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017-09-28余仁秀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微笑语文

余仁秀

中国分类号:G623.2

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营造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呢?下面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猜猜谜语,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教学对象不是本班的学生,可以和学生进行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贵姓”“老师想和你做朋友”“你家离学校远吗?”等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这样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二、 教师要把握最佳的教学心态

教师教学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它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要保持教学时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课前应认真仔细地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学各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课前准备充分,是教师形成教学最佳心态的重要条件,这也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自信心的基础。其次,进行教学要投入。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心无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学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去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数学知识高尚的情趣。只有教师教得投入,学生才能学得专心,良好课堂气氛才能顺利形成。此外,还要善于发挥教学机智,妥善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同时,教师要提高对不愉快心理的控制能力,才能始终保持最佳的教学心态。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和蔼可亲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并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你的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记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布置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然后带到课堂上和同学们进行分享,这样既增加了记忆,又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课。

五、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和蔼可亲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并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你的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六、应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教学《黃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有关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以便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丽和令人神往。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七、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的严重被割裂,师生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起欢愉的课堂气氛,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就会有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八、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愉快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总之,在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微笑语文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微笑》
Smile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种微笑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诱人微笑线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