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里追香人 海岛香树梦

2017-10-12王海雪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结香海南文化

王海雪

法国的香水闻名全球,它植根在欧洲文化的土壤中。中国的“香”与西方的“香”不同。它脱胎于儒家、道教的中国文化传统,中国人谈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谈沐浴熏香,这个“香”重点在于一个“熏”字。在密林中生长,吸收天地之精华的沉香树,便是这种香文化的代表。

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水涨船高,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有这么一群深耕中国文化的人,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对“香”的研究中,立志发展中国的“香道”文化。扎根海南十多年的丁宗妙便是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不仅在传统上承袭更远,更是在商业上摸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医药领域浸润十几载

生于1975年的丁宗妙,是温州人,他温润,说话富有逻辑,刚年过四十的他并没有一般老板中年发福的迹象。谈起目前从事的沉香事业,热情瞬间就被点燃,在氤氲的香气中,侃侃而谈,语调和缓。江南悠久的文化熏陶与温州经商的风气让他具有明显的儒商气质。

1998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的丁宗妙,在浙江的医药市场上拼杀多年,深耕中医药健康领域,有房有车,衣食无忧,跻身中产阶层。按照一般的路数,丁宗妙的职业生涯和优渥生活进入了稳定期,往后数十年的发展,自己也一目了然。但是,人生总是充满了各种意外。温州,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地方,恰是土地的贫瘠,催生了走南闯北的温州商人。浸润在江南文气中的丁宗妙,也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于是,职业的倦怠催生了人生的转折。兴趣,总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和冒险的热情。生命的新奇与多彩就在于将兴趣转化成自己热爱的事业。不久,丁宗妙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将自己的命运改写了。

中医药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魏晋时期崇尚自然风度,流行炼丹,从某种意义上说,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丁宗妙喜欢研读中医典籍,对《皇帝内经》、《本草纲目》如数家珍,在阅读的过程中,他梳理中医药,一条传承清晰的脉络清清楚楚呈现。

丁宗妙在浩瀚的中草药中注意到了1963年列入中国药典的“沉香”。作为一剂不可多得的良药,它在医药市场上有广泛的应用,不仅能治病救人,还与中国历史、宗教的兴盛衰落息息相关。

海南,与大陆隔海相望,在中國历史偏安一隅,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故事和使命。在这座遍布植被的海岛上,阳光一年四季普照,出产的奇珍异宝不胜其数。而沉香,是其中极为珍贵的一种。海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驿站,在繁华的贸易之路中,也因为它,誉满全球,成为著名的香之岛。海南沉香,古往今来被文人四友、香茗大家推崇为列国沉香之首。明代名医李时珍在集传统医学之大成的巨著《本草纲目》中记载:“海南沉香,一片万钱,冠绝天下!”

丁宗妙泡在“沉香”这味独特的香料里,数年时间,他不仅弄清楚了沉香的来龙去脉,也对沉香的药理和在中国香道文化历史上所占据的地位有了特别的了解。他想得很远,走得更远。

丁宗妙沿着沉香的历史脉络,一路深究下去,也就一路追到了海南。

这年,正是他在浙江的事业发展如日中天的时候,当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寻香而去之时,妻子顾虑重重。面对未知,人的内心都是充满惶惑与不安,是循规蹈矩,安稳无忧过一生,还是遵从内心,漂洋过海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梦想?丁宗妙明白妻子的忧虑,但是,他说服了妻子。他仿佛闻到了满屋遥远古老的淡淡清香,这香,便是他日后载着梦想起航的沉香之味。

虽然沉香入药历史悠久,药用价值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毁灭性的采盗,致使沉香成为万水千山寻遍、踏破铁鞋难觅的稀世珍物。清末以前,中国是全世界沉香供应中心,出产沉香最好的地方就是孤悬海外的海南岛。海南沉香“金坚玉润,鹤骨龙筋,膏液内足”,久负盛誉,中国才成为甲冠天下的沉香大国。

但因乱砍乱伐、过度开采,沉香资源几乎破坏殆尽,目前,中国沉香不但不能供应国际市场,且80%以上依赖进口。

沉香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凤凰涅槃”,白木香树如果没有受伤,那么也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树木。千百年来,它都是依靠闪电、自然灾害等,树木受损后才能结出价值连城的沉香。

江浙一带,自古文人辈出,宋朝的繁华,更是让文人雅士云集于江南富庶之地。用香、品香也在宋朝达到了顶峰。北宋时期,贵族士大夫阶级在精神生活的追求上已达极致,在倡导的雅致、格调中,文化的表现就体现在品香、斗茶、侍花和挂画。这种把财富与学养融为一体的方式,刺激了沉香的消费,也让沉香稀缺难求。

丁宗妙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浙江人,饱受这种文化的熏陶。这或许是他选中沉香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考虑的不仅是沉香在医药市场领域的广泛应用,更是思索沉香是如何引领一种新的中国生活方式。这种抱负,不仅源于个人的兴趣爱好,更是一种对香文化传承的愿景。

这年,是2007年,丁宗妙32岁,正值意气风发的壮年。而南下之前,他已经筹备了整整三年:经过深入调研,对沉香产业的上游种植、结香及下游市场的需求掌握得一清二楚。

纵然有千般阻力,却都阻止不了丁宗妙南下的热情。彼时的沉香市场,混乱不堪,各自为战。丁宗妙有探索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他,以及两位志同道合的梦想合伙人丁宗涨和沈日华,来到海南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与海南本土香农吴红汇合后,走上了漫漫寻香路。其中,丁宗涨是丁宗妙的弟弟。

他们的足迹掠过琼中、白沙、昌江、东方、乐东、陵水、三亚、万宁、儋州、定安,几乎走遍海南所有的黎村苗寨和深山大林,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沉香的生长情况。endprint

这年,沉香虽然药用市场潜力巨大,但并没有一家真正专业的公司,对沉香的种植、生产、销售进行一条龙的服务与包装。丁宗妙就是在这样的一片空白中,创造了属于他的开山之作。他说,自己开的不是公司,他做的,是有关沉香的艺术。

惊险重重漫漫寻香路

白木香树,几乎遍布海南岛各地,在炎热的海岛,是房前屋后的纳凉树木之一。看起来普普通通,却像金庸笔下的扫地僧,深藏不漏。这种树木,注定了它传奇的命运。在暴风骤雨和电闪雷鸣的天然灾害中,它的枝干可能会断了,结实的树根可能会被劈开了一口子,这个伤口,在年深日久中,便在天地缔造的奇迹中,慢慢地结疤,同时,也慢慢采纳天地之灵气,将天地之间最美的东西“沉香”孕育其中。

寻香而来的丁宗妙在本地资深香农吴红的带领下,开始了对这个陌生之地的探索。他们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来到了偏僻原始之地——黎族人聚居的海南中部山区,黎族所在之地,也是白木香的主要产地,与山里的原住民,与丛林、自然为伍,发展出一套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黎民极其珍重诸如沉香这类集天地之精华、吸山川之灵气的香物,视如至宝,奉若神明。黎族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就要熏闻沉香,以便通关开窍,启蒙智慧;逢年过节祭拜祖先的时候,黎人不会选择其他香品,而是上山采取成年白木香树上的沉香,到家中熏烧,表示以最纯净、最高雅的香气祭拜天祖。

沉香作为敬神礼佛的供品,在宗教里有崇高地位。丁宗妙在和黎族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了沉香的另一面。他穿行在琼中的黎母山区,也去过白沙的云雾缭绕的鹦哥岭,也爬过五指山,见识过深山老林里的种种奇异之事,也遇到过朴素热情的山民,对他们的到来热烈招待,更遇到过猝不及防的危险状况。

从城市踏入森林,宛如两个天差地别的世界。这种观念的碰撞,在丁宗妙的心里埋下了矛盾的种子。一面是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在对医药市场的把握中迅猛出击,获得更大更多的市场份额。一面是穿行在最本真最自然的天地之间,抬头即可看见漫天星空,脚踩坚实的土地,在满目的绿色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丁宗妙越来越沉静。他、弟弟丁宗涨、吴红以及和他并肩作战的密友沈日华,劈荆斩刺,用毅力和坚持,在一棵又一棵的白木香树中搜寻,考察。白木香树,在受伤中“涅槃”,这个寻香小分队也从最初的单纯找香,寻得了自己最终的目的,成功“凤凰涅槃”。

他们遇到滂沱大雨,山蚂蟥从草丛爬到了乡间小径上,随处可见,疯狂猖獗。人畜被叮咬后痒疼难耐,伤口溃烂,严重时甚至危及性命。他们全副武装,但还是难免被叮咬,从山林出来,把山蚂蟥拔下,裤腿都是一片殷红。现在,被蚂蟥咬过的伤口隔了好几年,还是会发痒。

创业艰辛,一言难尽。数年之后,丁宗妙回忆起来,颇为感慨。

那年,他们夜宿山区,当地农户热情好客,将家中最丰盛的事物拿来宴客。与当地居民同吃同住,同甘共苦,结识了许多经验丰富的香农,在不断地交流中,丁宗妙对沉香的产地习性掌握颇深。思想越深,带来的,是更深远的行走。这种行走,被丁宗妙形容为:直抵死亡的行走。团队中的每个人,领略了山林的曼妙,却也吃尽了苦头。

丁宗妙在数以万计的中草药中挑出了沉香,不仅赌上了自己的前程未来,其实,也赌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这支队伍,被穿梭在结香处的红蚁黑蚁咬肿半个月才消退,不过是最稀松平常的小事。爬上五六米高的树杈,不能承重的树枝劈头盖脸嘎吱折断,人直接倒栽葱。更不说遇到一株倒地的白木香树,赶过去扶起却惊扰到蛰伏在树上的马蜂窝,群起而攻之的马蜂穷追不舍,他们护头拼命逃脱,差一点失足跌落山坡,几个人全身上下都被蛰了好多包,在琼中住了好久的医院才捡回一条命。

团队中遭遇的最惊险吓人的一次,直到现在,丁宗妙的弟弟丁宗涨回忆起来都历历在目。那日,在儋州松涛水库附近,在前头开路的丁宗涨,误踩中捕猎的山猪夹,一下子疼痛难忍,险些晕厥,他强忍着撕心裂肺的疼痛,着急俯身用手去掰齿夹,不料手掌也被夹了进去,生生扎出两个眼孔,鲜血立马奔涌,洒落在周边的草丛上。闻声赶来的同伴,赶紧合力撬开了血淋淋的山猪夹,背起他去镇上的医院打破伤风消毒。

前期的治疗却引发了脓疮,丁宗涨只好回到浙江老家治疗,找了当地老中醫,采到草药敷上好久才渐渐得以行走。像这样惊险的经历,丁宗涨现今说起来虽然轻描淡写,但却可以想象当时的凶险万分。

“人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干好就很不错了。”丁宗妙有着温州人的精明和觉醒,也具备着对世事时局的敏锐洞察和睿智,当然,更少不了持续至今的激情。

在西风渐进的岁月,天然香料被逐渐冷落,在一瓶瓶西式香水的喷洒中,国人推崇的自然风度也在时光中没落。沉香,也在漫长的时间里,成为一剂普通的中药材,大众,也只是听到“沉香”之名,停留在曾经挥洒的香气中,再也没有了钻研的好奇。

丁宗妙和他的伙伴们,佛法精深,而沉香具备灵性。在山野丛林中,将寻香的种种遭遇归咎于“我执”。或许,这是温州人的共性,也是温州人做生意如此成功的原因。冥冥之中,他觉得自己不是寻找沉香,而是沉香在找他……

创业几度风雨几度秋

经过一番摸底,丁宗妙对沉香在海南的发展做到了心中有数。当地产热、金融热在这几年几乎成为席卷一切的浪潮。面对这种资本的汹涌之势,丁宗妙也有那么一丝犹豫,是否投身进入赚快钱的热浪中。毕竟,沉香至少要经过七八年的沉淀才能有所得。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资金是持续不断投入的。

耐心,是考验一个人心性的关键。丁宗妙还是继续不走寻常路,在商业和文化的取舍之间,他愿意花上时间赌上一把,把商业和文化结合一起,最终落地。endprint

资金链会不会断裂?这是威胁一家企业的最大问题。但是,如果不去做,你怎么能知道最终的结果呢?丁宗妙还是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成立了沉香公司,打造相关体系,开始引导公司步入正轨。

这些年,经历的最大困难,和他最开始想的一样。种植周期长,带来了沉重的资金压力。万幸的是,在吴红等人的共同扶持下,他们度过了难关。但是,他们又遇到了新的瓶颈。沉香的奇特在于必须受伤才能结香,要是光靠老天赏饭吃,那结香率可以忽略不计。更不用说推广到市场了。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丁宗妙找了国家的科研机构,经过艰苦奋战,终于攻克了结香难题。从自然结香过渡到了技术结香,并成为行业内的技术标准。

开启的公司+农户模式,在推广中也遭遇到了困难。丁宗妙亲自上门,和农户家庭的主人一家一家地谈。在海南乡村,房前屋后很适合栽种树木。这个产业,回报周期长,这是农户不愿意种树的最主要原因。于是,他根据这个顾虑,说,不论种不种树,十年八年都会过去。公司提供树苗,只是动动手挖个坑的事,为什么不做呢,这可是一个财富积累的东西。农户大多数都被这句话说服了。

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每一个阶段的难题。但是丁宗妙稳扎稳打,在医药和健康养生两大板块摸索出了一条道路,前景逐渐广阔起来。在中国古方中,沉香曾是两千多个方子的一剂药,见证了中医的历史进程。但随着步入现代社会,沉香越来越变得稀有,身价水涨船高,它在医药的应用也就慢慢减少。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仅有两百来个方子配有沉香。

但是,市场对它的需求体量是大的。包括中药房、中成药制作等。而技术结香解决后,收获了第一批沉香,产生良性循环后,供应链条开始步入常规,医药市场领域也成为了丁宗妙的主攻方向。而健康养生方面,他们从流行已久的芳香疗法入手,以法国顶级化妆品、香水为高标准,开发产品以香薰类为主,包括精油、线香、香粉等。沉香的外用,比内服效果更直观显著。丁宗妙说,像这些顶尖的公司看齐,能让一家企业的目光着眼未来,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

海南沉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打造一个属于海南自己的沉香品牌,这是近年丁宗妙首要考虑的问题。他积极拓展与海南当地景区的合作,打造海南高端旅游礼品,开发海南特色手信。对于一个国际旅游岛来说,一款诞生于本土的产品应当与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丁宗妙说,他深感任重而道远。

现在,丁宗妙开创的沉香事业,从最初的五六个人,到现在固定员工五六十人,林区临时工每个月基本维持在三百人左右。解决了不少当地乡镇的就业问题,从产业和经济入手,侧面响应了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发挥了企业的责任。

对于未来,丁宗妙和合作伙伴们聊了很多很多,虽然仍会遇到无数的困难。但他以一位文化者、问道者的担当,坚定不移地向前走着……丁宗妙回望这十几年,所做的归纳起来无非两个字:沉香。

他说,他弟弟丁宗涨放弃了在山西的煤矿生意,与他并肩投入到绿色的产业中,都是源于一种激情和热爱……而他们也在无意之间,呼应了海南省的大政策,作为以生态闻名的岛屿,海南一直坚定地走生态立省的道路。丁宗妙和他的公司,便是这种道路的践行者。

他们和抵达森林的盗伐者不同,他们从最开始就是以一种严谨的研究态度,去观看每一棵野生的白木香树,从树叶到枝干,到对树种的采集。他们最初在基地栽下的第一棵树,便是这么来的……可以说,他们踏遍了海南岛的山山水水,他们也无意间做了一件事:给海南培育了最优质的白木香品种。

现在,时间走到了2017年,而丁宗妙的沉香事业无论是在产量还是输出上,都已经是业内较为领先的龙头企业。

和神之香终凤凰涅槃

这些年来,在自然环保理念的导引下,加上传统文化回潮,人们又开始追求返朴归真,天然沉香的价值和地位才逐渐回升,香道文化也再次闪光。

曾被贬到海南的宋朝人丁谓,所写的《天香传》,是对沉香进行品鉴的第一人。他评沉香:味清且长。丁宗妙对此文爱不释手。在位于演丰镇红树林附近的一片红土地,从路边望过去,尽是一片郁郁葱葱,那是丁宗妙早年栽下的沉香树,十多年过去,这片曾经的荒地已被茂密的树林覆盖,成为来这座小镇观光的游客必到景点。

白木香树有三五年的疯长期。五年成材,两年结香,也就是说,七年后,才能真正有收获。丁宗妙的公司和科研结构合作,研究出了通体结香技术,使得结香产量获得大幅提高,自然结香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并不适合需求巨大的医药市场。

在科研上,丁宗妙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不论是产品开发,还是科学研究上,丁宗妙都走在了最前沿。他的公司也因此获得荣誉无数。而他的沉香产品,也进入了博鳌论坛,赢得了各国领导人的交口称赞……

漫步在沉香树林里,一片清幽。白木香树不需要施肥,自然生长。如今的演丰镇,和丁宗妙栽下第一株沉香树时的面貌早已大不相同。绿化和新农村建设都是海口各大乡镇的佼佼者。丁宗妙打算把这里建成沉香产业博览园。从医药市场往香道文化延伸。因此,公司也投入了不少资金,推进文化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丁宗妙与几位创始人在企业战略发展上的精准定位,让公司在短短几年间,就建构了一条完整的沉香产业链,从大方面来讲,便是科技与文化齐头并进。

今年,公司与百年老字号药企胡庆余堂、同仁堂签订了战略协议,随着范围的扩大,公司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提供了不少长期岗位给当地的农民,促进了就业,也促进了经濟,不仅是企业对精准扶贫的国家政策的落地,更是无形中培养了农民的环保意识,也实现了产业和平台共同富裕。

除了演丰的沉香基地外,丁宗妙还在琼中县、儋州市等地有基地。这些基地,反哺着企业。同时在未来,也将成为沉香文化的重要部分。香与人,不仅是空间上的一种陶冶,也是身体和精神上的一种熏陶。丁宗妙说,沉香,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提供了看待外在的一种文化视野。像日本,还保留许多中国文化传统,所以,那边的香料用料极大。沉香有和神的作用,就是人不仅是平和的时候用它,情绪亢奋的时候品香,更可以让人安定下来。endprint

沉香,从中国范围来讲,目前台湾用量最大,从全球范围来讲,则是日本和中东地区。沉香的分布种类有惠安系,产地包括中国、老挝、缅甸等中南半岛地区。还有星洲系,产地包括马来西亚、印尼等。

如今,丁宗妙在产品开发上,已经覆盖得很全面了。不仅覆盖到生活中,也延伸到了宗教领域里,只要用到沉香甚至潜在会需要沉香的地方,所有的产品他都想到了。这是一个人,对一件物品痴迷的结果。沒有这种痴迷,沉香也只是沉香,丁宗妙也只是丁宗妙。

在打拼的这几年,丁宗妙和核心团队在医药市场上的深耕让公司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进入了常态化运营。从医药产业往香文化上的延伸,将沉香蕴含的文化精神充分挖掘的时机也到来了。虽然几个创始人,在对沉香产业未来发展战略有些不同的看法,于管理运作等相关方面有些分歧,但是在经过开会讨论后,彼此都能互相理解,统一思想,为共同的事业努力。

丁宗妙点了一根线香,袅袅的烟雾便在木建筑结构的房间氤氲开来,注入了一股沁润心脾的味道。他一边把香放入香炉,一边将品香说得头头是道:沉香有头香、本香、尾香之分,每一段的香气,都不同,或浓郁芬芳、或淡雅幽静。

这栋房子就盖在演丰产业园里面,推开窗,触目所及便是郁郁葱葱的绿色,与碧水青山为伍。有许多来到基地的朋友,都一眼爱上了这里,提议丁宗妙开发成集旅游民俗为一体的园区。丁宗妙也曾蠢蠢欲动,但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他还是暂缓了这个想法。事情,是一步一步去做的。前面的根基必须稳固,才能将业务拓展到更宽的领域。

他生产的沉香,进驻了故宫博物院;他和专业科研机构合作,进行系统性研究,开发了沉香结香技术;他,在香道文化的复兴上努力,通过举办公益性的香道培训活动,培训了一批专业的香道师;他还创办了沉香研究院;等等这些,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出来的。

有人说,温州人是东方的犹太人。不仅是说他们在经商上的天赋,更是对他们可靠、诚信的颂扬吧。

丁宗妙用了十来年时间,一头扎入沉香领域,与香为伍,看似浪漫,实则是兴趣使然。初来乍到,穿行在雨林之中,所遇重重危险,现在谈起,却已似过往云烟,他展望未来,在香道文化上看得更加深远。他不仅在经济领域获得一定成就,为中国沉香事业尽绵薄之力,更是希望在文化上能重现昔日辉煌。我们期待着。endprint

猜你喜欢

结香海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结香的奥秘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谁远谁近?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结香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为海南停留
中国沉香基地及通体结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