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茫茫大海中寻找耀眼的闪光
——《无悔的誓言》背后的“微”创新

2017-10-13饶力文

中国记者 2017年9期
关键词:试飞员李刚邓稼先

在茫茫大海中寻找耀眼的闪光
——《无悔的誓言》背后的“微”创新

□ 文/饶力文

7月1日下午,《无悔的誓言》正式上线,主创团队几天来第一次走出工作室。七月的上海温和而潮湿,微风徐徐拂过脸庞,我忽然觉得自己能够参与拍摄这样一部短片无比幸运。

前方记者传来消息,几位受访对象看完短片不禁落下眼泪;翻看网络留言,不同年龄的网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动与敬佩。虽然主题相对传统,但真实的故事却永远可以静静地流淌进人心里,历久而弥新,这便是真实的力量。

表面看来,这部微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与传统纪录片并没有区别,但其实我们在其中融入了许许多多“微”创新。正是这些“微”创新,让这部短片与众不同。

一、在繁杂线索中寻找“微”细节

回想五月末,我们开始着手为十九大前这个特别的“七一”策划一个别致的新媒体产品。如何才能让这个略显陈旧的传统主题焕发出青春活力?如何才能让年轻人对这一主题产生兴趣?如何能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阐释我们想要传播的内容?每个问题都让我们陷入沉思。

虽然很多人都说这个年代人心浮躁,和父辈们曾经生活的纯粹时代已相去甚远。但我们在随后的调研中却发现,各行各业中始终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最先考虑的永远不是自己。为了祖国、为了他人放弃自己原本安稳的人生,平凡的他们用自己的汗水铸就了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他们的故事,不论再过多少年,都足以让人震撼和敬佩。

结合“七一”这一主题,我们决定用“优秀共产党人带你重温入党誓词”这一核心理念来结构全片,对共产党人们品格的刻画便成为了重中之重。但是我们制作的毕竟是一部微纪录片,没有足够的时长来讲一系列完整的故事,更无法像传统纪录片那样用大量篇幅来渲染和刻画人物,这就使得我们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找到那些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动人心弦的人和事,将这些“微”细节放大并展现在观众眼前。

□ 图1为摄制组在邓稼先故居采访邓稼先夫人许鹿希老人,右一为执行导演魏骅。

□ 图2为摄制组成员正在重庆采访张昭源,左一为重庆分社摄影记者王全超。

□ 图3为摄制组成员与渣滓洞幸存者孙重合影。

于是我们开始广泛搜罗各个年龄层优秀共产党人的事迹,同时还调阅了许多年轻共产党员的入党申请书,希望能找到当代年轻党员的故事线索和细节。

经过一周的努力,我们终于找到了唯一在世的渣滓洞大屠杀脱险者孙重、“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某新型歼击机试飞员李刚以及清华大学毕业的年轻村官张昭源这四位代表人物,他们的故事或惊险或感人、或豪迈或温暖,虽各不相同,但都能够在几秒钟内吸引观众注意,这些故事均兼具魅力与感动。

在简单的电话采访之后,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影片脚本,对各个人物进行了对应的内容设计。随后便开始调集采集力量,用一周的时间先后在北京、重庆、西安、宁夏四地完成了采访拍摄。

二、在海量素材中重寻“微”闪光

当我们开始对影片素材进行整理、剪辑时,忽然陷入了困局。在脚本设计阶段,我们根据网络以及事先了解的人物故事细节设计了影片的几处高潮,然而在采访拍摄时,采访对象却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并没有按照我们设想的路线讲述自己的故事。

新型歼击机首飞试飞员李刚,虽然几乎每天都在经历着极高风险的试飞任务,但当聊起自己的故事,他却认为每个行业都有风险。只要科学操作,试飞员的风险也可以降得很低。他不止一次对着镜头说自己的职业并不危险。

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老人,当被问起自己二十八年和丈夫聚少离多的生活时,却不愿意说太多。在她心中,也许这只是老一辈人平凡的付出而已。

渣滓洞大屠杀脱险者孙重老人,今年已经92岁高龄。我们原本设计的情节是围绕罗广斌和难友在狱中绣五星红旗的故事展开的,想借此表达对那些倒在黎明前的革命烈士的惋惜。但实际拍摄中才得知这段往事发生在白公馆,孙重老人并未参与其中,因此对红旗的故事并没有太多情绪。

这一系列状况就使得原本设计的脚本失去了意义,我们需要把海量的拍摄素材全部重新梳理一遍,在这茫茫“大海”中重新寻找真正动人的闪光。一遍遍地回看素材,一遍遍地重新构思,终于,我们找到了迷茫中的那一抹光亮。

试飞员李刚在谈到一名牺牲的试飞员时潸然泪下,一个面对生死毫无惧色的铁血男儿,在忆起牺牲的战友时,终于显露出自己最柔软的一面;许鹿希老人捧着邓稼先的旧照,述说邓老在人生尽头的一颦一笑,不禁眼眶泛红;孙重老人提起倒在国民党特务刺刀之下的孩童“监狱之花”时,字里行间全是遗憾和不舍;年轻的村官张昭源说起老百姓的苦处滔滔不绝,村民身上的每一分疾苦他都感同身受,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这片土地。

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远比我们事先设想的情节更动人、更精彩。找到它们,立刻让影片变得立体丰满起来。

三、在常规剪辑中寻找“微”突破

有了动人的“微”细节,就等于有了好的“食材”,剩下就看如何“烹调”了。

为了让影片一开始就能吸引观众,我们特意联系试飞员中心要到了一份空中特情的录音,让观众在一瞬间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试飞员这个行业的危险。

在试飞员李刚这一段落中,我们最初将他戴头盔、穿飞行服、走向飞机的一组镜头放在了开头,想展现一种试飞员的洒脱之感。但是在之后的处理中,我们发现把这一组镜头放在战友牺牲之后,反而能够营造一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相比之前,这种剪辑手法更有利于塑造人物的性格。

在这一段落的结尾,我们原本设计的是一组飞机起飞以及飞机在天空中翱翔的镜头。但在仔细揣摩之后,我们将另一个李刚手持模型飞机进行教学的镜头和飞机在天空中翱翔镜头混剪在一起,让观众看到了李刚对试飞行业无限的热爱,这无疑比之前的设计更加出色。

在邓稼先一段中,我们特意在原子弹爆炸的一瞬间切断了不断爬升的背景音乐,在高潮处制造出一种“呼吸感”,加强了爆炸本身的震撼力。随后音乐从激进转为舒缓,刻画出家属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在结尾的宣誓仪式中,我们特意使用了升格画面,着重强调了重温入党誓词的“仪式感”。再加上一组从过去战争岁月到今天和平年代的宣誓穿越,中国共产党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跃然纸上。

正是这些细微的创新和突破,才让全片的叙事区别于传统纪录片,才能够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精炼地讲述一代又一代普通共产党人的动人故事。

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视觉特效,也没有匪夷所思的悬疑剧情,有的只是真实故事一点一滴汇聚而成的震撼与崇敬。

无悔的誓言,更是他们无悔的人生。

(作者单位: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试飞员李刚邓稼先
邓稼先 献身国防 铸就辉煌
The Channel Tunnel
李刚作品
鼠国要上天之假人试飞员
邓稼先 此身许国 再难许卿
“两弹元勋”邓稼先 深藏功与名,汗洒戈壁滩
Testing Photons Coupled to Weyl Tensor with Gravitational Time Advancement∗
【试飞员】
民用飞机试飞员评述研究
你捡到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