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7-09-27王天国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语境英语教学思维

王天国

长期以来,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个普遍问题,那就是课堂无生机,学生无兴趣。近几年来,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新形势下要求教师树立以“创新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把创新教育思想渗透于中学英语教学中,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我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学习精神就旺盛,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就能转化为学习动力,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若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他们对学习就感到厌倦,觉得学习是一个包袱。因此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创造使他们具有浓厚兴趣的条件、环境和氛围,在教学英语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学生们对学习英语的目的往往不明确,只把英语看作是升学考试要通过的一个科目,对学习难记的英语单词、语法等感到枯燥乏味,要对学生宣传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和环境,使他们尽可能多的使用英语,让他们在运用中觉得有乐趣。多开展一些英语情景对话,组织一些英语游戏等。同时在英语教学中还应根据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等特点,利用多种形式,如讲故事、观看录相和幻灯、听录音做游戏等有趣的比赛和角色扮演、演唱歌曲等。对有困难的学生要有耐心,要对他们多鼓励。

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英语是一门很重要的、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是国际上的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教学中,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要靠教师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风,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教师的发音和听磁带录音,要让他们积极大胆地开口说英语,勇于参加英语的各种实践活动,在朗读和背诵英语课文时,要做到语音、语调正确,节奏感强,在做练习作业时,书写规范、美观。

三、重基础,巧设语境,激发创新思维。

只有量達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质的飞跃。英语学习也如此,首先应把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学好,奠定基础,因为基础为思维能力等的培养提供了可能,即基础知识是思维的原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重视基础知识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作为中学学生,兴趣的培养是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前提。教师要特别注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学习兴趣,激发创造热情,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我们必须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因此,努力创设语境,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语言,学习交流是至关重要的,如在进行语言功能项目“打电话”这一教学内容时,学生对用英语打电话很感兴趣,于是就可以给学生创设多种不同的语境进行交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开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兴趣。

同时,可通过创设语境,不同的人物角色,使英语课堂更直观、形象、生动,使所学内容更贴近生活,使学生创造性地理解教材,表达教材,活化教材,使听、说、读、写的英语课堂教学充满创造活力。

四、创设悬念,讨论质疑,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英语教材的内容大都以对话、短文形式出现,讲解、操练必不可少。每节课都单纯地理解、操练,学生和老师都会感到乏味。如果注入一些悬念,犹如给学生注入一针兴奋剂,课堂氛围立刻活跃起来,学生的想象力也会像长了翅膀一样。比如在教学“Thanks for the message”时,老师在介绍内容时说:“Li Lei is ringing Jim,but Jim is out .His sister is answering the telephone.”说到这里,让大家猜测“Where is Jim?”这时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争先恐后,气氛热烈,这样就能增强他们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设置悬念时也要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一切发现和创造的基础,学生的疑是学生的灵感的闪现,因此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展开讨论,加以正确的引导,以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主动进行创造学习。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去选择,综合、归纳、感悟,并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予以充分肯定,保护其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巡视梳理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激活学生的灵感,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保证。

五、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求异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从多方面探求不同见解,不同结论的思维。实际上,求异是创新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对于培养学生客观地、全面地、本质地看问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考能力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说“NO”,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立的见讲,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创造性因素,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用所学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内容。如教完一篇文章后,可以写出几个keg words 让学生自己去发挥想象,编写一篇新文章,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就得以提高。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思路、方法,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的创造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境英语教学思维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