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研究

2017-10-20吴小兰

知识文库 2017年21期
关键词:课件素养信息

吴小兰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性力量。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引起了众多教育人士的关注。本文试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为着力点,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性运用。

信息是什么?历来众说不一。现在有不少人把信息简单地理解为计算机系统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我们的语文教育中,信息的内涵则远大于此。 “信息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象、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这样详尽的表述是不是更能准确地解释语文教育的内容呢?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加工。提高了人的信息素养就培养了人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使之具有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申、创造新信息的能力。结合到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该怎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信息技术是教育的新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启发性、研究性、互动性的教学,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一样广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语文教学禁锢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严重遮挡了学生的视线,限制了学生的思想。但是信息技术将语文带入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

就小学语文教学本身来讲,一篇文章只是语文教学众多例文当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一篇而已,其包含的知识点十分有限。而语文教学的意义就在于,要让学生通过对一篇文章的学习掌握到更多的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知识点,这单纯的依靠教师通过课下对与文章相关资料的收集以及课上讲解是难以做到的,毕竟无论是课堂教学时间还是教师的精力以及学校的资料都是有限的,且这些资料大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这就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的作用,来对文章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现代信息互联网技术能够凭借其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库,为小学语文教学知识的延伸提供数量庞大的、实时的、具有科学意义的知识内容。从而达到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使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顺利实现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二、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是提高课堂效率,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效率。同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完善学生知识储备,健全学生品格,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网络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知识,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无数可利用的素材。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学会网上搜索,确定搜集目标,查找需要的资料,下载有趣的信息。学生不仅可以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还可以将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展示给大家,实现资源的共享,极大地丰富了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例如在教学习作《圆梦太空》时,笔者在课前就发动大家搜集有关我国载人航天的资料,学生有的上图书馆,有的倘佯在课外书的海洋里,有的则熟练地遨游在网络的世界里,从网上下载了很多相关的资料,为写作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和资料。由于学生在写作时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开阔了视野,写的文章言之有物,充满激情,甚至连一些平时对作文深感头疼的学生也不再愁眉苦脸了。

三、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要提高课件制作质量。

课件展示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较为常用的一种信息技术,课件制作的质量好坏与否、实用与否都将对语文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在对语文教学课件进行制作时,应在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性质的基础上,选取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以及技术手段。主要是要考虑所选取的信息技术元素对于教学内容来说是否具有必要性,若仅凭播放几首优美的音乐、展示几张精美的图片就能够达到拓宽语文教学内容的目的,相对于制作过程复杂的Flash来说,我们只需要制作一个简单的PPT即可。切勿在课件制作技术上盲目追求,这样不仅使教师有限的精力以及时间被白白浪费,也偏离了无论何种信息技术都是为促进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这一主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猜你喜欢

课件素养信息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