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7-10-20闵伟宏

知识文库 2017年21期
关键词:中学生目标能力

闵伟宏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还应该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作为课堂主体的自主权。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被当做教学的客体,教师一味的传授,填鸭式的教学,不注重学生自身的想法和思考,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要想实现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必须让教师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解读

学生的自主学习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自己独立进行学习,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课外的时间也能进行自我学习。也就是说,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课外知识为辅的学习,在教师的教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实现课堂要求的目标,调动自己对知识的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曾表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的摸索。教师主要的工作不是将书本上的知识填鸭式的传授给学生,而是创建一个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教师的工作不应该把数字和公式强硬的教给学生,要注重学生自己的理解,让学生有自己思考的空间,拓展自己的思维。学习就是为了实现学生自主参与和完善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应该积极的探索数学广阔的空间,努力汲取数学知识,而不是一味的接受。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分析

(一)学生学习动机缺乏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兴趣也是学生顺利展开数学学习的有效心理基础。但是,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贫瘠,造成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数学,形成一种教师强制教学的现象出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非常消极,不能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机械的接受性学习,严重打击了学生对数学课程的自信心。

(二)学生学习目标模糊

在初中阶段,不乏会出现一些学习效能感较差的学生,对他们而言,严重缺乏学习目标意识,对学习的目标没有概念,因此,他们不善于为自己设置课堂学习的目标。因此,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一种随波逐流的状态,这严重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且学生的数学成绩严重落后。目前,学生的学习目标模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且极易发展为影响教师、学生课堂情绪的重要因素。

(三)学生学习方法失策

对学生课堂而言,课前预习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国大部分的初中阶段学生都难以做到这一点,即便有部分学生能够坚持进行课前预习,但是方式方法却难以保证,极易出现对重难点的精确把握。学生对课堂的走向也没有明确的思路,因此很难做到将课堂笔记记录全面,影响教师提升课堂效率。另外,在教师的教学过程种,部分学生参与性较低。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够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若是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回答问题、主动提问等都是较好的自主性的体现,反之就是参与性、自主性较差,缺少对知识的好奇心和自信心。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利用情境教学,激发自主学习欲望

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交往,教师应该梳理“教学活动”的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课堂能够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每个阶段制定教学目标,建立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所面临的问题感到新奇,极具挑战性,充分激发青春期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例如,“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x2+2(k-1)x+1=0有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对于此题,学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因为方程有实数根,所以()≥0,从而得k≤0.5。对于这样的解答,教师本来准备这样评价:你把k≠0这个条件漏了,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但这样的评价显然缺少鼓励与启发,于是改为如下的评价:你已经得到了答案的一半,思路也很清楚,再想想,当k≤0.5时,能否k=0,为什么?这一评价内容的改变,既增添了鼓励的成份,又指出了回答的不足,暗示了思考的方向,显然较原来的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二)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为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是被动的去学习,由教师强制性的灌输,学生被迫接受知识,从不深入思考问题,这样造成学生一旦离开了教师的讲解,就难以继续思考问题。这也是目前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新课改要求改变这一现状,提倡学生自主學习,然而,大多数教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性质,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对问题产生思考。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对课堂内容的探究,而是仅仅局限在回答老师问题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大胆的猜想,通过自身的探索获取知识,并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教师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敢于突破常规,积极面对挑战,才能够使其更具备创新学习的勇气。

四、总结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因材施教,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努力,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加深师生的情谊,为学生多做考虑。通过以上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期望能为初中教师和学生提供新的思路和发展,实现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昆山玉山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生目标能力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