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颠倒课堂”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2017-09-27马范瑾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指向性苹果数学

马范瑾

作为一名只有4个月教学经验的老师,我深刻体会到,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在此我试着从两个不同的角度: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提问,来讨论一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一堂课的新旧过渡,直观演示、分析归纳、课堂练习、总结谈话等活动中,都离不开教师的提问,可以说提问是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然而提问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教师该怎样提问才是有效的呢?我个人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首先,提问需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尽量少问,或者不问。我在听课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教师会这样说:“大家都同意吗?”“你们还有不同意见吗?”“这样做我认为更好,你们认为呢?”“小朋友们,你们说老师的想法是不是更好啊?” 类似这样的问题太多了,看似教师漫不经心的提问,学生可都回答得很认真:“是”“对了”,这样的提问可能教师会认为也是一种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手段。我不是这样认为的,这样的提问,首先没有什么太多的思考价值,学生即使不在听,听到别的同学在说“是的”“对的”这样的话时,他也会跟着浑水摸鱼,随声附和;没有真正的达到所有学生都能真正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其次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学生只会在限定的框架下进行讨论和附和,根本不会有太多自己的想法。

还记得我在上《9加几》时,我先出示了一幅图片,这些图片有两堆苹果,让学生观察说说一共有几苹果,接着我提问:“我们把外面的苹果拿一个到盒子里面,这样盒子里就是10个,此时我们一下子就知道一共有几个苹果了。刚刚老师用了那样的方法,你能给这个方法取个名字吗?”于是学生瞎编成 “移动苹果法”、“换位置法”等,学生们争得面红耳赤,局面一时难以控制,这个责任当然是由于教师的提问不当而引起的,因为在数学上,很多的名称、术语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不需要学生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只要告诉他们就行了,这样的混乱是教师不该问而去问造成的后果。

其次,提问的指向性要明确。我们新教师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往往在课的开始设置一个情景,提出一些问题,然后把学生引导到自己所要教授的内容上。但有时由于问题的指向性不是很明确,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生成,反而影响了整节课的顺利进行。

如:一位教师教学“8的分与合”时

教师在引入学习时用多媒体出示动物运动会,并说大家肯定都很喜欢运动。教师:你们运动吗?

学生:喜欢

教师:那老师今天带大家去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参加运动会的。你知道动物们在干什么吗?

学生:在跳绳,跳高。

教师追问:那你还看了什么呢?

一个学生立刻回答:还有一些小动物在观看。

很显然教师教师问题,目的是想让学生说出,问题有几个小动物,虽然有一定的開放性,学生也有很大生成空间,但是这个问题缺乏明显的数学指向性,难以引起学生数学的思考。教师必须在充分采用情境的基础上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充分考虑到问题的指向性要很明确。

最后,教师的提问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解决“一共有几个”“还剩几个”等实际问题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同形式的问法,让学生感到比较难,易混淆。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就有意识地把书上的问题进行更换,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比如:“妈妈一共买了16个苹果,小明第一天吃了6个苹果,还剩几个没吃?” 这样的问题学生一看见就会立刻说出计算的过程。我听学生讲完算式和结果后,问了一个问题:“谁能说说为什么要用减法呢?”学生经过思考,基本都能想到“因为一共有16个,吃了6,就是去掉这个一部分,求另外一部分,就要用减法”,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解决本题,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教授刘良华在《什么是有效教学》一文中指出: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他认为:“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去思、去想、去问。教师不仅要在每节课堂上创造质疑机会,还要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有提问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想使得教师的提问能够有效,教师必须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endprint

猜你喜欢

指向性苹果数学
收获苹果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拿苹果
指向核心素养培养,促进阅读教学有效性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精品课程录像技术分析
会说话的苹果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