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几点误区

2017-09-28郑惠芬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学科特点网络教学误区

郑惠芬

摘 要:网络技术刷新了小学数学的课堂,它丰富的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了极大信息量,它先进的技术可以为学生再现逼真的生活情景,它的方便快捷也缩短了学习生活与现实社会的差距,但它毕竟不是教学的“万灵药”,课程改革的主体始终都是关注学生的发展,我们在应用这些辅助教学手段时一定要合理、得当,不可生搬硬套,走入网络教学的误区。

关键词:社会活动 ;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学科特点;误区

G434

目前网络教学是一个深受学校重视、家长青睐的现代数学教育接轨的崭新平台,由于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和时代性,能形象、逼真地再现和创设不同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轻松地缩短与现实社会的差距,感受生活经验的数学化;但是网络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不是教学的“万灵药”。 为此,本人想通过自己教学的得失建议各位同仁不要走进网络教学的误区:

一、避免用网络活动代替社会活动

网络教学应用自身的优势可以高效益的优化教学的过程,而且还能把教学活动的过程演绎得更充实、更生动。我们的教学工作除了认知活动外,还具有社会性,学生也有社会化发展的需求,“整合”不能因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的课堂成为社会交往的死角。《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的前言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要充分把社会因素考虑进去,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越来越广泛地让学生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例如: 一年级关于“统计”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内容在教材的安排上很简单,只是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了几种常见的统计方法,学生也只是机械的照样子作,对于什么是统计?统计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密切关系?小学生的认识是肤浅的,为了让学生真正明白学习统计的意义,我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活动:学生自由结合(每4--5人为一组)放学以后在学校门口利用十分钟的时间统计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的数量。统计完后,我就问学生:在这短短的十分钟之内 有这么多的车辆从我们的学校门口通过,看到这些车辆你有什么想法?有的说:路上的车很多,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有的说:要用环保汽油,减少污染;有的说:我长大了要发明更好的交通工具,不仅跑得快,而且还撞不坏。他们大胆的回答、丰富的想象足以说明,适度的社会活动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生动地领悟了所学的数学内容,更重要的是他们经历了知识形成的体验过程。

二、避免人机互动代替人际交往活动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的虚拟效果很逼真,只要教师稍微花一点心思,一节课的所有学习内容都可以在网络上呈现。有不少网络课的模式是这样的:1、教师提供相关的网站,让学生自由浏览;2、分别汇报浏览的结果;3、根据自己浏览的内容提出问题,大家解决;4、完成指定的练习内容。我认为在这个模式中信息技术成了主角,学生和科学知识成了配角。这样用网络来完成的课堂看上去让每个学生都很有事可做,而实质上他们在解决重难点的过程中,基本上都处在独立思考的状态,缺少了与教师之间的谈话,减弱了师生之间的激烈争辩。

从教与学的关系上看新课程中对教师角色是这样要求的:①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②教师是学生的人生的引路人。 教学工作是一个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表现的过程。

三、避免忽视学科特点,生硬套用网络教学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它呈现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因此在呈现数学的教学内容时,应该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学科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网络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解决很多复杂数学关系方面有传统教学无法超越的优势,它的合理应用会让许多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化复杂的关系简单化、让枯燥的数学生动化、让单一的课堂多元化。不合理的使用就会给人以牵强附会的不良效果。我们都知道这样的道理-----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的开端指得就是---新课的导入。新课导的好, 就能创设一个和谐的、高效的教学氛围 ,就会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因此,设计一个匠心独具的导课效果就成了各位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我曾听过一节至今印象很深的语文课,那位聪明老师的匠心独具的导课值得数学教师借鉴:这位老师的作课节次是第三节,在第二节课间操时忽然起了大雾。上课铃响起以后,学生叽叽喳喳勉强坐在座位上,可心思都在窗外的雾气中,眼看兴奋的孩子们无法安静下来,这位机敏的教师看着窗外玉带般的白雾问:这会儿,什么最有魅力?学生异口同声说---雾。老师接着问:“除了雾谁还有魅力呀?”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完后,老师又问:“我们说了半天魅力了。谁会写这个魅力的魅呀?”这时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聪明的老师吸引了。从这节课中我领悟到创设情景只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绝非唯一手段,更非目标。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不仅仅是科学知识传递的殿堂,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领地。 网络教学这种应用高科技技术的教学活动的价值不应该只让它吸引学生的感官,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它充满了猎奇心,他们对网络都有很强的尝试和探索欲望。因此,我们要在教学过程应中合理、适度地应用好网络这项高科技手段,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和任务的要求,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将最适宜的教学方法、媒体和教学组织形式组合起来,让它在知识社会中发挥恰当的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科特点网络教学误区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科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基础化学学科特点及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现状
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环节设置小议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和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