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2017-10-18马继召任丽泉

时代农机 2017年8期
关键词:机械基础机械知识点

马继召,任丽泉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004)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马继召,任丽泉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004)

在分析了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学生学情和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将“线上线下”移动教学互动和翻转课堂先进教育理念引入到高职《机械基础》课程。从网络教学资源、课程性质、教学设计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考核机制等工作进行阐述,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理念,更好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翻转课堂在机电类其它专业课程的实施上提供了依据。

翻转课堂;高职;教学模式;教学研究

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把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教育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部颁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随着先进的现代教育信息化不断地改革尝试与探索,对传统的高等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也为高职院校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让传统的教学环境和“互联网+”的网络教学平台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1 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也称颠倒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前、课中和课后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由老师转移给学生,促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课前教师给学生发放学习任务单,提供教学视频和教学网址等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样在课堂上师生就有大量的时间进行交流。课堂上老师通过引入情景、导入新课、知识讲解和答疑解惑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生通过课前学习、体验探究、分组合作等活动达到知识的课堂内化。课下师生共同完成小组评价,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将单一、枯燥的知识点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接受能力及个性需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进行“破坏式创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为主”教育理念。学生通过微课、自主学习任务单、动画等形式全方位的预习知识点,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先学定教、以学定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流程发生了巨变。传统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师对知识点讲解,学生在初步理解的情况下通过课后作业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翻转课堂由“先教后学、以教导学”转向“先学定教、以学定教”,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形态。

(3)教学资源呈现方式的转变。传统课堂中,教学资源往往是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单一、死板的PPT课件,对知识进行讲解,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翻转课堂中,教师将枯燥、乏味的教学课件制作成了短小精悍的动态教学视频,微课视频是教学资源主要组成部分。视频是老师精心设计,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讲解,更加方便学生理解。学生根据自己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对巩固所学知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机械基础》是我院机电类专业必修职业技术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该课程在学生的专业学习链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偏向理论学习向结合工程实践学习的过渡和转折点;对建立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院《机械基础》内容包含了静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等。在本科院校需要三个学期完成,由于高职教育特殊性,需要一个学期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多,但课时相对较少。高职学生有的来自技校,已经简单接触过相关课程,但有的来自普通高中,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该课程还十分的陌生。但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学生自制力较弱,学习能力较差。传统教学很难因材施教,不能满足各个不同学生的需求。又由于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采用机械式知识点讲解,学生理解困难,学习兴趣不高,在讲授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在《机械基础》课程实施中可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分层教学需要,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查漏补缺。这种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习主动性,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3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将“线上线下”移动教学互动和翻转课堂先进教育理念引入到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基础》课程,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根据建设课程资源库,通过教学内容、实际教学需求和教学考核机制等方面调整,实现了《机械基础》课堂混合式教学。

(1)自主学习资源库建设。自主学习资源库的建设与开放是实施翻转课堂的保证和关键,是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前提。组织授课教师和专家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梳理、分类及细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机器的组成;了解构件的受力分析、基本变形和强度计算方法;了解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和应用;熟悉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特性和常见机构、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特点;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学会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和图表等有关技术资料的方法。梳理了近50个知识点,并针对性地将知识点做成微课视频,并将微课视频、自主学习任务单、课件、动画及习题等上传网络共享平台。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思路清晰,知识点明确、重点突出,完全符合学生学习认知发展规律。

(2)翻转课堂教学应用。将《机械基础》翻转课堂实施过程分为课前自学、课中内化、课后拓展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流程

①课前自学。翻转课堂最主要的教学环节就是课前学生对知识点的主动学习。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设计优秀的教学微课视频,并将其相关学习资料上传QQ群或公众号在线平台,课程在线平台可以让学生方便访问课程相关资源。教师每节课前都会为学生发放自主学习任务单,并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有目的观看视频,并在交流平台上进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②课中内化。《机械基础》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课中教师通过对任务的知识讲解,根据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解决学生课前疑问。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反馈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然后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小组合作、体验探究,促进学生的主体精神、团队意识和创新实践等各方面素质整体发展。最后教师对整个单元课程学习中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和学生们一起总结学习过程,探讨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实现教学相长。③课后拓展。学生在完成课前自学和课中内化后,对知识已经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在课后拓展中,学生要反思课堂所学内容,总结哪些地方自己已经熟练掌握,哪些地方还存在疑惑,再次观看微课视频,巩固所学知识。对存有疑惑的地方继续和同学、老师交流讨论,不断提升自己。教师也应该分析整个教学过程,找出教学中还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用于今后更好指导教学设计。

(3)课程考核机制及评价标准。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基础》课程考核评价注重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内容多元化,考核方法多元化。采取了考核成绩由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共同组成,其中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40%,包括考勤、微信数据平台分析结果、任务工作单等;结果性考核占60%,其中理论试卷占30%,综合技能测试占30%,从而实现学生能力与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

4 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全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机械基础》课程教学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院机电类其它专业课程的实施上奠定了基础。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Z].2012.

[2]黄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4,(6):100-101.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Z2017057。

马继召(1985-),男,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工程。

猜你喜欢

机械基础机械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调试机械臂
简单机械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浅议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
基于FLASH的《机械基础》课件设计与制作
试析机械基础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开发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