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招拉近亲子关系

2017-10-20

新传奇 2017年36期
关键词:物品房间母亲

十招拉近亲子关系

无微不至的生活起居照顾就是理想的亲子关系?工作、生活忙碌,很难和孩子保持亲密?近日,美国“今日心理学”网站总结了10招,教你轻松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1.每天保证12个拥抱。美国家庭治疗师弗吉尼亚·萨提亚表示:“我们1天需要4个拥抱让关系不死,8个拥抱维持关系,12个拥抱让关系成长。”肢体接触是让孩子感知家人爱的最直接方式,让拥抱孩子成为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和晚上睡前的最后一件事吧。

2.欢笑。欢笑能刺激孩子分泌负责欢乐的“内啡肽”(脑下垂体分泌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协助人们战胜困难的“催产素”。把欢笑变成习惯,多制造机会和孩子一起在欢声笑语中释放压力和焦虑情绪。

3.与孩子互动时关闭手机。如果父母在和孩子玩耍、谈话时关闭手机,能让他感受到自己非常受重视。就算只是关掉车里的音响,也能向孩子传递出“我愿意沟通”的信息。

4.发生改变前先沟通。孩子对突如其来的改变难以适应,比如转学、搬家。所以,沟通十分必要,看着他的眼睛、喊他的名字、跟他谈谈,让他有力量应付将要面临的改变。

5.安排一对一时间。每天尽量安排与孩子独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一起玩耍或者倾听彼此的心声。

6.接纳情绪。负面情绪可能会成为你和孩子沟通的阻碍,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平心静气地听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有利于让你们的关系更亲密。如果一味地埋怨,只会让负面情绪不断累积,令孩子叛逆。

7.聆听并回应。亲子关系从聆听开始。不要插嘴,但可以适时回应:“哇!原来如此,真的吗?那你感觉怎么样?再多跟我分享一点。”养成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的习惯,充分尊重、理解,并找到你们之间的共同点。

在确定计划安全成本投入时,项目经理应召集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生产经理)、安全部门、质量部门、工程部门、技术部门、物资部门、预算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部室工作人员召开专门会议,参照以往工程项目经验并结合本项目进行实际讨论,编制安全投入计划,使之与计划安全保障水平相匹配。施工时,实际安全成本以实际支出为准,项目安全管理人员与预算人员要做好交接,注意保存原始凭证和单据,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安全成本实际支出费用,认真填写项目施工安全成本组成明细表,存档备查。项目经理部可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安全成本。

8.慢下来,品味当下。不要一整天按照行程表赶着孩子完成进度,只在睡前与他相处几分钟。一天中所有互动时间都是你与孩子拉近距离的好机会。慢下来,品味当下,比如榨果汁前,先让孩子闻闻水果的味道;帮孩子洗手时,在流动的水里握住他的小手。

9.睡前谈心。晚上提早一点上床,睡前你可以抱抱他,跟他聊聊天。这些有你陪伴、令他感到安心的时刻,会让孩子有力量面对一切。

10.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不缺席。工作忙、压力大,很多家长成了“隐形爸妈”。但孩子从呱呱坠地到成年,只有900个星期会跟你一起度过。如果父母只在周末抽出1天时间跟孩子在一起,加起来就少了900天的共处时光。所以,只要有时间就多陪陪孩子,在一起时将精力全都放在孩子身上。不但人要在,心也要在。

(《生命时报》2017.8.25)

有钱不交五友 没钱不求五人

有钱时,不交五友1.有钱时,不交不忠不孝之人。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孝顺,又怎么会对你忠心,只不过,看中你的钱,想从中牟利罢了。

2.有钱时,不交好吃懒惰之人。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前途,更不会对你有什么真心。和你交友,只是想让你给他点好处,让他有更多的理由懒惰。

3.有钱时,不交言而无信之人。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和言而无信的人交朋友,你借他钱,就别指望着他能还钱。

4.有钱时,不交歪门邪道之人。这样的人,应该人人远离。如果你有点钱,这样的人就会利用你,以达到他的目的,到时你会落得个同谋的下场。

5.有钱时,不交心机太重的人。这样的人,总是嘴上和你真心,其实背地里不知道又有什么打算,这样的人,只会利用你以成就自己。

没钱时,不求五人1.没钱时,不求嘲讽自己的人。生而为人,我们就要有尊严,别人嘲讽自己,那就是看不起,何必再苦苦相求,为难自己。

3.没钱时,不求有钱的人。人一旦有了钱,就有了身份,你去求他,不一定能换来同情。自己落难的时候,还是靠自己为好。

4.没钱时,不求萍水相逢的人。毕竟萍水相逢,你有求于他,他也会直接拒绝你,何必让自己心凉。

5.没钱时,不求高高在上的人。当别人高高在上时,你去求他,那你就没了任何尊严,一个人,可以没钱,但不能不要脸面。

(《新闻选刊》2017年08期)

一时忘事并非坏事

“我刚才讲到哪了?”“我要干什么来着?”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时想不起要讲什么或做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美国圣母大学心理学家开展了一项研究发现,这是因为“门口效应”的存在,是指人们在经历环境变化时,比如经过一扇门,可能会遗忘一些事情,哪怕是虚拟的门,也会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招募了41名大学生,让他们在电脑上完成一系列携带物品穿越房间的任务。参与者需要把正携带的东西放在桌子一侧,然后选择另一侧的物品带入下个房间,一共需要穿越53个房间。当物品被选择时,物品形象会消失在电脑屏幕中。每当参与者进入新房间时,电脑屏幕会出现三类形容词,参与者需根据记忆回答“是”或“否”。结果发现,当形容词形容的是人们正携带着的物品时,如果空间发生了变化,人们就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去思考,出现了“近在眼前”却突然忘记的现象。

研究人员认为,生活学习中如果能好好利用“门口效应”,反而可以提高记忆力。当我们背诵长串单词时,往往背了后面忘了前面,这时可以拆分为两段,分别在两个不同的环境背诵,这样记忆效果会更好。此外,“门口效应”还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有限,当快速遗忘上一个空间中的大量信息时,就为新空间的信息处理提供了资源和能量。

(《生命时报》2017.8.25)

什么都舍不得扔是病

有一部日剧叫《我的家中空无一物》。女主角麻衣是一个超级邋遢的姑娘,坚信连一支用完的签字笔都有不可复制的回忆,不愿意扔掉屋子里的每一件东西。长此以往,屋里的东西堆了一层又一层,找东西的时候永远找不到。

有一天,麻衣因为失恋想自杀。回归理智后,她审视自身,突然发现,自己的房间有那么多不需要的东西。“没用的都扔掉”麻衣对自己说,她开始扔掉屋子里的东西,只留下最需要的。

剧情的结尾,麻衣躺在干净的地板上,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房间空空荡荡,却有种莫名的舒适感。执着过去、逃避现实、担忧未来,囤积物品的人总有苦难言。但居所被杂物填满,人却没了放松的感觉。扔东西,才是现代人最该学会的本领。

《极简主义》作者乔舒亚的母亲一辈子都在买买买,离世时单身公寓里积攒下来许多东西。书中写到:“一个特别棒的带顶篷的橡木床几乎占据了整个卧室,两个衣柜里面装满了衣服,画框挂满了公寓的每一个平面,原创艺术品挂满了墙壁,创意装饰品塞满了全部角落甚至每一个缝隙——整整六十四年的积累。”

母亲去世,他做了天下儿子都会做的事:租了一辆大卡车运输母亲房间里的一切,还联系了一家储物公司用来寄存它们。

曾痛失所爱的人,大概都有类似的情感体验,什么都不想扔掉。对乔舒亚来说也一样。那时要他放弃其中任何一样东西都十分困难,因此他打算把母亲所有的物品都寄存在储物公司里,大大小小的,塞满储物间的缝隙。这样,每次他想起母亲,需要母亲的时候,还有这些东西在。

然而,当他打包床下封存的箱子时,发现,里面这些历经年月的东西,母亲从来没有打开过,他才明白,情感根本不是物品可以带走的。最后,他处理了母亲留下的物品。他想,只要他记得,母亲就一直在。

面对记忆载体或者他人赠送的物体,因为附有情感,想着扔掉他们,人就会产生罪恶感。正是这种认知,让一个原本宽敞的房间,越来越小。

从小中国人就被长辈教育,勤俭节约,才可以兴家。爷爷辈的人小时候穷怕了,物质的奇缺使他们珍视每一件物品,什么都不舍得扔。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囤积症”,他们所收藏的东西,显得十分怪异,甚至会让人感到厌恶。这是一种生理和神经系统的疾病,患者通常注意力难以集中,而且容易焦虑不安,甚至会患上严重的抑郁症。

物质的堆积容易清扫,精神上花费的时间可能更久一些。其实无论具象还是抽象,物质还是情感,只要不需要,全部都扔掉。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这是《瓦尔登湖》中的一句话。生活最终落脚也就两个字:简单。轻装才能简行。

(《中国妇女报》2017.8.24)

猜你喜欢

物品房间母亲
称物品
Chapter 4 Merrick's first home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房间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房间,这是我的房间
给母亲的信
锁在房间里的云
找物品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