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教学视阈下的思维能力培养分析

2017-10-20刘梅

知识文库 2017年21期
关键词:中医学医学教学内容

刘梅

伴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水平的提升,世界医疗水平也得到了高速提升,不依靠高新技术的中医学,也在世界医学舞台得到发展,但作为中医起源地,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中医思维的培养以及课程安排,不足以支撑其发展。本文简述了中医思维,分析限制中医思维发展的因素,并给出中医课程安排以及思维培养的建议,帮助我国中医学在校园中进一步发展。

前言: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世界舞台为中医发言。世界医学舞台上,像医学发达的美国、日本都借用中医疗法,解决常见的身体疾病。可见中医在現阶段蓬勃发展的前景,高校对中医的重视程度,理应得到提升。

一、中医思维教学

(一)中医思维

中医学是我国传统的生命科学之一,他具有悠远的历史,是之花民族在历史进程中不断积累形成的一种医学。它不同于西方医学,中医是关于生命的科学,但又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思维。无论是理论上或是临床上。所以从事中医药行业的工作者要具备基本中医思维。

(二)中医思维的特点

中医思维不同于其他医学或学科的独特性在于理论与时间的统一。如数学的思维是纯思维,中医思维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点在于实践,即临床实验。中医教学中的理论由时间结果所支撑,理论与实践相互统一。

(三)中医思维的品质

中医思维的品质是人们在对中医学知识理论的研究与学习中逐渐形成的,品质的高低能够反映出医者的能力强弱。中医思维品质要善于抓住患者病原,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中医的灵活性。在从医时,医者要拥有批判能力,勇于突破权威。

二、中医思维能力培养的限制

(一)现代科学教育思维的阻碍

中医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在学生接受其他类型的教育后,中医学才走进医学生的视野。此时,现代教育已经将学生的思维逻辑固定在逻辑层面,学生的潜意识里,不能够接受虚无的、不能证实的伪科学,而中医中正巧存在阴阳气血,使得学生一时难以接受。

(二)学生已有认知的影响

在学生接触中医学之前,已经在生活中总结了部分医学知识及经验。大部分学生在进行中医学学习之前,都拥有了一部分模糊的认知,但都来源于生活积累,缺少正确的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面对疾病,往往会依照自己的认知寻求解决办法,而这种不良习惯用在学习和日后的工作中是不可取的。

(三)现阶段中医教学模式不合理

在我国的中医学教学演进中,教学模式极大的影响了中医思维的培养。在教学安排中,中医生的中医课程学习普遍安排在两年西医知识学习之后,再进行中医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学安排,变相的增加了中医学习的难度。

三、中医思维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中医学习兴趣

学校要努力培养学生中医思维,从培养其对中医学习的兴趣入手。只有使学生产生对中医学习的热情,学生才能真正投入到中医学习中。当学生对中医的学习产生兴趣与热情时,学生会慢慢的对传统教育方法进行反思。

转变西医教学的理念下,学生的固化思维,使其慢慢的接受中医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对中医学习的兴趣,是对学生培养中医思维的一个重要因素。培养学生对中医的学习兴趣,存在多种手段。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解读中医学的临床案例,或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提升学生对国学、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医学也会逐渐得到学生的青睐。在进行兴趣培养时,教师要切忌直接的中医理论传授,因为中医理论的深奥、难以理解,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会下降。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学生对与中医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依靠教学内容的丰富,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现阶段中医教学的教学内容响度单一,中医学涉及的内容,并没有完全在课程内体现,如传统文化、阴阳学等,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在进行中医诊断时,既要注重人的内部,也要看重外部。中医所学习及讲授的,不仅局限于中医的本身基础、理论,也包括传统文化、思想的学习。学习与讲授传统文化及哲学思想,都有利于中医思维的培养。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选取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古代哲学进行讲解与关联,激励学生去主动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三)改变中医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中医教学模式,首先从医学的课程安排时间进行改变,以及教学内容的设置。大多数的医学教学都是在中医课程学习前,安排一到两年的西医学习课程。要明确并正确看待中医学优先的必要性。建议学校教务部门,从适当的时间开设中医课程,例如从原始的大三阶段开设中医课程,转变为从大一阶段开始学习。具体的开设时间以及教学模式,还要经过长时间的试验进行求证。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增加中医学有关参考书目的学习。

中医教学学方式改革上,要努力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突出中医学的特性进行教学。中医学教师,要丰富自身知识及内涵,提升个人素质。避免填鸭式教学,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起学生的中医思维。可以定期的开展教学研讨、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近年来,中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也得到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重视,但学生的中医思维不足,其对中医学习的热情也不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中意思维的培养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从课堂时间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做出改变,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也更好的促进中医思维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中医学医学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乡村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介入治疗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中的“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