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码时代高校摄影通识课程的教学研究

2017-10-20肖雷

知识文库 2017年21期
关键词:通识数码摄影

肖雷

在數码时代,摄影已经成为一门广受大学生喜爱的艺术形式,摄影教育的需求,给我们的高校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通识教育理念是近年来大学教育的新思想,是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高等院校摄影通识课程的建设为出发点,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就课程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数码时代下的摄影概述

(一)数码时代的来临

1981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把摄影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使传统的胶片摄影逐渐往数码摄影过渡。数码摄影技术是利用一种光电耦合元件,将镜头收集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转化成磁信号记录下来,最后通过计算机、手机等设备,把影像再现出来。数码摄影是传统胶片摄影的延续,所以二者之间有很多的共性,例如都是运用了小孔成像原理、曝光数据原理等。但数码摄影毕竟是胶片摄影的革新,所以二者还是有很多的不同。首先传统摄影的胶片被电子感光元件所替代;其次是影像的存储介质不同;最后是影像的输入输出方式不同。摄影是一种艺术手段,是依靠相机的拍摄功能,将客观对象转化为艺术形象的新兴造型艺术,由于数码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以摄影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促进心灵净化和个性的完美。

(二)摄影在数码时代下的发展

数码时代的到来,使得摄影器材的价格不断降低,人人都可以购买照相机,几乎人人都可以称自己是摄影师。尽管如此,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这样一个概念,那就是照相机只是一个客观的物体,它只是“记录”看到的一切。数码技术是对摄影影响最大的工具之一,我们不需要再等待数小时才能看到自己潜心拍摄的照片,它可以让我们立刻在显示器上看到照片,检查曝光和构图,但技术终归只是一种途径和手段,真正能够体现出照片内涵的还是摄影师的想法和构思,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必须是摄影师通过观察、拍摄、后期所得到的。数码时代的确为我们的摄影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从拍照到编辑、再到修片、最后输出打印或者分享到社交媒体,整个环节都给了摄影师更多控制作品的机会,这意味着摄影师只需要对着相机和计算机,就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区域完成所有的工作。

二、数码时代高校摄影通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摄影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专业,摄影的发展总是离不开强大的数码技术的支持,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我国的科技水平已经跻身世界顶尖行列,数码产品已经基本普及,在校园内几乎每位同学都有拥有计算机和智能手机,每天都跟大量的图形、图像与视频接触。这对摄影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了摄影行业更多的发展机会。摄影的技术、学科及专业知识如何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就成了高校摄影教育应该面对的问题。

(一)国内高校摄影通识课程教育现状

1952年,上海复旦大学率先在全国开设了新闻摄影课程,开创了高等院校摄影教育的先河。从50年代几所知名院校开设摄影课,到60年代摄影相关专业的建立,9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崛起,至今,全国已经有80%以上的高校都开设有摄影通识课程或者摄影公选课程。但是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不管是摄影技术还是摄影教育的起步都相对较晚,除了几所知名大学以外,大部分高校的摄影课程教育还有待完善,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相对其它课程来说都还较弱。

尽管现在的高校摄影教育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和不足,但国内的摄影教育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世纪数码技术的突飞猛进,加上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大力支持,使得一批知名院校的摄影教育风生水起,例如北京电影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为行业和高校培养了一大批高级摄影专业人才。这些院校不管是在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摄影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都值得其它院校学习和借鉴。我们应该以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摄影专业人才为出发点,对这些名校的摄影办学经验进行总结和借鉴,同时参考国外知名院校的的摄影课程教育方法,最后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高等摄影教育课程体系。

(二)摄影通识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意义

高校摄影通识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荐学生素质教育以适应社会现代化需求的产物。图形图像技术已经成为继外语、计算机、驾驶技术后的第四个重要的技能,为了应对教学要求,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文字、音乐、影视欣赏、美术等选修课程,并且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对大学生在艺术和审美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开设摄影通识课程,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摄影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一,掌握必要的摄影技能,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摄影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摄影课程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互动性,学生通过操作相机和作品交流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更生动有趣,更容易使学生掌握摄影的相关技能,将单调的教学过程变成了一种乐趣和享受。通过摄影通识课程的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摄影课堂还可以不定期的组织采风活动和专业讲座,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也很好的提高了摄影的技能。鼓励学生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人,从而激励自己积极进取,深度挖掘自身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培养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人类社会存在着自然美和社会美两种客观世界的第一性的现实美,也存在着艺术美这种通过人类创造的第二性的反映美。而审美意识和创作活动,就是以艺术美的形式来反映自然美和社会美的中介,是一种人的自由创造的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是人通过情感和艺术技巧规律的屏障,窥透自然之一隅,摄影艺术就是这样的瞬间艺术。大学理工科专业学生一般是讲究公式和推理计算,注重最终的结果,很少有人去注重艺术和美感的培养,而通过摄影通识课程的学习,可以让他们更多的感受摄影的魅力,享受艺术的熏陶,最后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文史类专业学生虽然有文字方面的优势,但中国历来就有“文艺不分家”的说法,所以提高艺术修养也是迫切需要的。摄影是一种发现美的艺术形式,在摄影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校自身的条件,紧扣大学校园,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通过举办课程教学作品展览,让学生鉴赏和领会,揣摩摄影独有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激发自己的艺术灵感。

(三)武汉商学院摄影通识课程概况

目前,武汉商学院开设的摄影类课程主要是“摄影基础”选修课,涉及的专业有旅游管理、赛马产业管理、汽车服务与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摄影基础选修课是武汉商学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校有超过一半的系部开设此课。但是目前选修课主要是每个专业单独开班、分别授课,且存在上课周期长、单次授课时间短、学生选修随意应付等问题。为此,笔者在开设有摄影基础选修课的班级进行了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是否需要开设摄影通识课程、课程的授课内容、课程上课时间等。

结果显示,99%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设摄影通识课程,同学们都表示,摄影通识课程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技能和审美。有近一半的同学建议,在摄影通识课程的授课内容方面,多加入手机摄影技术和图片后期处理的相关内容。80%的同学建议,摄影通识课程的上课周期不宜太长,且单次的课时数应增加,这样会有更好的延续性。

三、数码时代高校摄影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一)课程体系的合理优化

通过调查发现,在摄影基础选修课上,教學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摄影概述、摄影技巧和相机操作系统,关于手机摄影和数码后期处理方面的内容不多。由此可以看出,武汉商学院的摄影教育首先是跳出传统的课程体系,内容上要推陈出新。基于此,本人建议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把课程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摄影概述,摄影的发展、摄影的流派、摄影的分类、摄影的主流趋势。

第二,摄影技术与技巧,熟悉相机的操作、菜单的主要功能、相机的各项参数。

第三,数码后期软件基础,了解几种常见的后期修片软件。

第四,手机摄影,手机摄影构图、手机照片修片。

第五,风光摄影专题创作,光线、构图、相机参数、后期修片。

第六,人像摄影专题创作,光线、构图、相机参数、服装、美姿、后期修片。

在教学时间上,校内大部分专业开设的摄影课为每周2节,共16周,单次上课时间短,整个上课周期长。针对上述情况,本人建议把单次上课时间增加至3节,总时间缩短至10周,这样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创作,也有更好的延续性。

(二)教学理念的创新

通过调查发现,所有班级的上课形式都是理论加实训,在多媒体教室授课,然后在校园内使用相机操作练习,没有网课、微课等其它学习方式。基于此,本人建议取消现有的分专业上课的方式,合并部分班级,控制人数上限,开展大班教学,并在授课过程中加入一些网课或微课的内容。建议所有授课教师录制讲课和实训视频,让学生在课后还可以自由观看,学生可以在QQ群或者微信群和老师互动交流。这种“课堂+网络+互动”的教学方法顺应了数码时代摄影发展的特点。

(三)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由于当今社会对年轻一代大学生的知识面要求越来越高,本人认为在摄影通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入更多艺术相关的内容。建议在课程结束时,在老师的统一安排下,学生自行举办小型摄影作品展。在学生提交的课堂作业里,由授课教师为每位同学挑选一张最优秀的作品,学生把照片打印并写上作品简介,最后在校园里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展示,这样既体现了课程教学成果,也加强了学生积极创作的动力。在课余时间,授课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学院的美术作品展,全方位的感受艺术的魅力。每年的春秋两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学生还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进行摄影采风创作。

项目课题:武汉商学院2016年院级教研课题: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课程的建设与开发研究——以《摄影技术》课程为例。项目编号:2016Y006。

(作者单位:武汉商学院)

猜你喜欢

通识数码摄影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数码暗房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Leica M9全画幅数码旁轴相机
摄影42℃展版
Who am I?5款不可貌相的数码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