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

2017-10-20胡玉琴

知识文库 2017年21期
关键词:谜语教室创设

胡玉琴

课堂教学导入能创设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架构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小学语文课堂常用的导入方法有情境法、释题法、提问法、故事法、复习法、媒体法、游戏法、谜语法、名言法等。

魏书生老师说过,“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同时,导入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架构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相反,如果导入缺失或导入不当,可能使学生产生倦怠心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1、情境法。

情境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制造出一个“兴奋点”,使学生身处其中,获得第一手的知识和感受。情境法可以由教师创设,也可以由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主题演讲等来创设。我们发现学生在作文中不会描写自己的心理活动,于是在一次作文教学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教师满面怒容地走进教室,不由分说就把一名学生赶出教室,然后教师一言不发,怒气冲冲地在教室里转来转去。学生一头雾水,不知老师为什么发脾气,大家吓得一动不动,大气都不敢喘。过了半分钟,教师露出了笑容,把教室外面的学生请进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他道歉,然后要求学生谈谈自己在这半分钟里的感受,再尝试着把这种感受写出来。那堂课相当成功,所有的学生都很逼真地写出了当时自己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身临其境的体会。

2、释题法。

就是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课文的题目,然后向学生解释题目的意思,从题目里引出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开始新课的学习。如《山中访友》,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有哪些朋友,然后引出疑问:你有不会说话的朋友吗吗?学生回答说没有,教师接着提问,可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有不会说话的朋友,大家知道他是谁吗?这时再进行新课的教学,让学生印证自己的猜想,效果就好了许多。

3、提问法。

教师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要有过渡性,要逐渐过渡到新课的内容上来。如《草船借箭》一课,教师设计以下连环问题:大家知道诸葛亮这个人吗?谁能说一说你知道的诸葛亮的故事?当学生回答完后,让大家带着这个悬念去阅读课文,从而找出正确的答案来。这种方法最主要的是设置悬念,学生学习完新课后悬念得解。

4、故事法。

教师自己或请事先安排好的学生讲一个生动有趣、充满疑问的故事,让学生在认真听故事的时候不知不觉地进入到课堂中,然后在故事最关键的地方戛然而止,让学生自己去课本中寻找答案。如我们教学《穷人》时,先讲一些物质贫穷而精神富有的故事,然后问道:大家聽了我们刚才的故事,能说一说人的贫穷可以分为哪些种类吗?本文中的穷人属于哪一种类型呢?我要说她是富人,相当的富有,你们同意吗?答案就在文中,大家读读就知道了。这样一来,学生对故事充满了兴趣,教学过程开展得相当顺利。

5、复习法。

教学中,教师从与新授课密切相关的已学课文入手,或进行对比,或进行提问,以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自然地引入触新知识,从而达到温故知新。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让学生回忆《少年闰土》,教学《春夜喜雨》时让学生背诵《早春》等。

6、媒体法。

借助多媒体,组织学生欣赏图片、播放音乐、观看视频等,形式新颖刺激,气氛轻松愉快,会极大地增强所学知识的吸引力,使学生带着愉悦进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如教学《大瀑布的葬礼》一课时,我先请学生欣赏一组瀑布的图片,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很快被雄伟壮观的景象所吸引,教师把握时机进行引导:“你喜欢瀑布吗?为什么?”从图处或视频、音乐引入,直观形象,既给学生先留下清晰的表象,为学生感知理解知识创造了条件,又能以喜爱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收到“以图导情,以言达意”的效果。

7、游戏法。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任何教育都不应剥夺儿童游戏的权利。语文教学中可以把游戏、实验、竞赛引入,使学生积极参与,在游戏中领悟课本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草虫的村落》,可以让学生化身成小草虫,自行设计台词,在全班同学面前自我介绍,请别的同学猜一猜自己是谁。从而变课文为游戏,我们当时上这节课时就利用了这个方法,课堂气氛空前热烈,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特别理想。

8、谜语法。

教师设计谜语让学生来猜,这种方法能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猜对的同学固然欣喜,猜不对的同学听到正确答案后也会“恍然大悟”。在这种“热闹”的氛围中进行新课的学习,效果自然差不了。谜语形式不一,可以猜字,猜词,猜人,猜物;也可以说歇后语,看图猜话,联想猜词等。

9、名言法。

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名言警句、诗词名句、俗语、谚语、歌词等导入。这种方法能快速激起学生的共鸣,往往在教师说出几个字或诗句的上句时,全班同学会跟着大声吟诵出下句来;在教师说出歌词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轻声吟唱出来。这时教室里气氛活跃,学生和教师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在这种氛围下开始新课的教学,学生会很自觉地跟进。

大部分时候,以上导入方法是结合运用的,而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也不仅仅是以上九种方法所能概括完的。凡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联结新旧知识的导入方式,皆可在教学中一用。

(作者单位:宁夏固原市西吉县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谜语教室创设
不要在教室打闹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识字谜语
谜语
谜语两则
谜语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