,需要同时考虑到国家政策方针、区域发展、社会利益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加强领导。有数据显示,土地整治规划已经成为许多地区的重点工作内容,将规划实施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并设置了专门的部门、条例体系加以配合管理。比如,安徽省的省、市和县各个层级的地区都建立了以政府为领导带头、下属机关配合领导的领导队伍,安徽省阜阳市国土资源局要加强《规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工作。要广泛宣传《规划》,提高全社会执行《规划》的自觉性。而浙江省嘉兴市建设了市、县领导联挂土地整治项目机制体系框架,重庆市长寿区则完善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相衔接的规划体系等。

1.2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

提高土地整治工作的质量水平、保障支撑项目开展的资金安全,需要更全面地管理好实施工作细节。有调查资料显示,当前国内各地区的土地整治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不少重立项轻实施、资金配置不科学、盲目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的不良现象。要求各个地区从强化计划管理系统、控制资金分配使用和落实监管实施着手,使土地整治工作能建立一个层层管理、环环相扣、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使规划工作有科学的计划指导,整治项目有足够的资金维持进行,工作人员有严厉的制度加以制约。各个着力于土地整治规划工作的地区每年都会下达土地整治年度计划,编制工作具体办法,严格控制工作进度。

1.3创新土地整治激励机制

在常见的土地整治规划工作中,往往需要做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工作,这项工作艰巨而漫长,会遇到许多工作阻力。而且,国内当前的土地整治投资来源不足,队伍综合实力不强,也就没有雄厚的资金和人手资源做坚强的后盾。各个地区的工作点,都应该凝聚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帮助更好更快地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比如,上海市崇明县试点建立了多渠道筹集资金机制,并与土地整治效益分配机制有机结合。

2地方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中央政府的政策规定和大力号召下,加强土地整治规划实施工作,已经成为一股盛行的潮流。大部分地区都可以做到遵从规划部署要求的标准,达到土地整治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标准线。总体上呈现可喜之势,但是现实操作中仍然存在个别地区工作不给力的可忧之处。

2.1规划目标实现程度总体不高

国家在强调推进土地整治规划实施工作的同时,也密切关注着各省各地的实践成果。有调查结果显示,以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具体规格、对耕地的增补情况、农用地整治补充耕地、损毁土地复垦补充耕地等等作为判断质量的标准,有的地方只有补充耕地总量工作的开展最终达到了预定的要求,其他的都没有如期完成。细查其未完成原因,是某些地区未能提早或按照正常日期开始规划编制,导致接下来的一步步工作都随之拖延,拖延症越积越重,最后阻碍了该工程整体的正常完成。

2.2个别规划任务完成难度较大

在地区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工作中,关于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和补充耕地面积这类工作的开展,其工作指令是按照约束性标准的形式一级级分化后向下级通知的,有的地方在实际的工作中,过分看重以上所述的这两类工作,而农用地整治系统的小项目比较繁多,而且侧重于扩大耕地数量规模,在农村开展建设用地整治,包括商业用地修建、工厂搭建等用于推进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工作就被进一步弱化,支持这类土地整治工作的激励制约体制系统也不够完善,进一步加大了开展这种工作的难度,影响了土地整治的质量和效率。

2.3示范建设引领作用发挥不够

之前,我国在强调推进地方的土地整治工作中,要求“继续实施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重点加强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建设,有序推进土地整治示范省建设,积极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其中体现了我国要推行该轮土地整治工作的艰巨性,做好了该轮工作,将对农村和城镇的发展都起到巨大的改善和促进作用。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强化工作质量,也强调了示范基地的带头作用。但是,事实情况是除了重大工程和示范省有具体的政策给予了帮助,级别较低的县、区示范地点却没有这种支持,也无法达到示范引导效果。

2.4土地整治保障体系建设不足

国家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处于复杂多变的态势之中,很容易有人有团队为了利益趁机做乱,影响社会正常秩序,所以,制定具体科学的法律法规,可以对社会各个方面有较为到位的约束。当前,中央和各级相关政府都针对土地整治规划领域,制定了一些较为实用的政策,然而其力度仍然不够。有的地区规划批复发布不及时,或者随意变动规划、违反规划要求立项,这些都是法律的作用缺失的表现。

3加强土地整治规划的有效对策

3.1加强土地整治的计划管理

土地整治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而且其工作进展和质量成果如何,对百姓的生活与工作有着重大影响,需要有科学的计划加以管理控制。在规划指导下编制实施土地整治年度计划,强调五年规划的指导地位、利用年度计划的全盘统筹效用,严格控制工作进度,不拖沓不随意,快速而准时地下达来自上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年度建设计划及相关要求准则,加强对下级在具体实施中所体现的工作进度,保持良好的沟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正。

3.2加大部门协调和资金整合

由于地方在实施土地整治工作时,需要各个不同性能的单位、不同级别的部门长期而紧密地保持合作,共同为土地整治工作承担责任。因此,健全各个机构合作开展整治规划的体制框架,保证土地整治规划、村镇规划和生态规划完美链接,强力配合并践行“政府主导、多元投入、有效整合”的资金筹集计划要求,有效聚合相关涉地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土地整治特别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并在资金使用上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和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倾斜。

3.3完善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

国家层面尽快启动土地整治条例研制工作,各地也要加快制订地方性土地整治法律法规,把规划实施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大土地整治科技创新和政策创新力度,提升规划实施的科技支撑能力和制度保障能力;健全各级土地整治机构职能,推进建立土地整治从业人员上岗认证制度,不断提高管理队伍和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加强中介机构管理,尽快建立全国性土地整治协会;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土地整治规划实施带来的明显成效。

4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整治规划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尽管它在不同时期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方案,其宗旨均是为社会和人民的利益提供帮助。相关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推行土地整治工作时,应该明确规划实施的经验做法,包括加强规划实施组织领导、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创新土地整治激励机制等;其次,是把握地方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规划目标实现程度总体不高、个别规划任务完成难度较大、示范建设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土地整治保障体系建设不足。在此基础上,加强土地整治规划的有效对策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王世元,張少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贯彻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现场会议专辑[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2.

[2]刘新卫,郧文聚,陈萌等.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J].中国土地科学,2013(06).

猜你喜欢

基本农田高标准整治
建设高标准农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2022年我省将建成5000万亩高标准农田
山西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复工
撮粮之术(下)
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的通知》
河南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超1亿亩
高标准要求未尝不可
全部城市永久性基本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