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阿恩海姆艺术“张力”理论

2017-10-21常婉茹

科学导报·学术 2017年5期
关键词:鲁道夫张力

摘 要:鲁道夫·阿恩海姆是著名的美学家、艺术心理学家,将心理知识与艺术相结合,开辟了新的知识领域,在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创作了《艺术与视知觉》一书,并提出张力理论说,分析了构成张力的条件,认为形式张力的基础,而张力则是艺术品的核心。这样的观点在众多艺术品中都有体现。其视知觉观点为人民群众欣赏艺术提供了更专业的指导,对现当代艺术的审美做出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 鲁道夫·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张力

【中图分类号】 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0148-02

鲁道夫·阿恩海姆,1904年7月出生于柏林,1928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曾担任美国美学协会主席。他不仅在写作、艺术心理、电影等方面有建树,还是格式塔心理學美学的代表人物。作为心理学家的鲁道夫·阿恩海姆将心理知识和艺术相结合,致力于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建立一个跨学科的研究,为艺术的发展注入新鲜的生命力。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是现当代两大心理美学流派之一,在阿恩海姆之前也有人将其诸多基本原理应用与艺术研究中,但使其真正发展趋于成熟的是阿恩海姆,同时,阿恩海姆指出知觉是艺术思维的基础这一观点,提出“空间”、“运动”、“张力”、“表现”等理论,并着重强调“张力”是艺术表现的基础,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花费大量篇幅对“张力”进行阐述。

一、“张力”理论概念

“张力”在不同学科领域有不同的概念和含义。但提起“张力”一词,大部分人首先联想到这是一个物理学名词,指在受到拉力作用下,物体内部两侧的相互牵引力。在《说文解字》中,“张”,施弓弦也,从弓長聲,陟良切。意思是将弦系在弓上,字形采用“弓”作边旁,“长”作声旁。“力”,筋也。象人筋之形,治功曰力,能圉大災。凡力之屬皆从力。所有与力相关的字,都采用“力”作边旁。

美学概念中的“张力”,最早是在1937年美国批评家推特在《论诗的张力》中提出的,而艺术中的张力,并非如同物理领域中的张力一般具有切实的力,而是一种心理力。在《艺术与视知觉》中阿恩海姆将张力作为整本书的重要部分,并用一整章的篇幅对张力进行阐述,提出了张力是“不动之动”,是视觉形状向某些方向上的集聚或倾斜,它们传递的是一种事件而不是一种存在。

二、形成“张力”的因素

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阿恩海姆中明确指出了形成“张力”的三大基本要素,分别是倾斜、变形和频闪。同时用物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

倾斜即指基础两端点倾斜方向的沉降差,即空间和位置上的变化,阿恩海姆讲到“如果想使某种式样包含着倾向性的张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使它定向倾斜。”可以说倾斜是一种非常态的状态,偏离了正常位置的空间定向位置,这种情况的观众不自觉的会产生一种想要回归常态、回归稳定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某种倾斜的形式就会使人印象深刻,从而使观者的视觉活动产生趋向性。

变形即改变原本事物的形态,或其一部分形状的改版。这也是一种非常态的表现,作为张力形成因素之一的变形即“某种形状的内在紧张力与表现性,可以通过使该形状被知觉为另一种比它简单的形状的变形而获得。”

关于频闪,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讲到“强烈的运动效果可以从哪些造成频闪运动的静止式样中产生出来。”频闪是在整个视域中,将基本相同的视觉对象的某些知觉特征做出一定的改变,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视觉对象就能产生张力效果。

三、张力与作品

“表现性的唯一基础就是张力”,表现是艺术创作的目的,自然而言也离不开张力。

首先以现代抽象绘画创始人康定斯基的《穿越线》为例解读张力中的倾斜因素。康定斯基以内在情感为创作基础并以此决定了这幅作品的形式,追求画面中形成的视觉心神共鸣。他的创作追求理性控制,在混乱的表象背后隐藏这严谨的内在结构。

其次再以表现主义先驱爱德华·蒙克的代表作品《呐喊》为例阐述变形这一因素。这幅作品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线使得画面的视觉张力得到完美的表现。扭曲不安的线释放出最大限度的能量,挤压变形的线、扭曲的人形让人感到发自内心的恐惧。但这些线又充满了节奏感,和观者的惊恐相契合。画面中呐喊的人站在桥上,这也是画面中唯一一部分以直线存在的部分,直线和周围受到挤压而扭曲的线形成强烈的对比,形成巨大的张力。与此同时画面中的人物、桥、远方的海水之间间隔的部分都受到了物体之间相互的挤压,但同时这些物体也受到间隔的压缩,同样的道理,画面中变形的不仅仅是物象,还有物象之间的间隔空间。

最后以当代现实主义油画家李小东的作品《出北川》为例分析频闪这一构成张力的条件。李小东的作品大多是平静的,在其中很难直接看出运动感和张力,但若仔细分析画面,终归是有迹可循的。画面中的大山作为自然界的代表占据了半个画面,彰显出人类此时的渺小与无助。大山向上伸展,是观者产生透视视觉体验,蜿蜒的山路、车轮的朝向甚至是狗的嗅觉方向都是的画面整体向右倾斜,似乎画外的右方即将有下一个镜头并且人物的描写对逼真有所偏离,并非如同李小东其它作品那么真实、栩栩如生,虽然静止,但依旧给人以时间流逝的无助感。在相对静止的画面中最具有动感的是画面左下角的三条狗,这三条狗形成了一个半椭圆的形状,并巧妙的七个女生包围起来,形成了一个频闪的视觉效果,统一的嗅觉方向预示着希望就在右方。

结 语

以格式塔心理学为基础的美学家、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其张力与运动的观点为艺术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里程碑式的创新,为我们带来新鲜的空气,而随着视觉文化成为一门新型的研究学科,阿恩海姆的艺术视知觉也有了更广泛的运用空间,同时为人民群众欣赏艺术提供了更专业的指导,对现当代艺术的审美做出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张力”准确无误的抓住了艺术品的精髓,赋予了艺术新的时代意义。

作者简介:常婉茹(1993.08-),女,汉族,籍贯:河南省鄭州市,河南大学艺术学院,15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及研究方向:美术史与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史风华.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2] 宁海林.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鲁道夫张力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巧测水膜张力
可爱的圣诞礼物
为了表达爱意,他发明了车牌
方寸之间
请把你的眼泪寄给我
请把你的眼泪寄给我
无溶剂复合张力控制的方式与选择
干式复合张力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嵌顿疝1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