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海:用电影海报玩转东方美学

2017-10-12余驰疆董美圻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张艾嘉许鞍华奥美

余驰疆+董美圻

相信每一位设计师都听过这样的话“好是好,但是总觉得哪里少了点什么……”“人物要大、字体要大、颜色要醒目、LOGO要突出……”。很多时候,设计师面对强势的甲方,只能选择唯命是从。然而,坊间传闻有这样一位海报设计师,要找他设计海报,需提前预约1个月,1遍过,100万起……在他这,电影制作方都得听他的,他就是海报设计师黄海。

黄海,1976年出生于福建,199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美术系,曾就职于奥美公司,师从台湾广告文案大师刘继武,2012年创办竹也文化工作室。为《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一代宗师》《黄金时代》等电影设计海报。

他的名字你可能没有听说过,但是他的海报作品却被转载无数次。2014年,《黄金时代》,影片未播先火,甚至BBC直接把这部片子列入威尼斯电影节最值得期待的影片,就是因为他设计的电影海报。

这组海报一共有五个国际版本,花费了黄海半年多时间,向来对细节严苛的导演许鞍华看后,仅以“好”字蔽之,便无一处修改。

玩转东方美学,用设计传达心声。现在,黄海的作品几乎占据了中国电影海报业的半壁江山,他也是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代表着中国走向国际,且大放异彩。在这个时代,凭好的作品,就够了。

“做出好作品才是最重要的”

黃海生于福建,从小对绘画热爱,厦门大学美术系毕业后,黄海进入电视台,成为一名社会新闻记者,那段职业生涯扩宽了黄海对社会认知的广度。工作第三年,黄海想去外面世界看看,听说有家叫“奥美”的公司,被称作广告的“黄埔军校”。黄海幸运地进了“北京奥美”,更幸运的是,他的“恩师”正是台湾著名的文案大师刘继武先生。

奥美高强度工作并没有让黄海感觉丝毫疲惫,年轻气盛的他如饥似渴,那段经历也为日后他的海报设计之路打开了更广的创意视野。“广告是创意和商业的结合,广告的难度在如何做到人的内心去,而人心是核心也是本质的东西,我就针对那个去设计。”

之后,黄海去了一家本土公司,担任美术总监。偶然的机会,接到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海报设计任务。黄海觉得这工作太挑战,太好玩了,而此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轨迹,会因此发生巨大的转变。

第一次作海报,一次次提案,一次次毙稿。“《太阳》的创作过程很苦,因为之前没有做过电影海报,觉得好玩就撒开了,也曾一筹莫展,直到戛纳版海报问世,这幅海报不仅在戛纳电影节引起反响,国内一些电影爱好者也把其列入收藏目标。”

作完第一张海报以后,黄海就刹不住了,“广告做了好多年,瞬间觉得海报比广告有更多乐趣,我很享受创作的过程,找到了上大学的那种感觉,就是可以一直享受创作的自由。”

在创作中,黄海也挣扎过。比如设计《寒战》海报时,香港片方要求大明星“人头”必须是正脸,但黄海觉得不能为了“正脸”牺牲整体效果。他把这些挣扎看成是一种蜕变,“以前做广告会一直考虑商业因素,但现在我更多会从剧本出发,先把剧本嚼透了才能提炼出核心来”。

“每部电影都有一个世界,海报就是开一个窗口去看这个世界。如果只是平面设计,没有内容,那不足以吸引人想去看电影本身。”黄海把设计海报形容为做减法,刨去边角料,挖出电影的内核。但为了更好地做减法,他就得在前期工作上做很多加法,花很多时间研究剧本,和导演沟通,甚至会去片场感受拍摄过程。

新闻让黄海接得上地气,广告让他玩得了商业,而潜心对剧本的研究则让他总能一针见血地表达出影片的本质。等到《让子弹飞》推出时,黄海提出“羽毛和子弹”的方案,一拿出来姜文就通过了。

而黄海作品中,大众关注度最高的,无疑是电影《黄金时代》的海报。白纸浓墨,汤唯顽强伫立纸上,小人物置身大时代的洪流之中,女作家萧红的故事跃然纸上,“她处在那样一个乱世之中,文字是她的力量,在文字的世界里,她强大而纯粹,所以那一片泼墨象征乱世,而汤唯静立其中,那种坚定的安静非常有冲击力”,五张海报花费了黄海半年多时间,豪情女导演许鞍华看后,就说了一个“好”字,便无修改。

不过,对于好与坏,黄海说,自己在意的不是“外界的评价”,而是“做好自己”。

海报要能展示每一个导演的电影体系

2012年,黄海开始创业,创办了“竹也”。他说“公司取名竹也,竹是因为梅兰竹菊里我最喜好竹,竹的特质几乎包含了所有中国哲学思想,也就是之乎者也的也,本是个虚词,没有特别意思,但竹也谐音足也,寄寓知足者、足够也。”黄海特别喜欢这个名字,所有熟悉他的朋友喜欢喊他竹也海。

公司墙上的《念念》海报,是2015年遭遇票房失利的一部文艺片。《念念》讲述了一个亲人分离和成长的故事,是设计师最怕碰到的类型,“因为它要讲的是一种感觉,很难用商业的元素表达”。导演张艾嘉和黄海沟通时,也不说戏,只说自己的感觉和拍片的初衷——表达出父母、情感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黄海喜欢这种沟通的过程,“海报是电影的一个物料,而所有物料最后都会进入到导演自己的系统里,所以必须先了解导演”。一个月内,他看剧本、剧照,琢磨张艾嘉的心思,最后设计出了两张先导海报。张艾嘉看到成品后说:“这超乎了我的想象。”最后她选择了其中一张——女主角坐在河堤上抬头看,天空被描绘成了一片海底世界,一条美人鱼从空中游过。“因为女主角从小听妈妈讲《美人鱼》的故事,那个天空就是她儿时的想象。”黄海说。

不同于张艾嘉,另一位女导演许鞍华给黄海的印象则是“豪情”,她喜欢讲述大时代、大背景和大故事。也许是受其影响,黄海在创作时完全“撒开来”,他在看完《黄金时代》样片后就下定决心,“要把海报做得文艺到死”。在他心中,萧红的力量在于她的淡然,“她处在那样一个乱世中,但是文字成为了她的能量,在文字的世界里她纯粹而又强大地屹立着”。黄海说:“所以那一片泼墨象征着乱世,而汤唯静静地站在纯白的纸上,那种坚定非常有冲击力。”《黄金时代》5张海报花了黄海整整半年的时间,许鞍华看后,说了一个“好”字,便再无修改。endprint

“其实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系统,有像张艾嘉、许鞍华这样编剧派的,也有王家卫、徐克那种美术派的。”而黄海要做的,就是适应每个导演,让海报展示每一个导演的电影体系。

黄海说自己是幸运的。“三年前我还没想到产业会这么蓬勃,是核裂变式的发展,这算是大浪潮吧。”每个从业者都在浪潮中追赶自己的目标和利益,黄海的态度很单纯,做好自己工作就行了。“因为所谓工业的魅力,就是每个人做好自己,导演、主创,演员等等所有人都是工业机器上的螺丝钉,电影工业是每个人做好自己就有价值,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在聚光灯前。”

东方美学是一种思维

黄海的工作室里掛着一张没有曝光的《梅兰芳》海报,画面上是两只相互交缠的水袖,黄海说:“那个年代,电影宣传不像现在这么密集,这张就留下了。”不过是6年前,在他口中却成了“那个年代”,他笑着说:“这个行业现在是爆炸式地增长,所有人都浮在上面。”

所谓“浮在上面”,黄海解释:随着市场的膨胀,功利性越来越强,每个人似乎都在跟着商业走,盲目地学习西方理念和技术,丢失了很多东方的审美。

黄海对东方美学的推崇来自在中国美术学院教书的舅舅。他从小跟舅舅学画画,如今也会在闲暇时练练毛笔字,“主要是为了感受一下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在他看来,“中国审美不单单是水墨画、毛笔字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思维、意境”。他拿出《功夫》珍藏版海报,画面上周星驰托掌而立,背后似乎有一双巨大的蝴蝶翅膀。“它在手法、技术上都是好莱坞的,但思维却很东方,运用了古代宫廷建筑里的对称思维。”

除了好莱坞,黄海还会研究很多日本的设计,他说:“他们把我们最好的东西学去,然后做成了代表东方的艺术。日本也是个商业社会,但它的美学成了商业社会不可分割的部分。怎样把美学变成最核心的价值,如何在原有的民族特色上创新,这是我们应该学的。”

黄海的工作室包揽了今年几部热门电影的海报设计,他几乎把自己所有时间都留给了工作。“毕竟一部电影最后留下来的,除了它的影像,就是它的海报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艾嘉许鞍华奥美
张艾嘉《相爱相亲》改档11·3
张艾嘉《相爱相亲》
Benoit Wiesser升任奥美亚洲首席策略官
许鞍华:年轻人失去了什么?
奥美宣布亚太区的几项重要领导层任命
奥美中国晋升滕丽华为奥美北京办公室总裁
奥美中国晋升滕丽华为奥美北京办公室总裁
张艾嘉的私人笔记:我是我,也不是我
论许鞍华电影中的城市日常生活空间
许鞍华: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自觉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