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工程与后现代状态

2017-09-30杨雪冬

决策 2017年9期
关键词:后现代权威共识

杨雪冬

随着社会利益的分化,价值认同也在多样化,个人、各种形式的共同体认同在不断增强,在全社会范围达成共识的难度在增加,共识的稳定性也在缩短,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有许多新特征,值得认真分析和精准应对。其中之一就是:全力实现发展的现代化任务与日益分散化的后现代社会状态并存。

进一步说,现代化发展是目标明确、追求不断递进的时间性进程,后现代状态呈现为目标分散、需求多样、认同繁杂、价值消解的碎片化存在。

在这样更为复杂的社会状态下,对于中国这个一百多年来积极追求现代化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要动员全社会的各种力量共同努力,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目标,会遇到更加复杂严峻的挑战。主要有四個方面:

首先是认同的多样化,增加了共识达成的难度。现代化是一个伟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共同努力。

从现代化历史进程来说,对更富裕生活的追求,常常是全社会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从而成为时代趋势,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后发现代化国家来说,更有实现国家富强的社会共识和发展目标。

然而,随着社会利益的分化,价值认同也在多样化,个人、各种形式的共同体认同在不断增强,在全社会范围达成共识的难度在增加,共识的稳定性也在缩短,个人的、群体的共识在许多时候优先于社会的,乃至国家的共识。

第二是后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弱化着经济发展优先的发展观。现代化的发展观是推崇经济发展优先的,而经济发展又很容易被简单化为经济增长。

随着各国陆续进入现代化进程,这种观念的负面效果日益明显,产生了有增长无发展,有发展无环境,有发展无幸福等结果。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出现,就是对这种现代化现象的反思和对抗。

第三,对权威的认识改变,影响着重大政策的制订和实施。按照恩格斯的观点,现代社会需要分工协作,联合活动,这就需要权威加以协调组织。如果没有权威的存在,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无法实现。

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公众的自治要求和能力在增强,自治的领域也在扩大,因此权威会被淡忘甚至受到质疑,进而在观念上否认权威存在的客观合理性。这会提高重大政策的制订和实施的难度。

第四,对宏大叙事的冷淡,影响着社会的对话和共鸣。所谓宏大叙事,高扬进步理念,重在讲理论证,逻辑严密。但是这种叙事方式面对分众化的社会,很难在多样的群体中找到有效的共鸣,因为这些群体不仅兴趣点关注点不同,而且也在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更值得重视的是,这种宏大叙事,很容易与“党八股”合流,进而造成官方话语的僵化,失去鲜活性和吸引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后现代权威共识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商量出共识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别让“PX共识”在爆炸中瓦解
进入后现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