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有效教学策略

2017-09-29王身仁

读天下 2017年21期
关键词:培养习惯教学策略

摘要:写作是获得语文学习能力反馈的直接途径,是将语文基础知识、自身语言构建能力进行融合的过程,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当前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农村特殊环境与教学设备的限制,且农村初中生的语文基础水平相对较差,这些都成为制约他们语文写作水平提升的条件,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些阻碍。依照自身教学经验首先分析了当前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然后分别从“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实施多样写作活动”“注重写作结构教学”“优化作文评价机制”几方面入手,对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方式进行了浅显的研究。

关键词:教学策略;培养习惯;多样化写作

一、 当前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纵观教学实践,当前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长期探索与实践中发现大致存在以下几项问题:其一,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将教学形式刻画得太过生硬,这种陈旧且枯燥的教学模式无法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而制约着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形成;其二,初中生普遍阅读量不足,且对生活的感悟与经验较少,在写作时会出现灵感缺失、内容匮乏、没有内涵等问题,以至于他们的作文质量不佳而导致整体作文分数较低;其三,初中生刚步入脱离小学写故事、写日记的阶段,在写作时对于文体和结构的意识较为模糊,如此便使得他们对于作文整体逻辑和谋篇布局的把控能力不佳,便会产生文章结构混乱、框架零散的写作现象;其四,部分教师对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对作文评价机制更是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在实际练习中进行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切实影响着他们写作综合水平的提升。针对以上问题,农村初中教师的语文写作教学优化工作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重任。

二、 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有效教学策略

(一)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于生活感悟中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初中生由于生活经验较少且社会阅历不足,在进行一些陌生主题写作时往往因为认知程度不足而出现无法产生情感共鸣的问题,因而制约着他们写作灵感和兴趣的产生,从而使得写作教學任务无法获得良好的开端。基于这一现状,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来到生活中感受大自然的特殊风光景色,以此来促使他们对写作主题产生主观认知,并以此为基础使其写作灵感被充分激发出来。农村学校相较于城市学校来说虽然没有完善的教学设备来为学生开阔视野,却拥有比城市学校更充裕的自然环境资源,教师充分利用这些独属于乡村风情的自然环境资源让大家进行生活感悟,不仅可以于实际生活中引发他们对家乡的情感,还能增强大家对细节事物的观察能力,以此来促使他们在突破空间限制的自然光景中产生浓烈的情感共鸣,并在细致观察中唤醒他们的表达欲望,从而为写作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下情感基础。

(二)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于博览群书中积累丰富写作材料

阅读是汲取知识的途径,是丰富自身见闻、积累写作材料的必要前提。当前存在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一项重要问题便是学生的阅读量普遍较低,在写作时往往无法熟练运用名人名言、诗词短句、故事引用等提分元素,使得作文质量一直无法得到提升,又因为文章缺乏内涵和真情实感,致使作文内容总是如“流水账”一般缺乏营养。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借助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来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通过阅读一些具有人生成长价值和人格品质提升的课外读物来引导他们认知到成长过程中所需要面对的挫折和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再让其通过摘抄学习等方法对其中优秀段落加深印象,久而久之,当大家在日常阅读过程中积累到大量名目繁多的精美素材时,必定能做到在写作时“下笔如有神”。然而农村学校中没有过多的课外读物资源,这便需要教师精心为学生挑选出特定的书籍让他们进行阅读,以此在促使他们体验阅读乐趣的同时为其日后的写作练习奠定下内容基础。

(三) 实施多样写作活动,于广泛尝试中培养学生写作习惯

传统语文写作教学方式过于刻板,这种单调枯燥的写作练习形式无法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而抑制着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形成,更是影响其写作心态的良性发展。在农村初中写作教学中同样存在以上问题,并且由于教学设备不够完善的问题更是阻碍着学生写作动机的产生,以至于教师在布置硬性写作任务时使大家形成抵触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着其写作水平的提升。鉴于此,教师可通过实施多样化的写作活动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让他们在广泛尝试中发现语文写作的魅力并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由此出发,教师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让学生从多维角度入手来掌握写作技巧,并以此为基础促进他们多元发展意识的形成,从而切实让其感受到属于写作独特乐趣,并从中潜移默化的促进大家养成日常写作的习惯。

(四) 优化作文评价机制,于取长补短中提高综合写作水平

传统初中语文课堂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大部分教师仅把作文教学放在试卷分析中一带而过,这种作文教学和评价机制往往会使得学生对作文学习形成忽视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写作水平的提升。批改作文和评讲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利用激励式评价来激发大家的写作自信心,再利用客观式讲解来向他们传授正确的作文写作原则,以此来让其在取长补短、查漏补缺中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鉴于此,教师通过优化作文评价机制可以使学生形成自我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从而使其在不断修善作文的条件下意识到自身在写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首先,鼓励式评价机制往往能让学生在作文中找到满足感和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进行委婉的指导便能让其自然而然地接受自身写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可以使大家在保持写作积极性的同时自觉地投入到作文练习中去。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写作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承担着学习能力反馈、知识技能提升的重任,将写作教学进行优化与改革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中切实存在积极意义。鉴于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更应根据以上需求为学生进行写作教学优化,以促使大家在特有的环境中形成独特的写作意识,从而促进他们在不断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上将自身语文素养进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泽华.浅谈初中语文微写作有效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6(24):46.

[2]张凌芳.采取有效策略实施有效教学——农村薄弱校初中语文小班化作文教学初探[J].中华少年,2017(07):266.

作者简介:

王身仁,湖南省冷水江市,湖南省冷水江市毛易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培养习惯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指导一年级学生写好字的策略与方法
引领自主阅读,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