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轮美奂的粉彩薄胎套碗

2017-10-18李大德

西江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前爪美轮美奂粉彩

李大德 文/图

美轮美奂的粉彩薄胎套碗

李大德 文/图

一个假日,我到藏友家小坐,看到他房内的博古架上,摆放着一套精致、漂亮的套碗。经藏友允许,我小心地把碗拿下来细细观赏,越看越觉得其工艺精湛。

这是一套五件薄胎套碗,名称为“黄地粉彩龙穿花莲花口薄胎套碗”。其中,最大的碗高5.5厘米,口径10.35厘米,足高0.6厘米,足径5.8厘米,碗从小到大排列,一个套一个,五个碗口基本相平,整体非常轻巧。套碗均为黄地粉彩,五个碗的内下侧均画有海水波涛纹样,内上侧均画有青山云雾纹样。最大的碗内画有五条龙和四组花卉,其余四个小碗内各画有三条龙和两组花卉。套碗的底部为白色,有红色方印“大清乾隆年制”款,碗口为莲花式样。

看着这套精美的瓷器,我不禁啧啧称奇。

使我惊奇的第一个原因是,大碗上所绘的九条龙,身姿雄劲,形态各异,生动活泼。碗底中间有一条坐龙,其前爪作环抱状,后爪似拨海水,龙身环曲,瞠目张颔,威风凛凛。碗内边上的四条龙,有升龙有降龙,两龙龙首相向,两龙背道而驰,四条龙神态生动。碗外侧也有四条龙,一龙挺胸缩颈,上爪分张左右,下肢前突后伸;一龙左爪下按,右爪上抬,龙尾前甩;一龙弓身弩背,张弛有度,腾挪跳跃,刻画生动;一龙昂首收腹,前爪似击物,风姿雄健。九龙的颜色是粉彩,当我把碗移到光线下,只见其立体感很强,九龙如在碗内活动起来。

第二个使我惊奇的原因,是该薄胎套碗制作工艺之精湛。它的瓷胎薄如蛋壳、隐隐透光,胎体厚度在1毫米以内,可称之为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整套碗加起来仅三两重。该类薄胎瓷的胚体薄,强度低,制作过程中极易破裂和变形,而且从配料到烧制,须经四十多道工序,全部采用手工制作,要分三次烧成。而最困难的是,修胚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等反复百次的雕琢,才能将两三毫米厚的胚器修至1毫米以内,少一刀则嫌厚,多一刀则报废,稍不留神就前功尽弃。可想而知,制作一个薄胎碗难,制作五个套碗更难,不但需要许多人力物力,更需要技术精湛的制瓷名手,才能将这套精品制作出来。外国人称制作薄胎瓷的技艺为“神技”,并把薄胎瓷誉之为“天上才有的珍品”,真是所言不虚。

根据这“黄地粉彩龙穿花莲花口薄胎套碗”的型制、包浆、气泡和其内涵,我推断其为乾隆时代景德镇烧制的器物,是较好的艺术品。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前爪美轮美奂粉彩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三头鹰龙失去的第三指
粉彩瓷板四条屏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点点
黄金雨
精彩词语
钻洞穿山
如此“美轮美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