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经济利益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17-10-20姚健龙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7年9期
关键词:帝国三国法国

姚健龙

经济是和平时期推动时代向前发展的“火车头”,它起着维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在战争时期经济利益有可能成为大战的导火索,给世界带来严重灾难。

1870年,法国与普鲁士之间爆发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法国再次建立共和国,这就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法国不得不将阿尔萨斯—洛林割让给德国,并付出巨额赔款。经济压力的扩大、外战的失败、巴黎人民的起义、国内民族主义高涨,给了这个新的共和国压力。外战的失败让法国国民急于想找到昔日拿破仑时代法国作为欧洲大陆霸主的辉煌,同时法国政府也要摆脱因赔款所造成经济压力对法国的影响。所以,法国有着一种自发民族复仇主义。俾斯麦对这种精神的回答是联合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俄国因它与奥匈帝国之间的矛盾转而支持法国,与法国缔结军事协定。两大对抗组织的初步形成奠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础。

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的斗争在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开始了,这在一定意义上造成了三国协约的出现。英国一向奉行保守主义,它一向希望保持一个稳定的欧洲局势,从而在其中获得一定利益。所以英国不会也没有兴趣轻易与他国结盟。但是,德国海军的发展使得英国海上的既得利益受到了威胁(德国海军的强大不仅与英国抢占庞大的海外市场,同时也对英国商船的安全产生了威胁)。于是英国分别与法俄签订协约,这标志着三国协约正式成立。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双方似乎都为未来的发展摆好了架势。德国对英国这个头号贸易和海洋国家霸权的挑战,促使英国和其他列强对这种经济—军事—心理的威胁作出了巨大的反应,这种经济军事因素对20世纪初的欧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0世纪初,德国经济迅速发展,进而发展了自己的海军,成为制约英国海军的强劲对手。为了应对这种威胁,协约国对德国建立了关税壁垒。经济形势不断的恶化导致社会动荡,人们对于政治形势的错误估计和对战争的盲目乐观也造成了致命的后果。

“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結果是别的国家望而生畏,联合起来对付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似乎不可避免。经济生产力的繁荣、科学技术的进步,促成了欧洲的大发展。欧洲的人口急剧增长,各方有了充足的劳动力。飞机、坦克、炸弹的出现更使当时的国家大胆起来,民众也盲目乐观。除此之外,德国还将手伸进了金融和对外贸易领域(英国可是这个领域的霸主),由于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之间的不协调,促使德国联合奥意两国意图建立世界“新秩序”。这个“秩序”的实现途径就是进行一场战争。于是,他们只有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来发动战争。

相对欧洲大陆的风起云涌,远东地区似乎非常平静,如果仅仅看表象的话。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工业走向了近代化。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夺取到的他们想也不敢想的利益使他们确定了称霸世界的野心。虽然日本的政体是颇具民主性质的君主立宪政体,但其实和德国一样也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它迫不及待地想在列强中间拥有自己的位置,同时也想继续扩大自己的权益而时刻关注着欧洲方面的动态。日本就像跃跃欲试的恶狼,随时对猎物进行撕咬。

美国人并不想卷入这场斗争,它站在高处时刻观望,等收渔翁之利。

终于,德国人等了很久的时机到来了。1914年6月28日,在萨拉热窝,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热血青年刺杀身亡,这令德国人感到十分惊喜。德国一面向奥匈帝国表示哀悼,另一方面暗地里筹划战争,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从1914年7月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到1918年德国战败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原本人们认为“愉快”的战争并没有达到他们想要的结果,反而加重了他们的苦难。于是,协约国召开了巴黎和会,想要对经济体系进行划分。巴黎和会在法国凡尔赛宫举行,从表面上看,一切决议由大会通过,但是实际上由美、英、法三家控制,并且他们怀有不同的目的。他们心中的不同想法使得和会很难进行下去。1919年6月28日,帝国主义列强迫使德国接受和约,它们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但是,这“非常完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二战埋下了祸根。

《凡尔赛和约》共分15部分,440条。根据和约规定,德国在欧洲大陆失去了约13%的领土、10%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等,并且承担战争赔偿、被限制军备。

这些条约在经济和军事上给予了德国沉重的打击,迫使德国国内出现了极大的民族主义情绪。美国没有在巴黎和会上获得自己想要取得的东西,于是美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这次的主角则变成了美、英、日三国。会中美、英、日、法四国签订了《四国条约》。

《四国条约》全称为《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1922年2月,美、英、法、意、日五国签署《五国条约》,与会九国签署了《九国条约》。这样,世界格局重新进行了划分,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了军备竞赛。

日本为了与美英一争高下,雄心勃勃地制定了八八舰队计划,即拥有两支强大的舰队,每支舰队有主力舰八艘。紧接着,法国和意大利也兴冲冲地加入了这场竞赛。就这样,列强们你造一艘我造两艘,从大西洋、地中海到太平洋,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军备大战越演越烈。

但是时隔不久,列强们开始尝到了军备竞赛的苦头。伴随着一艘艘战舰的下水,军费开支陡然大增,各国的财政纷纷捉襟见肘。1929年的经济危机更加加剧了各国的财政危机,直接导致了法西斯主义的兴起。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走向了法西斯道路(即通过侵略来转嫁自己本国内的经济危机)。其他“大国”们本身被经济危机搞得精疲力竭,无暇处理法西斯国家的行动,只能采取绥靖政策听之任之。德国突破了《凡尔赛和约》的限制,私自与奥地利合并,在欧洲成了名副其实的“火车头”,而希特勒的空前强大也让墨索里尼看到了希望,从而坚定了与德国共同行动的目标。日本在占领中国台湾、东北后并不满足于既得利益,要求获得更多的权益,促进“帝国”走向世界。

英法两国害怕大战摧毁其经济基础,苏联为了本国的工业化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他们采取了对法西斯轴心国过度放纵的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终于,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揭开了二战的序幕,战争开始之时德国凭借辽阔的国土和发达的经济实力给了英法两国极大的创伤。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德意日国内经济的日益下降预示着轴心国必将失败。

1943年意大利退出战争,德军的局势更加不利。

1945年,苏联攻克柏林之后,美、苏、英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会晤,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endprint

猜你喜欢

帝国三国法国
皮克斯的动画帝国
莫奈《睡莲》[法国]
三国乱谈(1)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第三帝国的兴亡之六 大不列颠空战(下)
第三帝国的兴亡之四 战争魔影(下)
法国浪漫之旅(二)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
“帝国警察”
法国凯乐美我涂我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