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2017-10-20许俊

知识文库 2017年21期
关键词:班干部道德德育

许俊

德育教育一直是中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班主任德育教育中,要提高我们的德育实效,必须要转变班主任德育理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往往离不开激励策略的运用。本文通过论证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日常的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关于激励策略的实施和落实,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教育,全面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

一、德育教育的意义

合理的德育教育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对于学生道德信念形成有着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说,在初中阶段,要从班主任开始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在这一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增进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目前我国的中学中,一般乐意采取名言警句展板,名人事例宣传等方式,通过树典型,以事迹的形式激励前进。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能够培养和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而最关键的还是要依靠班主任日常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应用

所谓的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指的是为了完成相应的目标,激发鼓励学生的行为动机,促进学生努力行为的产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克服缺点,努力学习。

(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

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若要完善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机制,必须能够和学生的家人一道,共同完成激励。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自己父母的文化背景、教育理念和行为、家庭结构等原因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起到一定的影响,所以,笔者通过與部分家庭的联系.在课余时间的家访过程中,发现部分孩子的祖母的溺爱行为比较严重,有时是出于抓紧时间赚钱的缘故,而过度放任和无原则的答应他的所有的要求。对于这种不在少数的当代初中生,激励策略在应用的过程中,首先要围绕着责任感的建立,在和家长取得联系之后,共同商议对策,家校一体,共同应对。

(二)爱护和尊重学生

激励的前提是爱与尊重,一切建立在爱与尊重前提下的激励,才是正真能够解决问题的。学生幼小的心灵都是脆弱和敏感的,他们对老师的关心的渴望也是单纯而迫切的,很多孩子都会借助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定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心理学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指出:教师的真心和爱,会促进学生以极大的潜能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护既要在生活,同时也应该体现在学习,品行、心理等方方面面。同时一定要以尊重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行为,因为尊重就是一种爱,要想爱学生不能够缺少尊重。一个漠视学生人格与尊严的教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换句话说,一个善于爱的教师,本身就肯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善于尊重学生的尊严,使得学生在于教师的相处过程中感受到真切的的尊严感。学生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了伤害,轻则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重则影响他们的一生的前途。

(三)在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

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激励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班集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在实践中经常以集体的方式变相“激励”,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多次借助班干部会议的机会,对班干部做思想工作,让他们认识到问题学生是班集体组成部分,作为伙伴,我们不能让他“掉队”针对他的缺点还要有针对性的帮助他。在班干部的带头下,全班上下积极营造出和谐与包容的氛围,班干部真心实意的去帮助问题学生,其他学生看在眼里,也都纷纷的给与问题学生帮助。因为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纯真的,经过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全班同学都在积极的接纳问题学生,还有很多同学诸主动陪他聊天,邀请他参加大家的活动和游戏。一开始问题学生还是会习惯性的拒绝,但是同学们不气馁,一如既往的热情对待他。针对问题学生的学习,在班干部牵头下,组织了“多帮助”活动,大家轮流监督并帮助他学习。经过一段时间,问题学生开始出现在群体活动中了。 课堂上,同学们也会鼓励他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这种良性刺激,为他日后彻底摆脱自卑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激励策略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激励策略的实施必须要遵从因人而异,激励目标的制定更是如此,不能使得轻松达到目标,丧失进取心,也不能够目标过高,丧失自信心。其次,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激励策略的实施要伴有一定的奖惩措施。科学合理的奖惩措施,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激励的重视,甚至引起良性竞争,而在自己犯错时,也会因为担心惩戒,而给与自身压力和动力,克服一些不良的习惯。第三,德育教育中的激励必须保证公平合理。制度的设定必须本着公平合理的为基本原则,激励策略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严格的公正透明,产生公信力。第四,激励策略的开展必须有效及时,不然容易导致学生对激励策略的重视程度下降。

我国在中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改革中,格外关注了班主任在教育教育中的德育核心的地位,对于班主任促进课堂教育的有效性和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方面的突出作用进行了高度的肯定。而日常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与初中生的接触过程中,必须要依靠例如激励策略等基本手段,来改变传统的班主任德育模式落后的低效的德育现状,从德育角度提升中学生认知能力的成长。

对中学生采取激励模式下的德育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变得优秀。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

猜你喜欢

班干部道德德育
跟踪导练(五)(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道德
竞选班干部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竞选班干部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道德
班干部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