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7-10-20王景华谢正勇

知识文库 2017年21期
关键词:贫困户攻坚精准

王景华 谢正勇

霍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是沿淮行蓄洪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国家新一轮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大别山片区县,全县国土面积3493平方公里,人口160余万,398个行政村。2017年初统计全县现有重点贫困村86个,贫困人口5.2万户、9.8万人,其中一般贫困户2万户、4.7万人,低保贫困户2万户、3.8万人,五保贫困户1.1万户、1.2万人。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期,霍邱县要在2019年底前按期实现全县脱贫“摘帽”,还有一些困难需要克服解决,脱贫攻坚难度还比较大。本文通过对霍邱县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系统分析,对霍邱县如何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方法。

一、霍邱县精准脱扶贫工作现状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霍邱县委、县政府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解决困难,以扶贫攻坚工作为统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与中直、省直、市直帮扶单位对接,加强和周边县区交流,齐心协力解决贫困问题。为加强扶贫攻坚工作,霍邱县选派了一批由副县级干部为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和各帮扶单位抽调精干人员组成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并严格驻村工作考核和日常管理。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霍邱县帮助86个重点贫困村加强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从各方面关心贫困户的生产、生活,为贫困户解决子女教育、危房改造、大病救助等现实困难问题,实现了人力、物力、财力、政策等各方面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据统计,霍邱县2016年度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4亿元,整合投入扶贫资金4.4亿元,精準扶贫“十大工程”稳步推进,“龙头企业+扶贫”等产业扶贫做法得到中央主流媒体宣传推介,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一批批扶贫干部奔走在田间地头,一户户贫困户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生产潜力得到了充分释放,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到2017年底全县拟实现脱贫27300人、50个贫困村出列。

二、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脱贫攻坚任务重。霍邱县作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沿淮行蓄洪区,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做出过突出的贡献,但底子薄,历史欠账较多,截至目前,霍邱县尚有贫困人口9.8万人,处于全省县区第5位。霍邱县行蓄洪区面积占全省沿淮行蓄洪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建国以来先后25次奉命蓄洪,农村农田、水利、交通等设施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县398个村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贫困人口“大集中、小分散”的情况,导致集中脱贫难度大,有的偏远地区的农民发展产业交通运输费用高,推高了成本,并且水灾旱灾时常发生,为农民发展生产带来了风险。

财力有限,资金投入力不从心。扶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城拔寨之时,很多过去没解决的问题都要在三年内解决,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户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要通过补贴的方式推动农村产业发展,要在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为贫困户解决后顾之忧,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霍邱县作为贫困县,面积较大,贫困人口较多,财力有限,和民生需求比,投入上有一定差距。

贫困户自身条件原因导致的贫困。有的贫困户受教育水平低,工作能力有限,不能够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有固定的职业,仅仅靠田吃田,靠水吃水,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被边缘化,没有收入来源。还有的贫困户因为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因为天灾人祸使生活陷入贫困。因为种种情况的存在,使得扶贫攻坚难度很大,同时存在脱贫后返贫的风险。

部分帮扶干部工作不扎实。有的干部没有从思想上认识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视不够,有的工作责任心不高,抱着别人穷困和自己没关系的心态,有的服务群众能力不强,未能打通帮扶群众最后一公里,因干部作风不实,导致一些惠民政策贫困户未享受到,一些能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贫困群众抵御贫困风险的能力弱。农村贫困群众本来就家底薄,个人能力有限,抵抗风险能力弱,如若遇到事故、疾病等各种突发困难尤其需要紧急支出的情况,贫困户就会入不敷出,很难解决困难。

三、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精准扶贫工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所开展的重要民生工作,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拔除困扰中国千年的穷根,书写中国发展的新篇章。让贫困群众过上好生活,需要政府的帮扶、贫困群众自身的努力,社会各界的参与,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更好服务群众,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一个群众掉队。

以“十大工程”为引领,统筹做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按照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发现短板不足,探索脱贫致富途径,积极争取资金、项目,补齐过去在发展中贫困地区的欠账,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脱贫攻坚平台,通过精准建档,摸清底数,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为每个村、每位贫困户量身定做扶贫规划。抓住当前出台各类扶贫优惠政策出台的时机,抓好抓实产业扶贫工程、就业扶贫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等,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的下沉,把各项优惠政策直接送到群众的家中,让扶贫的红利在基层显现,使贫困地区发生旧貌换新颜的改变,为群众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乡村,为群众创造可以在家门口有就业、发展产业的社会环境,可以享受更好的医疗、教育服务,让广大农村成为新时期干事创业的热土,经济发展的动能。

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密结合,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思想保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位,才可以在行动上更好的落实,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刻认识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广大党员干部应提升党性觉悟,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党的重要政治任务,以事成在我的荣誉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责任感,深入群众之中,为群众谋福利,解难题。帮扶贫困群众的时候,做到党务工作和经济工作同步开展,教育广大群众铭记党恩,夯实党的基层执政基础。以党性教育提升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精神面貌,鼓励群众树立志向,辛勤劳动,改变处境。以党性教育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改善农村存在的陈旧思维,要求子女群众孝敬长辈,让父母可以安度晚年,让贫苦户可以感受到乡土人情的温暖。在基层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第一书记、村书记率先垂范,村委员扎实工作,党小组长深入走访,全体党员认真参与。

统筹协调,整合扶贫资金,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以扶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每年用于基层的财力重点放在扶贫攻坚上,统筹各条线的财力办大事,根据扶贫规划,部门分散性的投入为政府站在大局统筹的投入,覆盖尽可能多的贫困户,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能帮扶贫困户的地方。在每项扶贫工作中,做到资金来源清楚,资金流向清楚,项目质量合格,责任分工明晰,形成广泛参与扶贫攻坚的形势。

加强贫困人口的素质提升工作。一是扶贫先扶志。鼓励贫困户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从思想上拔除穷根,引导他们多向脱贫致富能手学习,只有自己努力,才可以改善生活。二是加强技能培训。每名贫困户掌握一门以上的手艺,提升工作能力,在市场上找到相应的工作。三是重视贫困户下一代的帮扶,避免他们输在起跑线上,阻断贫困代际传播。

加强精准扶贫政策舆论宣传的力度,营造社会各界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氛围。一是加强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提高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知晓度,每位贫困群众可以按照自身条件,对号入座,足额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实现“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二是每位干部要熟知扶贫政策,针对贫困户存在的困难、未来的发展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在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上可以开准药方。三是充分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形成工作合力。四是发掘一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靠自身努力摆脱贫困的困难群众,形成示范作用,增强贫困户脱贫的信心。通过舆论的宣传,实现社会各界关心贫困户、帮助贫困户的局面。

发展村集体经济,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农村支部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村集体经济的好坏,关系到服务群众的能力,关系到基层组织的威信。首先应配强班子,将一些既有党性觉悟,又懂市场经济的人选配到村党支部班子中来。同时应对村支部加强政策上的支持,通过光伏发电、盘活村集体资产等方式获得收入,村集體经济好了以后,可以为贫困户提供一些劳务岗位让贫困户获得收入,对一些遇到困难的贫困户给予临时救济,为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就业、农产品销售信息,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

结合霍邱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解决贫困问题。霍邱县是农业大县,重要的粮食产地,工业化、信息化建设年年上台阶,在发展上有很大潜力。上级在扶贫上出台了很多有利于贫困户发展就业的政策,如对符合授信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每吸纳1户贫困户给予10万元以内的贷款,农民发展产业有一定的产业补贴,农户和龙头产业的对接,既有利于贫苦户脱贫,也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应用足扶贫政策,带动群众发展生产,促进群众就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带动、百企帮百村等方式,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解决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式生产所面临的困境,在帮扶中让群众了解电商、物流、特色农业、光伏发电等新的经济模式,并成为产业链中的一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在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建设者。

建立贫困户风险预警机制,对贫困户遇到的突发性困难给予救助和帮扶。在贫困户遇到临时性困难,协调各方帮助。在遇到因灾因祸导致生活雪上加霜的情况充分开展民政救助、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等活动,帮助贫困户渡过难关。加强各项扶贫政策的跟踪落实,对一些年老体弱、因病因残的直接进行社会保障兜底,对有工作能力但没有就业的贫困户优先安排到公益性岗位,通过心贴心的服务帮助贫困户解决困难。

完善考核制度,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上台阶。以科学的考核制度让政策落地,贫困户得实惠,避免“数字脱贫”、脱贫后又返贫情况的发生。全面夯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制度,认真分析每村每户实际情况,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将扶贫工作作为单位整体考核和干部个人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不力的严格问责。压实乡村两级的工作责任,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统领。加强对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的监督,确保民生工程落实到实处。在生活上、政治上关心驻村帮扶干部,同时工作上严格要求,做到领会上情,熟悉民情,引领带路,协调各方,在发展产业、帮助就业等方面既能当好贫困户的助手,也能做好老师,帮贫困户解决各种问题。定期开展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通过严格的考评,确保真扶贫,不返贫,贫困村按时摘帽,贫困户按时退出。

课题项目:全市党校系统重点课题 课题编号:LA201719。中共霍邱县委党校课题调组

课题负责人:王景华 其他成员:唐涛 王俊杰 何伟 执笔人:谢正勇。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贫困户攻坚精准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攻坚脱贫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