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看芦花隔岸生

2017-10-11

中华书画家 2017年9期
关键词:文徵明小楷纸本

□ 方 放

静看芦花隔岸生

□ 方 放

方放创作照过程

方 放1968年生,安徽人。1990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设计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理事、北京东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在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赵孟頫是小楷创作的两个高峰。到了明代,文徵明承继前贤,书风高古,取法谨严。他的书法初学赵孟頫,晚年意追晋韵,用笔古雅精微,结体疏静清俊。小楷作品《后赤壁赋》是文徵明在86岁时书写的,是其晚年力作之一。

数年前,我特别喜爱小楷,偶然看到文徵明的《后赤壁赋》,爱不释手。动手临习时,却执笔三叹,文氏用笔精妙难至,确如王世贞所云:“(文衡山)小楷师‘二王’,精工之甚。”

在《后赤壁赋》这幅作品中,看不到汹涌澎湃、激荡不安的气息,满纸浸润的是江南的清凉与静谧,一副“胸臆手腕不着纤毫烟火”的姿态。这样的书法境界,恐怕是文徵明心境的写照吧。他曾在诗中写道:“空山远过人踪少,寂寂孤村水自流。”心入无人之境,清清明明,“两翁晏坐山无事,静看芦花隔岸生”。无牵无挂,安适祥和,在心灵的静寂中,丘壑内营,风骨自存,书之性情飘然入纸。

文徵明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十一月初六日。幼时的文徵明显得十分愚钝,5岁时还站立不稳,8岁时话还说不清楚,与聪明伶俐的哥哥文奎形成极大反差。幸运的是,他的父亲文林一直信任他、鼓励他,始终相信他的小儿子会大器晚成。果然,13岁时,文徵明渐渐显露出在背书方面过人的记忆力,16岁时,结识了与他同岁的唐寅和大他10岁的祝允明,成为至交,他们常常聚会,谈文论艺,吟诗作画。

此后的十余年,经父亲引见,文徵明先后学诗于都穆,学书于李应祯,学文于吴宽,学画于沈周。出入儒门,熟读四书五经,精研书画。吴宽是当世硕儒、著名理学家,文徵明的思想多受他的影响,平和简静。沈周是明代文人画的领袖,他的人品和画风都具有真正的文人气质,他倡导的文人画旨趣是,将绘画从一种单纯的“技巧”提升到以意趣为尚的“艺术”上来,对文徵明的绘画思想影响巨大,文徵明题他的画时说:“石丈高情点墨趣,悠然胸次白云间。”可以看出他对老师甚深学养与超迈性情的钦佩之情。

李应祯是文林好友,祝允明的岳父,文、祝二人都曾得其教诲,“吴门四家”中两人学有大成,不能不说他教导有方。他主张不随人脚踵,标新立异,文、祝都得其精髓。文徵明在《又跋李少卿帖》时说:“自书学不讲,流习成弊,聪达者病于新巧,笃古者泥于规模。”又说:“按张融自谓‘不恨己无二王法,但恨二王无己法。’则古人固以规规为耻矣。”书画艺术要能够自立其意,不蹈袭前人。

光阴荏苒,饱读诗书的文徵明九次赶考,但这扇世俗中可以转换命运的仕途大门始终未能向他敞开。54岁时幸运之神终于光顾了他。由于他的书画声誉远播,被举荐入朝,抱负满怀的他,将这次入朝看作是人生转折点。在翰林院,因为不是进士出身,有人称其为“画匠”。1524年,逢“大礼议之争”,他亲眼目睹了朝廷大臣被杖打致死,使他对仕途彻底心灰意冷,遂上疏乞归。回乡后的他如释重负,脱略凡尘,涵养书画,内心的淡泊清明,一尘无染,把他的书画再度推入妙境。

方放 秦观《龙井题名记》 68×68cm 纸本 2017年

同样的山川河流,同样的时移物迁,留连于山川、溪水、乱石、深松之间,收放于天地自然万物之中,随顺外境而无小我的自扰,这是何等的自由与潇洒。隔世的文衡山能在鼓噪声中看云闲水远,养涵映万物之心。日日匆忙的我们,能否也放慢脚步,细细地品一品字里行间的恬淡,寻一寻故纸堆里的生机呢。或许能嗅得香从何来。■

责任编辑:韩少玄

方放 《好云楼随笔》数则 180×90cm 纸本 2015年

方放 曹 操《短歌行》 136×60cm 纸本 2017年

刘宏卫

1973年生,辽宁辽中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培训中心教授,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曾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二等奖,作品曾入选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展、全国第三届草书展优秀作品展。

推荐语:刘宏卫学书以“二王”为宗,兼研唐宋元诸家,取向秀雅冲和,注重研习古法、广泛吸纳,注重自然流露、品格锤炼,作品意态飘洒而富文气,既正而醇。更可贵的是,他有实力而不张扬,总是默默耕耘,又勤于思考,不急不躁,谦虚问学。因其勤奋,因其悟性,所以,其书艺一直稳健扎实地向前迈进,成果殷实,厚积薄发,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聂成文(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刘宏卫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8×68cm 纸本 2013年

刘志明

1987年生,陕西汉中人。200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推荐语:志明每一张画都是自性而发,他的作品不论巨幛还是小品,都可观、可居、可游,都是文人理想“悠然见南山”式诗意生活的再现。在这种心平气和的惨淡经营、勾皴点染中,气象高森的水墨丹青、金碧辉耀下,一种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高韵,致使作者本人及观者“身归阆苑丹丘上,神在光风霁月中”。少有年轻人能静下心来从事传统细笔一路费力乖时的绘画创作,而志明的选择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深入传统文化腹地,不停地磨练。希望志明保持一片初心,砥砺前行,在绘画路上“心中存朴素、笔下浩琳琅”。

黄平昌

刘志明 孤松寒枝 纸本设色 2016年

刘志明 寒泉山色 110×45cm 纸本设色 2017年

刘志明 云栈飞雪 96×42cm 纸本设色 2016年

猜你喜欢

文徵明小楷纸本
大同小异
——曾来德小楷展
节录《尚书·君奭》小楷
韩景燕作品集
王少桓
三姐,钱够吗?不够问我要,开心最重要
——文徵明《致妻札》
山洞、漁人、水澤田地——文徵明的理想国
纸间书画馆 “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慢慢写字,好好活着
兰华生作品
文征明最娴雅的小楷
文徵明诗咏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