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管理及应对策略

2017-09-27牛涛马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微博突发事件

牛涛++马莉

摘要: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微博逐渐成为高校学生最受欢迎的一种社交媒体,随之而来的高校网络舆情尤其是一些网络突发事件往往伴随着微博信息的传播。对于微博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如何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将有助于高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以及维护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关键词:微博;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分类号】G647

微博(Micro-blog)意为微型博客,起源于美国Twitter,但Twitter并未允许进入我国。2009年8月,中国新浪门户网站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将微博引入国内,至此开启微博时代。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以文字、圖片、咅频、视频等形式即时分享,形成大众传播的多级传播模式。微博起初要求字数必须控制在140字以内,但近几年开发了长微博功能,文字以生成图片的形式呈现,字数已不受限制。

微博作为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是自媒体的代表。它即是一种产品服务,又是一种关系网络,更是一种信息平台,三种定位的交互使其更重视用户的体验,“发布”、“转发”、“评论”、“私信”、“搜索”等操作的设置以及“广场”、“话题”等情景设计,都为用户提供表达、反馈、交流等各项社交服务。同时微博兼具主流社交媒介和新媒体传播平台双重功能,将自媒体的草根性、自由性、即时性、迅捷性、高交互性、虚拟性等特点发挥到极致,对于社会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微博信息往往具有很强的传播性。不少案例已经证明,微博舆情会对突发事件的产生以及走向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些突发事件的发展。如2012年8月“北大教授奸淫服务员”事件最初就是由微博爆料开始,继而引发大量学生吐槽爆料学生会黑幕;2013年4月复旦研究生黄某遭室友林某投毒致死也由微博传播进而引爆高校学生微博圈。

对于微博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如何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将有助于高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以及维护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笔者认为应从“加强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加强灵敏预警机制建设”以及“提升高校自身的综合应对能力”三个层面应对微博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

(一)加强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合理引导。

应对微博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危机,高校应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网络舆情队伍。队伍核心由高校党委宣传部的专职人员、信息中心的专职舆情人员和学生处、研究生工作部教师组成,并且从各学院教师中选拔舆情工作骨干,长期参与基层的舆情报送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强网络舆情队伍成员的培训,使其掌握各种互联网技术,增强舆情分析的工作能力。同时选拔和培养一批思想觉悟高、政治素质过硬的党员学生和学生干部,在网络上发出实事求是的声音。网络舆情队伍通过微博可以征集师生及其他人员对突发事件处置的意见,择其合理意见加以采用并广而告之,合理引导舆情发展。

(二)加强灵敏预警机制建设,防范于未然。

在加强网络舆情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构建灵敏有效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将有助于科学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以《中国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紧急状态法》、《应对法》、《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为根本,构建“监测评估——分级预警——舆情疏导”等各环节联动的灵敏有效的预警机制,对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科学分析,防范于未然。

(三)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做好事后评估。

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是在危机预警或突发事件发生后采取的一系列对策举措和行动步骤。一旦有危机预警或突发事件已经发生,应马上针对危机进行决策并统一指挥,包括启动应急处理程序,调动相应的资源和力量,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化解舆情危机,消除不良影响。尤其是突发事件发生后对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者和影响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危机干预,最大限度减轻因由突发事件而造成的受众心理问题。另外事后必须进行有效的科学评估,包括对危机情况、采取的措施、下一阶段走向的研判、对前一阶段应对的总结反思等。

(四)建立定期模拟演习机制,提高应对能力。

结合各类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模拟演习是高校管理者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重要步骤。对高校管理者而言,通过模拟演习,不但可以提升相应的应急管理能力以及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查缺补漏强化应急管理建设;对高校师生而言,通过模拟演习,大家可以学习应急常识,提高现场应对能力,强化危机意识。目前,高校开展较多的是消防安全应急演习,但新形势下各类突发事件已不仅仅是消防安全的问题了,因此有必要定期开展诸如公共卫生、治安管理、自然灾害等相关的应急演习活动,提高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五)优化环境育人机制,营造健康网络文化。

总体而言,优化环境育人机制,营造健康网络文化是应对微博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根本办法。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深层次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思维意识与行为方式,同时努力把校园互联网建设成为系统安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内容丰富、信息健康的“绿色校园网络”。

参考文献:

【1】姜赢,万里鹏,张婧,葛思坤.微博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4)

【2】周强,陈少平. 微博视域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与处理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5)

【3】邢华平. 论微博对处理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2(8)

【4】刘乙坐.微博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14)

【5】陈少平.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及处置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2(3)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微博突发事件
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