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百之年,我为桑坡做的那点事

2017-10-13卢风海

中国记者 2017年9期
关键词:毛皮园区建设

□ 文/卢风海

半百之年,我为桑坡做的那点事

□ 文/卢风海

卢风海

客观地说,我到桑坡任第一书记确实有被“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我这个第一书记与别的第一书记确有不同:人家是组织上直接下派的,我是由桑坡村群众提议,南庄镇党委向上逐级申请,最后由焦作市委组织部派下来的;人家到的可能是一个陌生的环境,而我到的是生我养我的家乡;人家驻村在工作时间上有要求,而我却不得不一天连轴转,近三年时间连个星期天都没有。

实事求是地讲,河南省孟州市南庄镇桑坡村是一个拥有辉煌历史的地方:

这个有着13个村民小组、6507人的村庄,这个焦作市最大的回民聚居村,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中国毛皮之都等一大批金字招牌抱到了家里。1994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到桑坡视察,肯定桑坡村的发展之路;14年后,2008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再次到桑坡村视察,和乡亲们一起谋划桑坡村的科学发展之路。

长期以来,勤劳、智慧的桑坡人发明并享受着一张创造财富的国际路线图:每年,有2000多万张羊皮从澳大利亚、新西兰漂洋过海来到桑坡,经过多家生产企业加工的服装、鞋帽、手套等生活用品,床毯、地毯等家居用品,汽车靠背、方向盘套等车饰品,以及用羊剪绒作为原材料制作的各种医用保健品等,通过各种路径,越过万水千山,到达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乌克兰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的羊皮有80%到了桑坡。桑坡是全世界最大的羊剪绒加工销售集散地,100多家生产企业中,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有55家,从业人员数万人,年产值超50亿元,利润5亿元,出口创汇3亿美元。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老先进、老典型,由于受国际经济形势低迷的影响和国内环保的压力,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止步不前且矛盾重重。具体表现在党支部、村委会缺少战斗力,桑坡村发展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企业生产艰难,群众利益得不到保护,一片人对发展失去了信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出任桑坡村第一书记。

一、吃透民情,赢得群众信任,重树发展信心

2014年12月5日下午,上任当天,在没有任何取暖设施的冰冷的办公室,我召开了第一次党支部会议。作为在焦作日报社工作了近30年的新闻工作者,对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比较熟悉,加之我是土生土长的桑坡人,自然对造成村内矛盾重重的主要原因了然于胸。吃透了病情,就能对症下药:与村干部谈心,唤起干部的公心;走访企业,点燃企业的爱心;多办实事,重树群众的信心。

在与每个支部成员进行深入交流后,我对每个人的工作重新进行分工,并在村内设立13个村务公开栏和征求意见箱,每周出一期简报,将村里存在的问题、支部工作思路、村内大事小情予以公开。

为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村内事务的积极性,支部先后成立了村务指导工作小组、企业转型发展工作小组、法律咨询工作小组、环境保护办公室等八个小组,吸引全村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有识之士150余人参与到村务工作中,大家不要工资、不讲条件、尽心尽力、无私奉献,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

针对群众反响强烈的垃圾围村问题,我们向企业先后筹资100多万元,成立环卫队,购买了12台垃圾清运车,不仅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垃圾围村问题,还为每户群众和企业免费发放垃圾箱,免费清运垃圾,建立了较为合理的垃圾清运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村内的环境卫生问题。针对部分企业不交占地费,群众米、面、油等福利得不到保障问题,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到企业收缴,由于一切公开透明,企业积极配合,不仅补足了往年拖欠群众的福利,而且账面上实现了200余万元盈余。我们还从企业筹资,每年为全村群众支付了新农合、养老保险等费用200余万元。不管解决村内的任何事情,我们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言出必行,不推不拖,尽心、尽力、尽快落实群众的合理诉求,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一件件实事、好事,如久旱的甘霖,滋润了百姓的心田,浇开了百姓的心结。村干部通过办实事,腰杆直起来了;企业的付出得到认可,心情舒畅了;广大群众看到村干部和企业的作为,消除了猜忌,看到了希望。半年时间,桑坡村就实现了由乱到治。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桑坡村再铸辉煌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把握大局,建设毛皮园区,实现转型发展

稳定是基础,经济是关键,发展是大局。改革开放以来,桑坡村之所以能名扬海内外,靠的是传承数百年的毛皮产业。在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国内环保趋紧的大背景下,如何响应中央的号召,实现桑坡毛皮产业的转型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道难题,也是再难也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早在1997年,意识到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桑坡人,投资1000余万元,在河南农村首家建起污水处理厂,之后又累计投资1亿余元,分4期进行技术改造。然而,设备陈旧、技术老化、资金短缺、运行不畅,污水处理能力已不能适应新环保法的要求。能否达标排放,成了桑坡村发展的一道生死牌!市场萎靡,环保倒逼。生死考验面前,桑坡何去何从?100多家企业生死,6000余名群众生存,怎么办?

保环境就是保企业,保环境就是保产业,保环境就是保民生,保环境就是保未来!危急关头,桑坡村党支部、村委会挺身而出,做出历史担当:组建桑坡毛皮发展集团公司,建设桑坡毛皮产业园区,拉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根治污染,达标排放,实现转型。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要将100多家企业组合起来,建设一个统一供水、统一供气、统一供电的毛皮产业园区,谈何容易。企业思想是否统一?园区规划是否符合当地实际?资金从哪里来?每一项工作都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实际,付出百倍的努力。

从2015年初,我们每周都召集企业开会,反复讲道理、谈发展、做工作,终于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在此基础上,桑坡园区建设领导小组与企业签订协议,每家企业在很短时间内就上缴了保证金,集团公司也在工商部门办理了手续。

孟州市委、市政府,南庄镇党委、镇政府对园区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下发文件,成立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驻桑坡村,制定优惠政策、协调园区用地、提供资金扶持,孟州市政府还与云南水务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由云南水务投资1.5亿元,建设日处理污水3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目前,该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并开始试运营。

为吸引投资,我们发布招商公告,数次到北京、武汉、深圳、云南,与北京正平、中食集团、武汉天元、深圳水务、云南水务洽谈合作事宜,最终于2016年6月与云南水务签订园区建设协议,由云南水务投资10亿元,高标准打造桑坡毛皮园区。目前,园区土地已协调到位,天然气、自来水主管道已敷设完成,环评手续接近尾声,园区建设已具备动工条件,计划于今年底动工,明年底建成投产。届时,桑坡的皮毛产业将彻底告别环境污染的历史,将彻底告别落后粗放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历史,一个集约的、环保的、用现代高科技武装起来的皮毛产业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三、引领未来,打造皮艺小镇,共筑美好生活

如果说,桑坡毛皮产业园区是对过去的告别,是一次脱胎换骨,是一次浴火重生,那么,桑坡皮艺小镇建设就是对当下的把握,对未来的引领。桑坡皮艺小镇建设,源于桑坡成熟的产业和桑坡人对互联网的自觉探索。在时好时坏的国际市场经常对桑坡人频开“国际玩笑”的不利情况下,在国际路线图经常不灵的严峻考验中,善学善用的桑坡人,早已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互联网思维里找到了灵感。开网店,做电商,桑坡人充分利用并深刻受惠于销售渠道的拓宽和变革。注册微信,做大朋友圈,更是让桑坡人强烈震撼并全身心致力于传播方式的革命。一圈又一圈交叉震荡,不仅促进了产业链条的拉长、终端产品的转型升级,而且还能把广州人利用桑坡皮毛加工的产品再吸引回来并推销出去。2015年,桑坡皮毛产品实体销售店达到260家、网店达到1500家,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被阿里巴巴后台数据认定为河南淘宝第一村;2016年,实体店发展到496家,网店达到3000家,当年实现销售收入6亿多元,被阿里巴巴后台数据认定为中国淘宝村。桑坡,再次具备了跳跃式发展的条件。

▲ 卢风海在村委会为海宁商户介绍桑坡基本情况。

▲ 卢风海(左二)在桑坡皮艺小镇建设现场。

关键时刻,焦作市的领导来了,孟州市的领导来了,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来了,皮革加工领域的专家学者来了。一次又一次的研讨,一次又一次的论证,分析宏观形势,把握时代潮流,结合行业特点,突出桑坡特色,一个站位高远、定位精准的战略构想亮了桑坡人的眼睛:投资30亿元,建设桑坡皮艺小镇!

桑坡皮艺小镇建设的主体构想是:以桑坡毛皮园区建设为主导,以桑坡三街三巷、两馆两中心、一讲堂建设为依托,通过对沿街建筑物进行统一改造,建设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之镇,在传统皮毛产业实现转型的基础上,实现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实现民族大融合。

2017年2月,桑坡皮艺小镇改造工程动工,目前,已基本改造成功一条两公里长的主要街道,整个工程正在按计划加紧推进。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将把桑坡打造成为富裕、文明、绿色、安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新闻工作与农村工作的共通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率先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桑坡,率先走出国门为国家赚取外汇的桑坡,率先用电脑做生意的桑坡,率先把数字电视引入农户的桑坡,在风起云涌的时代,会续写怎样的传奇?

说实话,我是带着这一课题上任的。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农村工作难,我虽有思想准备,但现实情况难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各种矛盾盘根错节,各项工作举步维艰。但桑坡毕竟是个老典型、老先进,多年的积累使其具备快速发展的基础,关键是要理出思路,化解矛盾,重树信心。

我在报社工作了近30年,这次可以说是把我半辈子学来的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

首先是讲政治,讲大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代一起前行。大家说我们进行的园区建设和小镇建设站位高远,其实我们只是依照党的好政策顺势而为。

其次是发挥了新闻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上传下达工作。一方面把村里的实际情况和工作思路及时向上级汇报,求得理解和支持,一方面做好群众工作,让党的温暖家喻户晓。

第三是深入实际,做好扎实细致的“采访”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真实情况,你说的话、做的事、制定的规划、落实的措施才能得到领导的肯定、群众的信服。

第四是发挥自己优势,做好宣传工作。农民最讲实惠,所以农村宣传工作必须切合实际,万不敢高高在上滔滔不绝。

第五是要实干,要让群众看到你为了他们能撸起袖子、扑下身子,他们就会坚定不移地跟你走。

(作者是焦作日报社主任编辑、桑坡第一书记)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毛皮园区建设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近期国内毛皮市场最新行情
近期国内毛皮市场最新行情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