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基础处理技术初探

2017-10-21严德洲

科技信息·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分析

严德洲

摘要:随看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建筑工程的敖量在不断的增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相继出现了,软土地基是十分常见的地基,建筑规模不断的加大因此对房屋建设的标准也在上升,如果不能够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的话,那么就能够充分的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人们对该万面的问题也提高了重视,因为如果房屋出现了质量万面的问题,那么使用者的生命财严安全就会受到威胁,本又就对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基础处理技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基礎处理技木;分析

引言

我国城市化建设在不断的深入,因此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为了能够让城市的土地压力逐渐变小,城市就建立起了高层或者超高层的建筑,但是由于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也对地基承载强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软土地基的沉降量比较大,承载力也比较低,这与城市的发展是十分不符合的,要充分保证建筑结构的稳足性,软土地基问题也是制约房屋工程的主要问题,要进行工程建设的时候应该选择合理的技木,这样就能够消除对房屋施工的影响。本又就对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基础处理技木的分析。

1 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分析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质资凋丰富的国家,我国软土地基分布比较广泛,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软土地基处理方面的问题,只有将这一问题处理好,才能够防止地基的沉降,软土地基就是指土地土壤中含水量比较大,黏土的压缩性就会比较高,主要的形态是流变的,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一足的沉降。根据软土地基的特点我们能够发现,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软土一般是指一种粘性土 [1]。这种土呈现软朔或者流朔的状态,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大的天然含水量、孔隙比较大、高强度、压缩系数大,其地质具有较强的蠕变性和触变性,因此地质比较差,这样的地质承重能力差,而又容易变形。所以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先处理软土地基,使其强度能够得到硬化,所采取的措施要以科学性和有效性力原则,保证施工进度的进行,为建筑的安全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保证建筑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2.1 强夯法

强夯法又可以称力压实法或者固结法,其处理软土地基的原理是借助外力来进行加固 [2]。在运用此种技木时,所采用的主要工具只有重锤,施工过程非常简单,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时产生的冲力,反复对地基做同样的处理,即可达到提高地基强度的目的。强夯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例如碎石土、粘性土以及素填土等等。强夯法除了能够提高地基强度,还能达到改善甚至消除地基土壤的湿陷性,因此,具有这种特性的地基非常适合利用强夯法进行处理。此种方法的弊端是对于饱和度较高的粘土的处理能力较差,因此这项技术不适用于淤泥土。

2.2 加筋地基法

这一方法是在已经加固过的土层中埋下具有较大强度的材料,比如土工聚合物、拉筋和受力杆件等,能够起到加强地基承重力和稳定性的作用,还可以降低地基的沉降,这种方法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使得地基的强度和刚度得到了提升,提高了地基的质量 [3]。另外,这一方法还可以加强侧向功能的约束力,能够辅助地基水平的排水,从而保证了地基的质量和建筑的质量。

2.3 换土垫层法

换土垫层法,顾名思义就是将软土挖出去,用其他的具有较大强度、较强稳定性的材料填充,比如碎石头、砂粒、素土、矿渣、煤渣等,在填充的时候要汪意分层,并且对其进行碾压或者夯实来使其达到理想的密度和硬度,加强地基的承重能力,尽可能的减少甚至避免地基的不均匀下降。这一方法适合比较薄的、湿陷性的黄土地基和膨胀土的地基,同时上部负荷比较小。

2.4 加载预压法

这一方法需要以预压荷载力背景,经过足够长时问的预压之后,其压缩和固足的能力能够达到天然地基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地基的强度和承重能力,降低土地的压缩性 [4]。另外,在某一个层面上,能够使预压荷载消失,如果在配合以适合的上层组织结构,极大的加强了地基的稳足性。如果天然地基的渗透力不够,可以采取在地基中设置竖直的排水路的措施,比如上砂井、排水板等,通过这样的设施,能够有效缩短渗透的所需的时问,还可以加快固结的速度。

2.5 松木桩处理法

这一方法适用于层数少、上部负荷小的地基和遭到了局部暗塘的地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软土地基都可以用这一方法,其厚度必需低于五米。选择松木是因为松木中含有丰富的松脂,不仅能够避免腐蚀,还有利于水下工作的进行,同时,松木价格比较低,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还降低了施工成本。一般选择四米以下的桩长即可,这样的长度更适合打桩,从而固定地基。使用这一处理方法,施工现场的地基水位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水质的腐蚀性比较小、具有松木的地方(否则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降低了人力、物力、财力的使用,极大的减少了施工成本。

2.6 水泥土搅拌桩法

这种方法也叫做胶结法,这一方法在软土地基的处理中可使用的范围比较广泛,这一方法所需材料主要是水泥或者石灰等这一类材料,使用机器或者人工将其搅拌均匀,保证材料与软土的充分结合,水泥和石灰具有较强的固结能力,与软土结合之后能够增强地基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地基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减少地基的沉降 [5]。

2.7 排水固结处理技术

这一方法在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中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在应用的时候首先要将地基中的水尽可能的排出来,从而能够使空隙变小,空隙之间的水压降低,那么土地强度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从而加强了地基的承载能力。另外,这一方法还可以分为更加具体的几个方法第一,堆载预压法,首先预压填土材料,使得地基固结并且沉降,完成之后,撤掉荷载物就可以进行建筑施工 [6]。第二,砂井法,它比较适合渗水性能比较差的地基,首先在空隙中填充砂土,然后用排水管道进行排水工作,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排水快,同时所需的材料较少,降低了施工成本,第三,真空预压法,如果地基没有透水层没那么可以使用这一方法,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砂井,然后将砂层封闭起来,将气体排出,从而加强了地基。

2.8 复合地基处理法

这一方法的原理是通过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具有高强度、刚度的桩体,需要用专门的设备将固化剂、水泥等材料的单一物或者混合物喷出,然后将其在地基上与软土搅拌均匀,这样的方法所形成的桩体更加稳定和坚固,通过多个桩体分担负重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就是笔者通过分析软土地基的特点提出了几个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以期能够引起相关工作人员和部门的关注,为我国的建筑事业略尽绵薄之力。地基的稳定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它关系到建筑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需要慎之又慎,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处理方法,才能够保证建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汉龙,赵明华.地基处理研究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2016,49(01):96-115.

[2]张忠台,刘发胜.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4):496-497.

[3]王福. 沿海地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3):256-257.

[4]张双洋,张振东,金伟.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探微[J].门窗,2015(09):63+65.

[5]刘雷.房屋建筑工程中关于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50):51-52.

[6]伍伦军,丁萌萌.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2):57-58.

猜你喜欢

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浅谈房屋建筑屋顶漏水的原因与施工措施
建筑施工中渗漏施工技术探究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试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