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心理委员的作用

2017-09-27江筱祎王添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指导员委员心理学

江筱祎++王添

【摘要】大学生心理委员是高校指导员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助手。大学生心理委员的设置是新时期在新形势、新常态下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有效抓手。

【关键词】心理委员心理健康作用路径

大学生心理委员是21世纪初出现的新生事物,最早见于浙江海洋学院和天津大学,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目前,全国的大学和中学已普遍设立心理委员,其作用也在逐渐增强。 一、大学生心理委员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中国,大学生历来都是社会、家庭关注的焦点。大学阶段又是人生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面对形形色色的问题和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产生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数量在逐年增加。有数据显示,“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占23.25%,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已達30%,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2015年一份最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在“Scl-90总分方面,总分大于160的占39.0%;最少有一项因子分大于等于3的占24.0%,其中每个因子分所占的比例如下:躯体化2.9%、强迫症状15.4%、人际关系敏感12.3%、抑郁7.7%、焦虑7.3%、敌对8.1%、恐怖5.0%、偏执8.9%、精神病性5.1%和其他6.1%”。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猛增,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1994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是国家政策中首次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是第一次以国家文件的形式强调“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文件,也是首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文件。此后,在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学术界也开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问题展开研究,进入21世纪后关注度显著增强。据统计,在最近5年间发表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章比之前 20 多年的总数还多。由此可见,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然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各高等学校陆续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不仅增加了相应的教育教学手段,配备了心理辅导室、专职心理咨询师等专业设置和人员,还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在收到一定效果的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的状态依然没有明显改变。要培育大学生树立健康心理观念,需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努力。从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高校中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力量是指导员和党团干部。据对全国74 所有心理咨询机构的高校调查结果显示,从从业人员的构成来看,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共有 251 人,占总人数的 55. 4% 。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短缺的实际情况,进入21世纪后,高校开始尝试以班级为单位设立心理委员,作为高校学生主管部门和指导员的助手,协助学校和老师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大学生心理委员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现实工作的需要。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心理委员的作用

所谓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strengths) 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强调激发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开发认得积极潜能,充分挖掘人的才能和潜力,从而使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从心理学理论来分析,积极的心理暗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正能量,而消极的心理暗示会使人情绪低落。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指出,只研究人的负面心理,就会让人看到阴暗面,对生活的期望值也会大大降低。从积极心理学的视域来看,心理健康的人,人格比较完善,心理素质比较稳定,心态比较积极上善。大学生心理委员必须是一个积极心态的示范者和引导者,这就对大学生心理委员人选的性格、品德、职责、定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作为最近十几年来高等院校中设置的特色学生干部岗位,大学生心理委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相对多地了解和掌握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正能量,阳光向上,人际关系良好,具有较强的奉献精神,乐于助人为乐,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与同学建立起信任关系,信守承诺,严守私人秘密,是值得同学信赖的知心学友。

大学生心理委员只有职责明确,身份定位清晰,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心理健康理念和高校工作特点出发,大学生心理委员的职责如下:一是作为“信息传递员”。大学生心理委员是学生群体中的一份子,与同学朝夕相处,能够清楚了解同学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是学校和指导员老师了解、掌握学生动态不可或缺的“源”素。二是成为“心灵网络工程师”。心理委员的职责就是上传下达,保证信息畅通,成为学校、指导员、学生三维立体信息平台中的关键节点,及时将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政策、指导员的要求传递给班级同学,同时将学生对上级方针、政策的态度、想法及时反馈给学校和指导员,使学校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真实心态和合理述求。在承上启下的过程中取得同学的信任,化解大学生心理问题。三是充当“朋辈心理辅导师”。相近的年龄、相似的经历、相同的生活环境使得大学生心理委员更容易走近大学生心里,成为倾听者,帮助同学及时减轻心理压力,化解心理危机。大学生心理委员的职责决定了其心理引导员的定位与作用,于无声处传达出心灵引导的力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指导员委员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觉 醒
看望委员、代表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跟踪导练(二)5
盼头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
代表、委员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