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口上的智能投顾

2017-10-11钱玉娟

中国经济信息 2017年19期
关键词:领域人工智能客户

钱玉娟

紧跟国内监管政策,加强AI技术和人才储备,加快丰富投资产品标的,是智能投顾发展的核心问题。

当谷歌的“阿尔法狗”横扫棋坛,当百度人工智能“小度”击败了“最强大脑”……人们不禁思考:如果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应用到金融投资理财领域,效果如何?传统金融机构一旦与其碰撞,又将产生怎样的火花?

在近期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中,不仅将AI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还重点提到“智能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智能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金融新业态。

在这一鼓励背后,既有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巨头争相创新探索金融投资领域的“阿尔法狗”——智能投顾(Robo-Advisor),连传统银行也展开行动,牵手技术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探索相关服务。

方兴未艾

早在几年前,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市场涌现出不少知名的智能投顾平台,如Motif、Personal Capital等。而国内的智能投顾直到2014年才在金融创新市场崭露头角,并在2016年取得迅速发展,直到今年上半年,智能投顾行业进一步在中国落地生根,并呈现扩散发展之态势,国内智能投顾的参与主体也日渐多样。

除了像宜信投米、品钛璇玑这样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外,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机构进军到智能投顾领域。在银行业领域中,招商银行在2016年12月推出银行业第一个智能投顾产品——“摩羯智投”,而在今年,兴业银行的智能投顾产品上线,交通银行、华瑞银行的智能投顾服务研发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其他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传统商业银行介入智能投顾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传统银行具有遍布全国的网点、丰富的客户资源,积累了丰富的客户数据,包括资产、投资、贷款等各类交易,远远超过其他金融机构。”可以预见的是,若银行可以深入挖掘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将为其未来发展带来更多收益。与此同时,传统商业银行是公募基金的主要销售机构、资产托管机构,这也让其拥有极强的主动权和议价能力。

《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获悉,在公募基金领域中,除了天弘基金作为第一大公募基金早已关注到智能投顾外,南方基金、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大型公募机构也在布局智能投顾,华夏基金则更近一步借助微软之力,与微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力人工智能投顾。在保险业领域中,安邦保险集团与数字化资产配置解决方案提供商璇玑展开战略合作,双方联合开发数字化金融服务“安邦金融&璇玑智能投顾平台”,并在金融安全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而在券商领域,由于投资顾问业务是券商的核心业务之一,智能投顾便成为竞相追逐的明星业务。作为行业的领导者和先行者,廣发证券在2016年6月推出智能投顾品牌——“贝塔牛”,主要专注于中小投资者的财富管理诉求,上线以来共服务了超过30万客户,可根据客户的不同目标及风险承受能力给出不同的投资建议,实现千人千面。2017年4月,长江证券于推出了国内首个券商智能财富管理系统——券商版“阿凡达”iVatarGo,这是一个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投资者服务领域的典型产物,通过大规模的交易行为数据运算和分析,给投资者画像,打上标签和因子,涵盖了投资特征、交易行为特征、投资能力、投资风格、投资策略、当前持仓等方面。

站上风口?

随着居民财富增长和日益旺盛的投资理财需求,传统为高净值客户做的财富管理难以推广至广大投资者,智能投顾则依靠其智能化的、科学化的理念和技术优势,更为轻松地触达每个普通投资者,提供更高效灵活的资产配置服务,既满足并激发了市场需求,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据咨询公司艾特集团发布报告显示,美国市场的智能投顾从2010年的51只产品管理金额20亿美元,迅速上涨至现今2148只产品、1400亿美元的资产。到2017年底,资产估计将翻番至2850亿美元。如果扩展到全球视野,BI Intelligence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0年智能投顾将会占据全球10%的财富管理市场,也就意味着在三年以后全世界将有8万亿美元的资金会交给机器人打理。

而在中国,中等收入人群未来3年有望上升到3亿-5亿,况且中国有一亿多股民,而人工投顾根本无法服务到如此海量用户。在这种背景下,智能投顾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市场上各方参与者纷纷挤进该领域。

可以预见,财富与资产管理为导向、为客户提供金融解决方案的综合金融服务也是国内券商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金融科技强力介入财富管理行业,势必会给财富管理行业以及投资者的行为带来巨大的变化。在互联网金融日益深入的今天,智能投顾有可能成为影响“资金-资产”配给的关键环节。

另外,还应该看到,很多传统金融机构推进智能投顾的落脚点,是开发“智能基金组合销售”服务。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岳磊指出,“这是由于国内智能投顾尚未有监管政策和法律规定,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仍然独立进行,因此银行的目的只能落在销售基金组合。”

传统商业银行及券商机构等推出智能投顾服务的又一目标是优选基金组合,势必会降低投资标的相关性,这在岳磊看来,“当前它们推荐的基金组合,大多集中于主动型管理基金,而非被动指数基金,能否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也值得商榷。”

《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也了解到,我国当前的智能投顾是在对银行的基础资源和大数据加以利用下,通过AI技术进行机器学习建模,再结合客户风险收益情况,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投资组合。这就会引发一个问题,“谁来监督智能投顾,谁来确保底层代码的公平性、安全性、可靠性?”

美中不足

让岳磊较为担忧的事情是,除却金融科技企业在智能投顾方面的发力,传统银行机构的入局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他看来,虽然多方机构正在从不同层面切入智能投顾领域,但目前智能投顾的科技还处于原始阶段。仍有不少瓶颈需要进一步发展解决。“紧跟国内智能投顾监管政策,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储备,加快丰富投资产品标的等,是商业银行及券商机构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作为新生事物,智能投顾服务客户的时间非常短,模型的有效性方面还需验证,历史业绩比较有限,较少有非常吸引客户眼球的成绩单。最为关键的是,目前国内的智能投顾平台的盈利模式都选择免费,未来一旦收费或将带来客户的迅速流失。

其次,当前市场上很多所谓的“智能投顾”还停留在传统量化交易平台的水平,只是把针对大客户开放的资产配置算法“包装”成服务指令,建成平台供个人投资共享,其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创新。

最后,智能投顾的发展必须依赖监管政策,而现有法律环境下的智能投顾只能被用于提供投资建议,不能从事资产管理,这就使目前智能投顾的业务局限于投资决策推荐。此外,智能投顾与传统投资顾问在运营模式上也有较大区别,但在当前的法律法规中并未体现。未来监管机构在智能投顾发展过程中的演变仍值得期待。endprint

猜你喜欢

领域人工智能客户
领域·对峙
人工智能与就业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23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