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的师资队伍建设

2017-09-28李秀香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教师队伍校企合作

李秀香

【摘 要】随着我国产业体系日益成熟,技术技能型人才链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教育措施即为职教体系的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之一。职教体系的建立的基础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校企合作中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技工院校 教师队伍 建设

· G715.1

中国教育如何改革,中技职业教育成为重要切入点之一。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京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部分,明确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目前我国产业的发展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劳动力结构也处于高级化转变过程中,尤其一线劳动力对先进技术的适应能力日益成为产业和企业升级的人力资源瓶颈。我国教育界人士指出:解决这一矛盾是中国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战略切入点之一,关键的举措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而推动整个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体系建设全过程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之一。职教体系的建立,就必然关系到各校师资队伍的建设。那么如何推动、加强校企合作中的师资队伍建设,以满足我国产业升级的需求,解决人力资源瓶颈问题,也是一个重中之重的话题。

一、校企合作的定义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教育的简称,它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与企业在资源技术、师资培养、岗位培训、学生就业、科研活动等方面进行合作,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资源和环境,以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为人才培养提供最好的条件。

二、中技教育校企合作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不利于师资培养。

目前大多数校企合作仅停留在表层,即学校为企业提供劳动力,企业提供少量的生产前实践指导。比如我校正在和长城汽车公司合作的机电班以及与金迪有限公司合作的地勘班。从学校来讲,学生分配了,有了意愿的工作,利于扩大学校的声誉,利于学校明年继续招生;从企业来讲,技术含量并不高,少培训,即可参加劳动力较强的一线工作,加之现下劳动力的匮乏,有学生能上班已经不错了,对质量要求不高;从社会层面讲,学校及企业都没能立足民族发展的角度,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未能从人才培养及人才成长的长期规划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追求眼前短小利益。加之职校生源质量不高,学生缺乏自身发展的长期规划,随遇而安,到单位不合适就辞职,因此企业长期处于劳动力缺乏,学校成为实际上的短期培训营地甚者成为了过渡的场所。因此在以上的各种原因的相互交织下,教师的培养就搁置了。学校和企业流通的是学生,教师没有按计划的培养,学生已经流通的很好了,那么企业和学校何必还要花费人力、物力的去培养教师呢?随着国家转型升级的发展,教师所具有的技能及理论就越来越脱轨了,学生质量必定高不起来,形成恶性循环。其次二者追求的目标不同,使得企业与学校之间有一道鸿沟,中技院校师资培养有一定困难。

(二)师资来源单一,结构不完善。

各中技院校师资来源主要是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生,虽个别有高职院校毕业生,具有相应工种等级证书,但均是理论较强,缺乏生产实践经验。也有部分学校为解决技术问题,留校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成为师资力量的一部分,可这部分教师理论基础远远不够。这些教师一是技术不足,一是理论不够,都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校企合作的效果,更达不到产、学、研的境界。

(三)职校的资金力量不足、设备落后、吸引力差、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师掌握的前沿技术匮乏,甚至不足以给生产一线提供科研能力。

大部分职业院校具有一定的实习实践场所,但其设备远远落后于生产一线设备。生产设备引进动辄百万,那个学校在没有直接经济投资的情况下有能力引进此种设备?企业引進了设备能产生经济效益,可学校只培训学生,不产生效益。因此要引进设备,钱从哪来?企业要的是效益,学校从教师到学生均不能为其产生效益,那企业当然离得越远越好,还谈什么合作。那么我们教师一没有场地,二没设备,如何让教师们掌握前沿技术?如何为生产一线提供科研成果?

三、加强中技校企合作中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校企合作现代教育观的推广

教师是职教改革中全面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主力,因此推广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转变任职教师的观念。现今为止,大多数教师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均停留在表面上,对其内涵、意义及实现的途径、方法了解不够,甚至存在误区。因此,要把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及意义提到一定的高度加以推广,加强人才对于我国转型、社会经济发展重要性的宣传,明确师资力量对于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性,明确校企合作是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使职教院校教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当下国家转型升级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二)积极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对技工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学校应聘用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做实习指导教师,有选择的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技术人员来校任教。企业引进的优秀人才作为兼职教师,不仅实践经验丰富,还能将企业的最新生产技术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学安排上,考虑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有效解决“双师”不足的突出问题。

(三)国家出台相应政策、确实深入落实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中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彻底解决校企合作不深的问题,国家需从政策角度入手引导、督导、协调,使校企合作交流沟通顺畅,加强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的社会保障体制。要求企业发展、生存就必须与学校深度合作,以解决学校由于经济能力不足带来的后果。学校及企业只有立足民族角度,共同为国家培养德能全面发展的师资力量,才可能确实可行的为国家转型升级培养技术人才。在职业院校的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方面,企业有专职的部门或人员参与;学校立足长远发展,确保教师利益的前提下,送教师参加生产实践培训,确实可行的提高教师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本文以中技教育校企合作中师资队伍建设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剖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以此来提高职业教育界对于校企合作中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构建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培养适合国家转型升级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杰.校企合作模式下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J].中国商界,2010年11月总第210期.

[2]黄一梅.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3年14期.

[3]陈永强.校企合作对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教师队伍校企合作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