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7-10-21薛广雨

名城绘 2017年5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对策研究安全管理

薛广雨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也在不断地攀升。而建筑施工中涉及的内容非常繁杂,所使用的技术因环境要求的不同各有差别、建筑施工所用物资多、施工周期长。这些都会给施工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引发重大事故。所以要注重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落实,对会引起事故出现的因素进行彻底排查防止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地上升,人们开始关注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增多必然会刺激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但是因安全问题所引起的事故也随之增多。不仅对建筑施工单位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稳定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響。虽然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监管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因建筑施工安全而导致的人员伤亡数字仍处于较高的数值,所以安全管理工作责任重大。

一、事故原因的分析

(一)安全防范意识差

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地加强,在一些特定区域进入冬季后会限制施工进而缩短了施工的可用时长[1]。如此一来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工程项目必然要提高工效。为了追赶施工进度而忽视了安全管理。加上工作人员并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安全意识,为施工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1.防火、防涝

施工工作人员有的时候为了图施工便利会随便乱拉线缆,导致因电路承载压力过大而造成火灾的情况频频发生。同时有些工地没有做好排水工作,工地现场积水严重,遇到电路短路的情况也极易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封闭措施不到位

由于管理工作不完善导致施工现场有非工作人员随意走动,这些非工作人员无法做到安全防护的完整性,因此无法及时规避风险。

(二)管理力度不足

1.一些单位为了图便捷,所以省略了安全工作小组的建立,对于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无法及时的收集和反馈。同时相关问题的防范措施并没有落到实处,导致管理工作形式大于实效。

2.在成立安全工作小组的建设单位中,小组只是管理工作的代名词,而缺少具体工作的制定和落实,导致安全工作小组只是徒有虚名而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

3.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较低,职业素养不高缺乏责任心,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常常抱着侥幸心理。

(三)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在建筑单位从事施工的工作人员多数都是来自于农村,这些人员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而且缺乏专业知识。常常会以经验认知去评判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如此一来给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阻碍。

(四)安全管理费用投入不足

一些建设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往往会降低安全管理工作费用的支出。造成安全保障措施投入量不足,这也是导致安全工作推进困难的主要原因。

二、安全管理原则

随着建筑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用工规模也在不断地增加。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是确保我国经济稳步增长的有力保障。所以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推进时我们需要遵照以下几点原则:

(一)遵守法律法规、以人为本

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我国建筑行业的相关规定和法律条文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规范。围绕着人员安全保障的原则,落实安全管理工作[2]。

(二)依照进程进行调整

建筑施工工作虽然周期很长,但是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和重心各不相同。所以需要依照施工的不同阶段来调整对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建立相应的规章和制度,结合实际施工的需求制定安全保障条例和措施,并制定安全应急预案,从而使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也能降低事故率。

(三)针对性的管理

安全管理工作不能是大而泛的,而应该是详尽的、具体的、具有针对性的。尤其是一些高风险的作业内容需要提前对风险进行评估,设置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比如常见的高空作业、基坑开挖等工作。针对这些不同的作业内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才能使安全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三、安全管理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就是意识的转变,第二则是制度的约束。在设定安全施工组织计划时,需要将各类安全制度的管理要求转化成文字并形成系统性的文件。对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责任分配,督促他们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或者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抽查。同时要注重工程项目开展前期对于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经数据验证在施工前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单位要比省略这项内容的单位的事故率更低。借助不同的宣传方式和手段,对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进行加强[3]。提升安全认知意识,帮助他们形成自我保护的行动力。当然督促他们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也是安全管理的工作之一。确保安全设备设施的齐全,尤其是进入工地现场的前必须要佩戴好安全帽,方可进入。对于从事高空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提前检查安全防护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即便出现紧急情况也能够进行自救。

(二)对作业阶段的管理

前期我们制定了完善的制度并通过培训来提升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而在这一阶段人员进入到作业区域则需要针对该阶段设定对应的安全规范。在施工现场内部必须要对具有危险的区域设定明显的警示标识,对基坑作业要设置安全防护围栏,同时设置安全警示牌,通过必要的保护措施来避免人员意外跌落。

(三)设备维护保养

施工设备是确保施工正常推进的基础。为了能够使设备更好地运转需要严格依照设备的操作规范和作业要求进行,对是施工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寻找专业工作人员进行相应技术的培训以提升操作水平,对防止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有着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它是确保建设单位经济效益的基础,也是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关键。只有不断地完善施工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工程施工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翟越,李楠,艾晓芹,何薇.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施工技术,2015,44(12):81-83.

[2]樊运晓,傅贵,朱亚威,王璇. 安全管理体系产生与发展综述[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25(08):3-9.

[3]郭波. 浅谈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9):57-58.

(作者单位: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对策研究安全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危险重重的建筑工地
谈施工现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