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矩形盾构法隧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2017-10-21张磊

名城绘 2017年5期
关键词:技术应用

张磊

摘要:在交通压力逐渐增大的现代社会,地下交通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地铁成为人类出行的主要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盾构法成为隧道掘进的主要技术。与传统盾构技术不同的是,类矩形盾构法具有明显优势,下面针对该项技术展开讨论,对其定义、特点进行介绍,并对其结构设计、装备研究和技术优化措施进行总结。

关键词:隧道掘进;类矩形盾构;技术应用

盾构技术是依靠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完成各项作业过程的,采用的方法是暗挖法,通过计算机系统的计算,设备自动确定隧道的直径并完成开挖作业。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类矩形盾构技术,有效改善传统技术的缺陷,减少对外界环境的影响,且实现对地下空间的最大化利用。现阶段我国对该项技术的研究逐渐成熟,但此技术仍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一、概念及特征

(一)定义

类矩形是在圆弧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圆弧半径增加到无限大的时候,其在数学上被称之为矩形。由圆弧形成的多边形被称为类矩形,是没有缺口的封闭断面。与以往的断面形式相比,在此技术辅助下完成的断面,对地下空间的利用率明显增加,增加程度在20%左右。

圆形隧道对周边土层的影响较大,横向影响距离长达11米,而类矩形对周边土层的影响距离是其的一半。为保证隧道的稳定性,圆形隧道需要在合适位置设置中立柱加以支撑,而类矩形则不需要。因此在长期的施工过程中,传统隧道技术逐渐被淘汰。

(二)特点

由于隧道掘进施工是在地下进行的,危险性较大,因此必须保证相关人员的安全,类矩形技术的出现将施工的安全程度大大提升。利用该项技术不仅能够缩小隧道对周边土层的横向影响范围,而且建成的地下设施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概率很小。该项技术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在地面建筑比较集中的地方能够正常施工,且隧道顶部的承压性能能够得到保证,不会对地面建筑产生影响;在相同大小的地下空间中,该项技术对空间的利用率明显提升;结构合理,减少设备对地下土层的掘进量;双线地铁在一次作业过程中就能完成,施工周期大大缩减[1]。综合上述优势,隧道掘进的安全性、施工速度都得到很好保障,有效推进我国城市化建設的进程。

二、结构设计

此技术是针对衬砌结构进行的,是类矩形隧道法的一个分支,下文所述技术为其关键性技术。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结构的适用性、包容性等是必须遵守的设计原则。此外建筑界限的划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其设计内容为:边界要根据地铁的宽度来计算,且断面结构设计要合理,施工前需要对结构受力进行模拟分析,在保证断面较强稳定性的情况下,将其结构尺寸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衬砌结构的关键设计内容是接头,需要将现场土质、后期可能产生的沉降等现象全部考虑进去,接头管片需要有较强的承力能力,模拟受力过关接头设计才能在投入施工建设。

三、装备研制

隧道掘进的主要方式是全断面切削,为保证切削质量,需要将土层维持在稳定状态,且要随时修正隧道轴线,避免其偏离标准值较多。设备性能的优化对隧道掘进起着积极作用,现阶段我国对掘进设备的研制主要在刀盘结构、切削方法等多个方面。

施工要求不同,断面的大小也存在明显差异,小断面的施工难度是较大的。其设备研制过程中需要注意:掘进时,转弯半径需要预留相应的余量,且确定纠偏角度的准确数值;掘进机的油缸数量、行程等设计需适应现场施工环境;为使掘进过程转弯自然,需要设置相应的铰接机构[2]。大断面施工设备的研究与上述内容相似,但对设备结构件衔接的紧密程度要求较高。

四、技术优化

(一)切削排土

利用此技术完成隧道的掘进过程,开挖面积较大且底部为平面。此种情况下,需要专门的设备将碴土运出去,若不及时清理碴土,底部平面泥土会固结在一起,降低隧道稳定性的同时,会对掘进进度产生一定影响。针对上述缺陷,提出以下改良建议:对于粘性土壤,在其中加入添加剂,将土壤改成松散土质,增强其流动性;优化断面切削方式,确保一次性完成对土层的切削;对于制定的施工方案,需要借助仿真软件,模拟施工过程,找出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正;对掘进设备进行优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设备中安装自动出土装置,实现边掘进边出土,避免多余土壤在隧道内部滞留。

(二)同步注浆

该步骤是隧道掘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其与施工的顺利程度息息相关。利用该项技术完成掘进时,注浆产生的浆液会出现淤积情况,隧道的缝隙不能得到充分填充,且浆液不能均匀的填充到相应位置[3]。注浆操作出现问题,隧道会出现严重变形现象,进而对地表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针对上述情况,相关人员总结出以下改进措施:注浆孔、材料等的选择要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来定;在相关模拟软件中,输入注浆作业的初始设计参数,配合盾构技术完成模拟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对不合理的设计参数进行适当调整。浆液具有流动性,因此需要建立流体动力模型,实时跟进隧道的受力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注浆速度。

此外,需要格外注意对注浆模板的选择,在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模板。保证模板接缝处的密封性能良好,且模板上不会粘连大量浆液,进而保证注浆质量。

(三)轴线控制

某一隧道的开挖,必须保证其良好的整体性,将各断面的轴线控制在同一直线上,对隧道整体稳定性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轴线控制的优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隧道管片按照功能、自身性质等进行分类,明确其拼装顺序,拼装前仔细核查每个管片的质量;对于不同的隧道形状,选择最合适的管片进行施工;与传统圆形断面相比,类矩形断面会出现线型不符合标准、转角弯度过大等问题。因此在掘进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转角变化,且每个一段时间对轴线进行纠偏操作[4];定期对掘进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减少其工作中出现故障的次数,延长设备使用周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对类矩形盾构法的相关介绍,首先对其定义和特点进行详细介绍,其次对此技术中的结构设计、设备研究改进措施进行总结,最后阐述典型的施工技术,并针对现存技术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培楠,黄德中,朱雁飞等.类矩形盾构法隧道在宁波轨道交通建设中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16,(z1):34-36,41.

[2]朱瑶宏,黄德中,李培楠等.类矩形盾构法隧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J].现代隧道技术,2016,(s1):1-12.doi:10.

[3]李刚,李培楠等.类矩形盾构法隧道施工关键技术探索[J].现代隧道技术,2016,(s1):170-180.

[4]叶俊能,周顺华,季昌等.软土地区类矩形盾构隧道施工期变形规律[J].现代隧道技术,2016,(s1):248-256.doi:10.

(作者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技术应用
新媒体技术在广电行业的应用研究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车辆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应用
数据库技术在云计算背景下的应用
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探析
办公自动化中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