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在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2017-10-20马东东余春会

知识文库 2017年21期
关键词:同辈引导员性健康

马东东 余春会

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传统的师长教育存在诸多弊端。大学生普遍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在同龄人中容易营造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将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应用于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借鉴其实践原则,充分发挥多元化方法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學习成效。

据统计,近些年艾滋病的传播呈低龄化趋势发展,大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逐年上升,且主要是通过高危性行为传播。由于大学生普遍介于18-24岁,正处于性成熟阶段,他们成为迎战艾滋病的主力军,但是高校艾滋病防治教育措施存在不足,特别是面对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普遍缺失。因此采取可持续性的措施对大学生开展性健康教育,督促青年学生掌握科学的性健康知识,从切断性传播这一途径遏制艾滋病在高校的蔓延势在必行。笔者作为大学生禁毒防艾教育的创新研究项目组的成员,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在学生群体中得到普遍认可。

一、同伴互助学习模式介入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同伴互助学习是指通过地位平等或匹配的伙伴(即同伴)积极主动的帮助和支持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活动。

(一)大学生受同辈群体的影响较大

同辈群体是一个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非正式群体;在自由组合、自由选择、互相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同伴交往。大学是人生中的关键时期,青年学生渴望得到同龄人的关注以获得认同感,当在价值理念、人生经历、行为方式等比较相似时,往往形成关系密切的同辈群体。在同伴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大学生在同辈群体中讲述自己的经历,分享自己的感受更容易引起其他在场者的共鸣。

(二)同伴互助学习方法的多元化

传统的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单一,单纯依靠讲座、宣传册等形式很难实现性健康知识的深入学习。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多采用小组合作互助的方法进行,“一对多”、“多对多”、“高年级对低年级”的同伴辅助有助于实现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多元化。通过小组互动学习把学生的自我点评、同学互评与同伴教育引导员的评价合理地结合起来,在小组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纯接受式教育的不足,从而增强大学生积极参与的程度。

(三)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契合同伴互助学习模式的运用原则

从同伴互助学习模式的运用领域来看,就笔者在B高校所开展实践情况来看,所有成员都是学习的受益者,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契合该模式的运用原则。

首先,同伴互助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笔者开展的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是六个模块:爱情、生殖系统与保健、社会性别与性多元、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避孕与流产。结合当下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且与每个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教育活动,营造适宜大家共同探讨交流的氛围,有利于在此过程中让参与者学会保护自己,爱护他人。其次,同伴互助学习活动要求精心设计活动内容。以同辈群体为依托,为减少授课式教育枯燥乏味的弊端,每一个模块前期都需要同伴教育者精心设计活动方案,综合运用脱敏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展现所要学习分享的内容。最后,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关注参与者的情感体验。性健康知识与专业课程知识有较大的差异,了解、掌握知识只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推动大学生共同探讨交流,提升意识,树立科学正确的性健康价值观念才是目的。这一过程需要参与者表达自我、呈现观点,更侧重感性层面的交流。

二、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在B高校性健康教育中的实践

为实践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发挥同辈群体中榜样的作用,在教师协调培训之下产生首批同伴引导员,进而激发团队活力,将首批同伴引导员作为火种散布于班级、社团及有需要的同学之中,实施“生命影响生命”的互助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同伴互助学习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孵化期。公开招募三十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性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在这个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师长教育”与“同伴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师长教育重点在于性健康知识的传递、性健康理念的澄清以及开展同伴互助能力的提升;同伴学习则强调志愿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分享。以此为基础,志愿者体验了同伴互助学习的乐趣,并在团体内部模拟演练,积极创新互助学习的形式,最终考核合格的志愿者成为首批同伴引导员。

第二阶段,破茧期。掌握一定性健康知识与教育技能的同伴引导员四人一组,以团队为单位进驻到不同的班级引导开展同伴互助学习。实践过程每次学习活动都由四人团队共同商讨,通过设计有趣、参与度高的游戏互动,融入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形式,四人明确分工,协同领导,引导学习小组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大家共同成长,并发掘潜在同伴引导员。

第三阶段,扩散期。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具体的社会文化条件中,学校、家庭、同辈群体等社会关系成为了知识传播的自然网络,而获取知识的方式呈多元化趋势发展,可以是授课式、自主学习式、参与式等。在大学生群体中学习的知识可以从社团活动、宿舍卧谈、同学讨论等非正式渠道获得。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非正式学习渠道的作用,调动首批同伴引导员、挖掘的具有潜力的学生以及对同伴互助学习模式感兴趣的参与者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的对周边同学、朋友开展灵活多样的关于性健康的引导。因此,性健康知识通过互助学习、储备运用、广泛扩散的过程,潜移默化的传递给更多的学生,增加受益群体,扩大同伴互助学习的影响范围。

三、同伴互助学习模式介入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优势

(一)利于形成互惠的学习氛围,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针对思想活跃的青年学生群体,他们对于周边同学认同度较高,由同辈群体以参与式的方法开展教师、家长羞于开口的有关性健康的话题,更利于他们接受。在平等的氛围中,大家更容易敞开心扉,与他人交流自身困惑,分享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同伴互助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增加了同伴间的互动机会,有利于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利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习自信

同伴互助学习模式运用到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有效弥补了冰冷的“讲座教育”、“师长教育”的不足。同伴互助学习模式中的所有学生地位平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各抒己见的情况下都有机会成为彼此的老师。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起到引导作用,使其错误观点得以及时纠正。在同伴互助学习过程中,通过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每位小组成员能掌握未知的知识点还可以得到鼓励和点评,而且在其他同伴的反馈中及时做出改善。

(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

同伴互助学习要求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状态度与其他同伴群体的学习态度保持一致,相关活动环节需要分工合作,每个个体任务明晰。所以,学生在同伴互助学习过程中就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自主意识,向榜样群体看齐。

四、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在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中的反思

首先,教师参与程度较低,互助学习过程难以把控。由于同伴互助学习模式介入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师角色被淡化,其作用主要体现在首批同伴引导者的培训中,在后期活动开展过程中主要是督导者的角色。教师过多地介入同伴互相学习小组,则会给参与者带来无形的压力,甚至降低互助学习的效果。但是作为一个经验和能力相对欠缺的大学生同伴引导员,如何应对互助学习过程中难以应对的问题,如部分参与者起哄猎奇、观念偏激、争论不休等,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第二,不同群体需求不同,互助学习内容仍欠缺针对性。虽然都是大学生,但是各个年级的需求仍有显著差异。大一新生恋爱的较少,对性生理方面、禁毒防艾比较感兴趣;而大二、大三学生恋爱的较多,对于两性差异以及性心理、性道德等知識的兴趣更大。因此,同样是开展性教育,面对不同的群体,也有必要侧重不同方面,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第三,探索周期较短,经验仍待积累。

笔者团队成员年轻,实施性健康教育项目经验有限,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前期调研、招募志愿者、集中培训、同伴互助服务等事宜略显仓促。大学生志愿者在完成繁重的课程之余,自主学习并尝试设计活动,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保证服务的质量。探索一套适合性健康教育的互助学习模式是团队的愿望,但囿于时间关系,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

基金项目:保山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禁毒防艾的创新研究——以保山学院为例”(16B032CX)。

(作者单位:保山学院)

猜你喜欢

同辈引导员性健康
性健康教育,教师怎么做?
追光者勒邦
消失吧!同辈
教育部:加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
利用主题活动浅析小班幼儿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研究策略
域外
同伴关系
调查:76.8%受访者觉得同辈人对自己影响大
公共文明引导员就在您身边(下)
日本培养炸弹引导员协助夺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