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文化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探析

2017-10-20张志巍

丝路视野 2017年23期
关键词:视觉文化电影文化

张志巍

【摘要】本文从视觉文化的相关概念出发,了解视觉文化的特点,并结合实际影片和文化作品,探究视觉文化与电影之间联系,了解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为视觉文化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视觉文化;电影;视觉性;文化;消费时代

后现代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即为消费主义。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传媒虽然具有媚俗、趋时的特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满足了文化消费者的感官需求。视觉文化相比于传统文化更容易为人们接受之处在于其表述的视觉性特点,这与电影制作异曲同工。同理,电影文化的场面构思手法与文学作品视觉化表达手法如出一辙。某种意义上讲,视觉文化与电影可谓是相辅相成,关系密不可分。

一、视觉文化的相关概念

(一)视觉文化的基本定义

“视觉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来自于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他将视觉文化视作电影这一类型文化的归纳概括。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变,当代学者對于视觉文化也有了新的定义,他们认为“视觉文化”是一种囊括多种媒体形式的开放领域,来源于日常生活和消费社会的时代背景,是一种化解某些现代危机的媒体工具。同时,视觉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并非自然形成,而是应当经过特殊构建最终培养出来的非物质财富。因为视觉文化涉及到了多个领域,从艺术到媒介到生活,因此其最终必将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我们不仅要对视觉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同时应当学会如何分析它与其他因素诸如听觉、空间维度之间的关系,因为视觉文化本身应当是各个领域交叉作用的结果。

(二)视觉文化的视觉性与社会性

视觉文化仅仅从其名词构成上来讲,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它是一个复合概念,及“视觉”和“文化”,因此其主要包含的内容应当可以分成两个方面叙述。一是视觉文化的视觉性,这一方面主要是涵盖了与视觉相关的内容,例如影视图像、视觉媒介与特效以及视觉技术等等;二是视觉文化本身所具备的文化特性,即社会性,这一方面囊括文化的构建以及与文化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审美艺术、思想政治等等。初次之外,视觉文化作为文化,应当具有时间性,对于“时间性”这一观点学者们持有不同观点,有的认为视觉文化的时间性表现于存在于当代的视觉文化,而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它是指自人类文明产生至今所有与视觉表达有关的文化,但现今探讨的视觉文化大多是指前者。

从视觉文化本身的内涵出发,其核心应当是视觉性,这是它作为文化形式存在但又区别于其他文化的基本;若从视觉文化的外延进行深入理解,视觉文化则与当今的经济文化建设以及社会文化构建有紧密联系。德国哲学家Heidegger曾经指出,未来将会是一个世界图像时代,而事实正当如此,人们在节奏紧促的现代都市生活当中已经无暇静心阅读一本书籍并仔细揣摩理解其内涵了。视觉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趋于同步,是社会文化现状的一个映射,可以说研究视觉文化必先了解时代和社会背景。

二、视觉文化与电影之间的关系

(一)视觉文化丰满电影立意

电影在本质上即为一个视觉媒体,电影表征与其他形式的表征明显具有不同之处,因为电影本身的“图像化特点”。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运用了本身的“语言”让观众了解到图像所表达的内在含义,这种特殊的语言被斯图亚特·霍尔称之为“一般范型”。图像和语言符号看似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实际上二者具有一定的连通性。在电影影像制作时,将其加入到视觉文化语境当中并运用特殊的场面构思,可以赋予影片更深层次的内涵,具有丰满电影立意的效果。视觉文化在电影当中的运用随处可见,以我国电影文化发展为例,结合时代背景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20世纪80年代大多造型是以文化热、文化革命为背景的,随后90年代市场经济发展,电影影响特征则具备了市场经济推崇的现实主义朴素风格,21世纪以来影片则以科技为基础大量运用奇观效果。以上现象均证明了一点,即視觉文化使得影片更为立体形象,并赋予了电影时代内涵和深层次表达含义。

(二)消费时代电影促进文化视觉化转型

文学文化一直以来都是高雅的象征,但随着全球化消费时代的步步到来,文学也逐步向“雅俗共赏”的方向发展。电影在文化当中属于次等文化,因为电影的诞生是以娱乐为目的且始终坚持这一方向,而文学则是有感化心灵、启迪教育的作用。但是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文学作品也随波逐流,适应新的生存法则。

电影诞生之初是在效仿文学作品的创作手法去表达叙述,而现今则是文学模仿电影的表征方式,追求娱乐和感官效果。例如,近年来畅销的新生代小说大多数取材于都市生活,作家通过场景的变换和激烈的情节变动为读者提供强烈的感官化体验,画面感强,且语言通俗易懂。生活的同质化使得社会生活当中人们更加注重感官享受而非理性反思,电影的表述成功为文化提供了良好的转型方向,可以看到文学的视觉化在未来的消费主义社会已成必然。

三、总结

视觉文化的双重性质和定义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消费时代背景下文化的视觉化转型已成必然。经过长期发展,感官上的体验和立意上的追求使得视觉文化与电影之间相互推动:电影参考视觉文化的创作手法丰富影片立意,而视觉文化则借鉴电影图像化特征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了解视觉文化和电影之间的关系,对于未来社会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启迪意义,视觉文化与电影的相互作用也使得二者之间的界定愈发模糊。不论这种转变好坏与否,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消费社会,文化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正是推动视觉文化与电影之间作用的主要动力。

参考文献

[1]梅琼林.当代视觉文化缘起及本质分析[J].东南学术,2009(06).

[2]刘伟斌.消费社会视觉文化若干问题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1(02).

猜你喜欢

视觉文化电影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策展研究
图像叙事:MV的视觉文本解读
论当下电影艺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表现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国产“现象级”影片的跨文化症候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