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评价让学生习作更精彩

2017-09-27付水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启发激励评价

付水平

【内容摘要】

提高小学生习作评价的有效性,就是要在评价时充分启发,注重作文方法的引领,把握差异,重视激励,鼓励作者、同学、家长、教师多元参与,从而让学生乐于作文,善于作文,从而让学生习作更精彩。

【关键词】 评价 有效 启发 激励 多元参与

【分类号】G633.34

小学生习作的评价工作一直是高耗低效,老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心为学生习作圈圈点点,删词改句,撰写评语,评级判分,而学生只是看看分数或等级,粗略浏览一遍评语就束之高阁。长期以往,老师的努力付诸东流,学生的习作水平也不见提高。如何提高作文评价的有效性也就成为了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

作为语文教师,在评价学生习作的时候,应努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用“儿童本位、关注发展”的标准去评价学生的习作,采用个性化语言对个别性问题的评价,重启发、重指引、重赏识,强化改进与激励功能,实施开放性、多元性与创新性评价。只有精妙、有效的评价,才能激发习作兴趣,点燃习作热情,激活创造思维,促进习作水平的良性发展。

一、有效启发,注重指导

叶圣陶先生说过:“指出谬误之点,巧譬善导,使之领会……意在启发,而非限制。”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批语不但有鉴定作用,还具有导向作用。如果习作批语只重说教,只评不导,评语教条化——“选材不新颖”、“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楚”,那就会徒劳无功。习作评价要善于运用商量探讨的口吻和启发式的评语,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受到启迪,并逐渐掌握写作、修改与评价的方法和规律,提高作文能力和评价水平。教师评价切忌面面俱到,而要将评价重点放在引领学生逐步掌握作文与修改的要领,养成文不厌改的习惯。

曾经教过一位三年级同学写《我的电脑》时,写作顺序很乱,缺乏条理。针对他的习作,我给他写了这样的批语:“看得出你很喜欢你的电脑。可是看了你的习作,我还是想象不到你的电脑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不能按老师给你的小建议再介绍一次你的电脑:你的电脑外形是什么样子的?由哪些构成?有什么功能?你为什么喜欢你的电脑呢?”结果,这位学生看过批语后,很认真地观察了他的电脑,然后按提示重新写出了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习作。

有些学生写完作文后,并不明白自己运用了什么写作技巧,经老师在评价中点明后,便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做既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启发,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曾根据一位学生习作的特点,写下“环境描写,渲染气氛。”、“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埋下伏笔做铺垫”之类的批语,学生看了十分欣喜,慢慢地懂得了许多以前一直认为枯燥乏味的写作技巧,并注意在習作中自觉地加以运用,写作水平明显提高。

二、有效激励,注重差异

作为学生,他们最渴望的是得到老师的赏识。习作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定优劣,而在于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和精彩处,立足于积极的激励,让学生充分品尝对成功的喜悦。注重评价的双向互动性,强化针对性、建议性和激励性,讲究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读了评语能够知得失,明方向,懂办法。习作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习作的过程,更要让学生珍惜习作成果,利用成果来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坚定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如开辟班级习作园地;汇编班级习作集,并加以点缀美化,并坚持每学期一本;鼓励学生向各级媒体投稿。

习作评价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充分体现评价尺度的弹性和差异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本身又是千差万别的,习作又具创造性和个性风采,所以要尽最大努力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习作学习的不同要求,从学生作文实际出发,以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和最优发展。比如作文一直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可侧重指出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问题;作文相对较差的学生,则可侧重指出字、词、句、段、标点等方面的问题。

我班有一学生平时习作水平一般,对写作文兴趣不高。一次他写《我家的小猫》,出于对动物的喜爱,所以习作写得充实、真切,把小猫的外形、生活习性刻画得淋漓尽致。看到学生习作上的进步,我高兴地写到:“看到你的习作又前进了一大步,我由衷的高兴。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语言自然流畅,感情真挚。我真羡慕你有这样的一只小猫……”看了批语后,学生兴奋得难以言表,慢慢不再抗拒写习作了。可见,教师针对差异,写出具有指导性的个性化批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能引导学生写出新颖的富有创造性的文章,又能让学生品尝成功,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而这种满足又能带来良性循环。

三、评价多元,有效参与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我坚定地相信诱使儿童自觉地、刻苦地从事脑力劳动一种最有效有力的刺激,就是赋予他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儿……”。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习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所以每次习作完成后,都会留点时间,我都让学生自己、同学、甚至于家长一起来评价。

老师评价时,巧妙地创设课堂情境,把每次习作的目的和要求变成有趣的东西让学生去对照,把习作评价的原则、要求、重点做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向学生交待明白。学生评价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的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自我矫正。在这之前我将本次习作的目标分解为几个层次,让学生自定可以达到的目标,并以此为评价的依据。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对别人习作评价,需要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是件创造性的劳动,这有利于学生认清自我,取长补短,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形成勤学上进的氛围。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赏识,学会了评文与修改相结合,同学之间也增进了了解,在评价同学习作的同时,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邀请家长评价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家长对评价孩子的习作兴趣浓厚,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孩子的情况,便于对症下药,强化辅导,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在学生的作文中进行多元评价,老师、家长、作者、同学共同参与,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又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创造性。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总之,习作评价在于创新。教学中我们必须有效地运用评价手段,调整评价策略,优化评价方法,鼓舞多元参与,让学生乐于作文,善于作文,从而让学生作文更精彩。

参考文献

①《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主编。

猜你喜欢

启发激励评价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穷也兼济天下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