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策展研究

2017-01-13惠国夫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6年12期
关键词:视觉文化

惠国夫

摘 要:当今时代已经全面进入视觉文化时代。面对新的时代语境,艺术策展作为视觉艺术重要的表现形式和图像媒介,要善于驾驭新的媒体平台,在立足于本土的民族文化艺术的基础上结合历史传统和当下流行的文化形态,利用新的图像技术和媒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构建起与我们的政治经济地位相匹配的策展话语机制。

关键词:艺术策展;视觉文化;文化立场;策展理念;策展模式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12-0130-03

A Study of Art Curator in the Context of Visual Culture

HUI Guo-fu(Zhejiang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llege ,Shaoxing 312016, China)

Abstract :The modern times have entered the era of visual culture. In the face to the changes of the cultural context, it should be trying to construct native culture position in the discourse right of 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 system. It should be always adhered to the independent academic character, and face the power of the image and technology to better serve the public. It should be fully integrated new media in the process of art exhibition , building a new art exhibition situation and artistic interpretation platform.

Key words :art exhibition; visual culture; cultural position; the ideal of art exhibition; the mode of art curator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随着大众传媒发展和数字图像技术的进步,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以图像审美和消费为中心的视觉文化时代。图像已经完全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图像不但是丰富的文化符号资源,也成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因为我们无法拒斥图像。”对比文本阅读,人类在生理感官上本能地倾向于视觉图像的欣赏,直观的视觉形象有助于消除认识水平、文化背景、知识技能所造成的认知障碍。图像技术本身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为视觉文化的兴起创造了技术条件,都市化生活又为视觉文化的繁盛提供了社会土壤,并促使艺术审美大众化、娱乐化,各类视觉奇观和景象层出不穷,商品生产和消费的视觉化,“颜值”经济和各类扭曲价值观的真人秀节目堂而皇之登上大众传媒的中心舞台,虚假的视觉化幸福艺术充斥着人们的内心。更加令人忧虑的是西方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披着“现代和民主”的外衣,通过发达的影视文化工业和强势的媒介传播平台,形成了图像垄断和文化霸权,进而造成了新的文化殖民。为了应对这种文化侵袭,艺术策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需要承担更加重要的任务,因为“随着当今艺术经济活动的强势发展,文化全球化的加强,艺术策展已经成为文化展示的话语机制,成为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本土文化话语权的建构需要艺术策展这个媒介平台。因为它连接着艺术和市场、现代和传统、本土和全球,担负着阐释艺术作品、塑造社会文化的使命。“策展行为是当代文化生产的有力助推”,所以艺术策展本身需要在文化立场、策展理念、策展模式作出新的转变和融合,才能够在视觉文化时代准确的阐释各种艺术观念和思想,引领时代文化,传达正确的价值理念。

一、建构本土话语权的文化立场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基本是以展览为主的事件发展史,并且这种展览多以建构为主”,从早期的“星星美展”,到80年代“新潮美术”时期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再到后来各类双年展,艺术策展总是站在时代前沿。它总是以前卫、叛逆、边缘化的策展理念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和民众审美文化意识的跃进和递升。但时至今日,随着民族文化意识觉醒,我们猛然发现代表西方思想观念的艺术作品和艺术行为并不仅仅是它们所宣扬的时尚和前卫,也是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表现形式。现有的艺术策展体系是从西方引入的,很多模仿自西方并且与本土文化审美极不适应的观念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抽象表现主义艺术以视觉奇观的形式在各类艺术展览上大行其道,形成了新的视觉文化殖民。这些前卫艺术之所以产生在西方,是因为那里有着特殊的文化土壤和深层次的国家文化战略需求。以美国为例,它在战后大力提倡抽象表现主义艺术既是为了对抗苏联意识形态的文化战略需要,又能够消解以法国为中心欧洲传统经典艺术的文化优势地位。视觉文化时代流行的观念艺术、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代表了西方艺术家对当代社会和文化反思,但它们并不仅仅是单纯思想行为上反叛,更隐含着更深层次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民众审美心理基础。

中国虽然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但历经多次政治动乱和文化浩劫,本土审美传统已经基本被割裂,在一些领域甚至产生文化的断层。在现有的文化艺术领域对政治性因素、功利性因素、技术性因素的强调多于审美性因素。国内现有的教育体系对艺术教育并不看重,有很多学生参加美术高考明显带着投机心理,整体上缺乏美学素养和独立思辨能力,没有经历过各种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和思想洗礼,传统的学院教育主要教授古典写实主义,整个社会并不具备欣赏抽象艺术和观念艺术的能力。同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屡次被外敌入侵,国家实力不行,文化艺术上缺少自信,容易被西方艺术形式和话语权误导。西方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形式其实并不太适于阐释中国本土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很多本土的艺术家显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中国的当代艺术自2000年以后已经逐渐摆脱西方视角下的中国特征判断,正在逐渐形成个人叙事、社会实践、艺术实验、跨学科等不同以往的方法论。策展的实践和理念要反映这种变化,它并不是单纯的反对西方的文化殖民,反对全球化,策展理念同样需要国际化的视野,需要融入到国际策展话语体系里。但国际化的策展理念最终目的是要确立本土民族文化的话语权,为悠久的传统文化和多元的当代社会文化创造出自我展示和表达的空间。正如中国美院院长许江所说“在今天日益浓厚的跨文化的境域中,要重新确立对中国当代文化现实的独立的自我阐释的力量,必须找到可资重建和再造自我表叙机制的根源性的东西”。换个角度说,艺术策展作为文化阐释和价值观念表达的重要平台,有责任去传承优秀的本土民族文化,表达和展现本土社会的主流诉求和意愿,启蒙和培养正确的大众审美意识,提高社会整体的审美鉴赏力和思辨能力。

二、策展理念的坚守和转向

(一)正视图像和技术的力量

在传统的策展理念里,艺术策展要呈现的是“可视的艺术史”。但图像本身拥有神奇的力量。它在吸引观者注意力的同时,引发了作品与观者的互动交流。“艺术的对象也拥有主体性,在与制造它的艺术家相区别的能动性的意义上——一种迫使观看者以某些方式作出回应的能动性”。在“看”与“被看”过程中建构一个新的艺术情境,给了艺术作品和策展本身新的阐释空间和价值意义,如同中世纪偶像崇拜者所膜拜的图像“神性”。所以在策展理念上要正视图像本身自我阐释的权力和不同的情境变化带来的作品新价值。同时,对比文本图像更容易理解和感知、阅读,最终造成我们的生活的世界完全被图像所包围。这样的变化一方面对传统的策展艺术形成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为策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艺术形式。比方说,2004上海双年展主题“影像生存”,由“影像”为主体和表现手段的作品构成了策展的主要内容。同时,策展可以借助于新的技术平台,现场的情景可以得到永久的展示,真正使得策展实现瞬时性和永恒性的统一。它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展现艺术,给予观者全新的审美体验,彻底改变原有固定场馆的策展方式,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可视的图像技术平台。

(二)坚守独立的学术品格

在图像主导的现代社会,商品消费的视觉化倾向和图像制作的泛滥,会对策展原有的艺术品位和学术价值形成冲击。再加上艺术策展形式虽然有官方策展、学术策展和商业策展,但很多艺术策展本身就带有艺术品营销的初衷,如像1992年广州双年展的策展模式就是“学术引领市场”,中国现有整个艺术策展机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坚持独立的学术品格就变得难能可贵了。国内也缺少大型的艺术基金会作为艺术展览的赞助人,没有像国外的基金会、艺术场馆、策展人联动的策展机制。似乎只要策展有赞助资金的支持,协调好复杂的社会人脉关系,堆砌陈列出一大堆艺术作品就是一个艺术展览。这样的艺术展览往往被经济利益左右,容易造成策展主导权的丧失而最终变得没有学术定位和艺术品位。“如果仅是将一些艺术家的现成作品凑到某一个展厅,参展艺术家作品之间又没有内在的关系,再起一个浮夸空洞的所谓学术的、时髦的题目,那就仅仅是一个展示而已”,这样艺术展览仅仅完成了作品展示和摆放,本身没有新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艺术策展重点还是在于“策”,它要呈现作品背后的思想内涵和文化语境。艺术作品在展览现场的“看”和“被看”过程中,可以形成一个新的艺术语境。同一件作品,不同的思考角度和现场情境会有不同理解和解读。艺术策展需要在展场空间重新诠释艺术作品本身的意义,并精心建构一个艺术情境,将展览需要阐发的学术观点和艺术观念以视觉欣赏和空间体验的形式完美的呈现出来。在展览现场需要富有学术性、思想性的策展理念引导着人们的观看方式和观看角度。策展本身也是新的艺术创作,它要能够预示新的艺术思潮或反思艺术本身,并具备独立的艺术精神。

(三)转向社会大众

当然,坚守独立的学术品格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艺术策展并不是仅仅面向原有的艺术圈子和学术象牙塔。在视觉文化盛行的当代,审美大众化是不可阻挡趋势,艺术本身的门槛也在不断降低。绘画、雕塑、插图、封面、设计艺术已和电影、电视、广告组成了当代新的视觉文化和图像艺术,我们有必要抛开原有关于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等级观念。现有的图像技术可以使人们可以方便的进行视觉图像的制作、复制、消费。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方便了大众交流艺术审美体验。艺术展览作为各种艺术集中展示和传播的媒介平台,本身就是比较能够吸引大众关注度的视觉艺术形式。在视觉图像消费盛行的当代社会,艺术策展定位上要突破原有的艺术家、艺术批评家、艺术赞助人等组成“艺术生态圈”的藩篱,真正融入到整个社会的文化艺术生活中,完成从“话题制造者”到“文化引领者”转变。策展的理论与实践都是为了社会更多地认同当代艺术的操作方式,游戏规则和价值观。当代艺术的策展,指涉的是当下和未来的文化建构。它是社会大众接受艺术审美教育和提升文化修养的最好的媒介平台,通过策展理念的引导使得社会大众自觉的抵制各类视觉奇观的误导,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审美判断力。它也是联系艺术家、艺术作品、社会大众的重要纽带,通过展览把艺术作品和艺术家思想观念全方位的呈现给社会大众。与此同时,展览现场观者经验和社会的审美反馈,反过来促使艺术家思考艺术作品和艺术行为本身。这是相互促进的过程,艺术作品的意义是由艺术家、观者、策展人共同塑造的。策展只有面向社会大众才能突破原有“艺术圈子”的话语权垄断、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束缚,从“小众艺术”转变为大众审美。

三、融合新媒体的新策展模式

视觉图像技术的进步可以有效扩张艺术策展的影响力,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又为艺术策展的传播提供新的媒介平台。艺术策展要善于利用各类媒体平台传播策展理念、传递展览信息。特别是像微信、微博、门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信息传递速度快,社会影响力大。以2016年春节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的“上海富家女和江西凤凰男”事件为例,虽然据报道是个假新闻,但短短几天时间就变成了全国关注的全民话题,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对乡村现状和城乡文化冲突的关注。对比一下,有多少人关注2015年度的上海双年展和它的策展主题“社会工厂”。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策展的主题内容没有反映社会深层次问题,引起大众的共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策展理念上不能顺应大众媒体需求或者说策展人不善于驾驭新的媒体平台。所以,策展人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具备从整个艺术展览中寻找和挖掘“网红”题材和亮点的能力。

当代的艺术策展已经不是单单展示陈列艺术作品的时代了,艺术策展的叙事已经从“文本”主导转向“图像”话语。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使得“视觉图像”内容上更加丰富,更加富有表现力,更容易吸引民众的“观看”兴趣。新的媒体技术所构建的媒介平台,可以使得策展方式更加多样化。在“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人人都是艺术家”时代,艺术创作本身既可以展览现场进行,吸引观众主动参与,也可以录制创作过程的图像,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实时传播或现场展示。虽然通过融合新媒体并不能取代展览现场观者的情境体验,很多观念艺术、装置艺术也不适合这样表现。但这的确可以拓展艺术策展原有的时空边界,它可以为策展各个环节提供多样化的技术服务和展示媒介平台。

结语

视觉文化的全面盛行已经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艺术策展作为视觉艺术和文化思想展现的媒介平台,如何全方位去展现这个时代的文化特色,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机遇和责任。如何引导人们深层次的反思社会文化,是我们应当承担历史使命。因为“策展人同时承担着当代艺术普及提高的义务和责任,否则当代实验性的艺术也就无从与公众产生互动变化的关系”。同时,图像技术进步和媒介传播平台赋予艺术策展新的表现手段和传播媒介。借助于新的图像技术和媒体平台,艺术策展的视野更加开阔,形式更加丰富。也为我们建构本土文化艺术的话语机制提供了新的技术条件和媒介平台。我们不是反对全球化,也不是文化保守主义,更不是妄自尊大,而是反对现有国际策展体系下,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为中心,塑造的所谓“中国文化特征”。在这个前提下,艺术策展需要展现中国传统和经典的艺术,展示本土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预见未来艺术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健. 论视觉文化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方法[J]. 南京社会科学,2013 (05):112.

[2] 姜宛,段运冬. “设计艺术”与“展示文化”当代西方艺术策展学研究蠡测[J].美术观察,2013(04):121.

[3] 张亚萌.艺术策展:一个动词,一种力量[N].中国艺术报,2015-03-25(001).

[4] 王志亮.语词与图像的辩证——从“意派”和“改造历史”谈当代艺术展览结构[J].美术馆, 2009(02):280.

[5] 李振华.文本Text[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176-181.

[6] 许江. 中国当代视觉文化[J].科学决策月刊,2007(06):18.

[7] Holly.M.A.1996.Past Looking: historical imagination and the rhetoric of the image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age.11.

[8] 冯博一.关于策展和策展针对性性与有效性的思考[J]艺术评论,2009(04):64-69.

[9] 陈池瑜. 大众文化与视觉文化[J].南方论坛,2001(04):44.

[10] 顾振清.策展与中国当代美术馆的发展[J].艺术评论,2009(04):51-57.

猜你喜欢

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的探究
图像叙事:MV的视觉文本解读
论当下电影艺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表现
涂鸦艺术的城市视觉文化表现
城市规划视角下现代化铁路枢纽站的视觉文化传播
当代消费主义语境下视觉文化的审美反思
一种艺术化现象:论象形拳的文化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