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探究,体验感悟

2017-10-20施金花

知识文库 2017年21期
关键词:会计学辅导课程

施金花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世界经济不断融合的今天,会计学课程的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在教学中,我强烈感受到学生对会计课程学习兴趣不大,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在我们这类生源“无可挑剔”的职业中学,一个班能有十来个仅仅是为了毕业证而应付着的“得意门生”乃教师之福分。本文主要谈在会计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能通过有效的引导、激发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呢?正是基于这个问题,本人将多年的教学体会进行总结而撰写此文,希望对同仁有所启示。

许多授课教师反映会计学课程难上,尽管花费了很多精力,讲课中旁征博引运用大量案例,可效果还是不理想,教学质量仍未得到明显的改观。为此不少教师感到十分困惑,不知应该采取什么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会计课的教学工作,教学中始终都在思考和摸索上好会计课的方法,并不断借鉴和总结同行或其他学科学教师先进的教学经验,多年的实践已使我深刻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生为本,紧扣主要矛盾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要正确引导学生,教师必须“以生为本”,从源头——学生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深刻了解学生为什么对会计学习不感兴趣,在学习中存在哪些障碍,教与学有哪些不协调等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学习状况。在实践中,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之所以对会计学习无兴趣,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认识不足。对学习会计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了解会计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学习目标不明确,不清楚到底要学些什么,以为会计课程是会计人员的专利,把会计学习与会计工作等同起来,因此认为会计学习是会计人员的事,反正自己将来也不一定做会计工作,学习好坏无关紧要。二是技术性强且枯燥。具体表现为所授内容枯燥,教师语言枯燥,缺乏吸引力:三是晦涩难懂。初学者对会计十分生疏,特别是对刚初中毕业的高一新生,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但会计学不仅内容繁杂,专业词汇多,而且课程开始难懂的概念和术语就给学生制造了较高的进入门槛,加之有的教师在讲课中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经常旁征博引,大量堆砌案例,以为能对学生学习有所帮助,其实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学识外,就如听天书一般,不知所云。抓住了学生学习中的症结,就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旅逐个击破。如:尽快了解和熟悉学生,及时纠正学生的認识偏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加会计课的趣味性;加强课后辅导,为学生排除学习中的困难等等。

二、增加课外阅读,开拓学生视野

除了教材学习外,应适当介绍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课外书籍,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提高学生对会计理论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的理解能力,同时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会计学习的兴趣。当然,我们不是要求学生去阅读会计学的理论书籍,而是向学生推荐一些通俗易懂,无需太多专业知识就能明白的会计读物。如《会计轻松学》、《会计学——数字意味着什么》、《话说会计三风》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通俗易懂,读起来很轻松,具有吸引力,就像读小说一样无需任何外在的强制作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时间安排有选择性的进行阅读。这些书籍不仅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增强对课程学习中相关会计问题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会计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课后辅导,解决学生学习难题

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许多难题,对初学者来说更是如此。如果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久而久之问题会越积越多,学习上就会存在较大困难,而且愈不懂就愈不想学,愈不想学问题就愈多,从而产生一种厌烦的心理,渐渐地对会计学习失去了兴趣。所以,提高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就要求授课教师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难”,即解决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不断帮助他们扫清学习道路上的障碍。那么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学生排扰解难,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呢?本人认为除上述各种方法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外,解决问题的良方非课后辅导莫属了。课后辅导在教学中具有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特有的助学功能,它以个别辅导或集体辅导的形式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如果有健全的课后辅导制度,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都能一一解决,学生就不会有厌学情绪和怕学的心理屏障。可见,课后辅导是完善会计教学体系,促教促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配合课堂教学相应安排辅导时间,并且作为一种制度长期固定下来。针对职校厌学生较突出的具体实际,在这里,我特别提出小组长互带共进辅导法,它要求教师平时注重“小老师”的培养,充分发挥科代表、班干部及小组长的带头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互学互带,共教共进的大学习氛围。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及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然而,学习兴趣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而是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作为教师,应该从接受教学任务开始就要一种持久的准备,以“了解、尊重、信任和欣赏”的人本理念随机制宜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会计学辅导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会计学:天下欲治计乃治
会计学:天下欲治计乃治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浅析网络时代会计学的发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