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抗战老兵的峥嵘岁月

2017-10-18戴连升

西江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蒙山黄埔军校安徽

戴连升

一位抗战老兵的峥嵘岁月

戴连升

马献华手捧爱心机构赠送的牌匾。

在广西蒙山,生活着一群曾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贡献的老兵们,马献华便是其中一位。马献华如今虽已年迈,但是依然身体硬朗、神采奕奕。近日,笔者前去探访马献华,听他讲述抗战的故事。

1920年10月15日,马献华出生在蒙山县蒙山镇城西村六妙二组,距离县城2公里。马献华幼年读的是私塾,后来在蒙山中学第八班就读,当时蒙山中学的校长是范中柱,教师有陶尊伍、梁琴、潘泽、何瑞图,军训主任是陈凯,教官有何学贵、韦凤翔、崔登迎。虽然过去了90多年,但马献华对这些师长始终念念不忘。

在蒙山中学毕业后,马献华考取了设立于广西平乐县的医学院。

后来,马献华又被送去桂林读高中(免考),但是因家境贫困无法就读高中,后来他就被保送读黄埔军校。报到时,马献华看到黄埔军校大门上的对联是: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句话,至今还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

马献华在19期黄埔军校桂林六分校广西通信兵团无线电学生队学习了三年。毕业后,马献华等十多名优秀学生被分配在安徽省大别山21集团军指挥部总部电台处当电报员。当时,有线电教官陈文洪(蒙山县文圩人)带领马献华等学生,经过艰苦跋涉,通过日军敌后到河南省境内才转入安徽。

在21集团军副官处报到后,学生们被总部分配到军、师、团部去工作。当时,马献华与唐雅文、伍文萱等人在总部工作。总部只有一部充电机电台,其余都是手摇机电台。当了三年电报员后,马献华被调到参谋处任参谋。后来,马献华又被派到陕西宝鸡市黄埔军校特联分校读书一年,学习综合兵种知识。

马献华在长官部参谋处任少校参谋时,配有一辆美式吉普车,带领一个排30多名士兵,分管交通、通讯和安徽田家窖部队的专用煤场。由于管理煤场成绩显著,马献华立了一次功,获奖1000块银元。马献华当了三年少校参谋以后,为了报考陆军大学调升为中校。可后来战事激烈,陆军大学暂停招考,马献华的大学梦就破灭了。

抗战胜利时,马献华在安徽留影。

在烽火岁月中,有一位女子与马献华相知相许,她就是许梦茵。1944年前后,河北石家庄被日军侵占,许梦茵随家人逃荒到了安徽,在安徽蚌埠女子中学读书。因有一位亲戚在马献华的部队工作,所以许梦茵经常来部队,马献华和她认识以后,经常交往。在安徽蚌埠时,马献华和许梦茵常去参谋长粟天一家玩,粟天一和夫人经常请他们俩吃饭。后来参谋长以家长身份,为马献华和许梦茵举行订婚仪式,请参谋处的同事饮了喜酒。

订婚仪式后,马献华和许梦茵回到蒙山老家办结婚酒。刚办完结婚酒,县政府就打电话来说,因战事紧张,请马参谋速回部队。马献华便与许梦茵告别,回部队去了,部队很快就向广西上思县转移。

在行军中,当马献华所在的部队进入上思县附近的十万大山后,有的官兵就当土匪去了。马献华和其他两位参谋(一人是广西桂平人,一人是广西贵港人)认为入山当土匪是死路一条,他们几人便拖在队伍的后面悄悄地退了出来,步行到广西宾阳县,得到马献华的老同学伍文萱的热情招待,此后不久马献华就回了老家。

马献华63岁时,有幸担任蒙山县政协委员,连任了三届。从此,马献华积极参政议政,为县里的发展建言献策。

几十年来,马献华与老伴许梦茵相濡以沫,经过了多少酸甜苦辣,对于往昔的峥嵘岁月,马献华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蒙山黄埔军校安徽
《安徽记事》
1926年3月24日,李济深前来黄埔军校参观
浅谈黄埔军校卫生与营养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古风盎然的蒙山山歌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走进“传媒艺术黄埔军校”——广视学院
2012年高考安徽压轴题的困惑与探索
看中国·在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