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摔跤运动员启蒙训练的探讨

2017-09-27吴祖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4期

吴祖光

【摘 要】优秀摔跤运动员的培养需要经过基本启蒙训练。要选好苗子,培养他们对摔跤运动项目的浓厚兴趣,引导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克服不良情绪,使启蒙训练具有科学性。

【关键词】启蒙训练;摔跤运动员;从难从严;

【分类号】G886.2

一、选拔摔跤运动员的基本条件

摔跤运动是两个运动员身体直接对抗,在竞赛的过程中他们必须有效地克制对方的没有规律的阻力,在抵抗对手阻力的同时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技能把对手摔倒,从而取得最终的胜利。所以,一个优秀的摔跤运动员必须要有超出常人的力量、速度、思维、耐力、以及身体的柔韧和协调。

在选拨摔跤运动员的时候,要选择具有一定的体态,反应敏捷,思维灵活,力量大,身体匀称、柔韧,上肢和上体稍微长一点更好。另外,摔跤运动员还需要具备坚持不懈、争强好胜、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在摔跤竞赛的时候能积极进攻、胆大、敢打敢进、能保护好自己避免受到伤害,选拔这样素质的摔跤运动员才是好苗子。

二、注重激发摔跤运动员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影响着一个人对事物的选择倾向,也促进人们积极主动去探究某种事物,从而学到知识和技能。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产生的兴趣主要有方面,一方面是直接兴趣,这种兴趣一般是学生在体育训练中产生的;另一方是间接兴趣,这种兴趣是以教学训练为最终目标,是由训练结果而产生的。作为体育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间接兴趣,并加以引导,积极培养。

(一)训练是培养运动员兴趣的前提

在体育课上,训练就意味着学习。在进行摔跤训练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教练员要为学生讲解本项目的内容以及特点,让学生明确参加摔跤训练的重大意义,树立他们的责任意识,形成为祖国、为家乡争光的人生观,提高他们训练的积极性,激发运动员良好的学习动机,进而把出色地完成训练任务。

(二)讲解示范是激发运动员兴趣的内驱力

在摔跤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进行讲解示范是一种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师的讲解示范能做到准确到位、生动有趣、简明形象,这样,运动员就容易理解和接受,大大活跃课堂气氛。利用讲解示范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运动员的学习效率,还能巩固他们对摔跤运动的兴趣。

(三)利用多样化的教法手段,激发运动员训练的兴趣

人们一般会对新鲜事物感兴趣,能够激发人们强烈的求知欲,利用新奇的刺激可以推动兴趣的发展。教练员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去刺激他们多种感官,进而激发运动员对摔跤训练的浓厚兴趣。同时还需要教练员教法合理、科学,精神饱满,富有激情。在摔跤训练时不断提高难度,创新竞赛和训练方法,也能有效激发训练员的兴趣,达到有效互动的教学效果,使运动员主动地进行训练。

三、引导摔跤运动员形成良好的情绪

在摔跤训练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种这样的现象:如果运动员在训练时精神饱满、兴趣盎然,他们掌握动作要领非常快,教学训练的效果比较理想;反之,如果运动员的情绪低落,没有兴趣,就大大影响了训练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其它学生的训练效果。

(一)运动员思维方式不同产生的情绪不同

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他们的技术水平不同,导致他们训练态度和兴趣也会有所不同。运动员原来的技术高低,以及练习时间的先后会对他们的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运动员对客观事物不同的思维方式也会影响着他们的情绪,比如,年龄相同的运动员由于进队的时间不同,训练的时间就不一样,在训练的时候新队员总觉得和别人有差距,压力越来越大,导致灰心丧气,产生畏难情绪;反之,如果刚进队的新队员思想单纯,乐观向上,勤奋努力,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老队员还优越,这时候老队员就会越来越自卑,认为自己条件差,主动放弃了这项运动。因此,教练员在制定教学任务的时候要因人而异、灵活掌握,时刻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激发他们热爱这项运动,使他们积极地、愉快地进行训练,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训练效果。

(二)传统的教法会产生厌烦的情绪

在训练的过程中,如果教练员的训练方法单调、呆板、枯燥,就会让他们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精心设计合理、新颖、多变的训练方式,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训练中去。

四、要坚持从难和从严的原则

在对运动员进行启蒙训练的时候,要坚持从难和从严的原则,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为优秀运动员所应该具备的过硬作风奠定基础。

(一)“从难”和科学训练有机结合

制定的训练计划和培养目标要从摔跤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出发,立足于运动员自己的条件,采取因材施教,靈活多样的教学训练手段。

(1)摔跤项目的特点和规律难以掌握。根据运动员自己的条件和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战术、技术、以及训练方法,这是摔跤项目训练的难点。要想培养出优秀的摔跤运动员,在启蒙训练阶段就要在各个方面打好基础,包括技术、体能、战术、品质、道德、人格等,积极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寻求适合运动员特点的训练方法。

(2)训练的目标难以理解。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就是为了使他们的技术、体能、战术、心理等各个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先天因素有很大关系,但是他们和环境、社会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会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所以,加强他们的训练不能只局限于生理方面的训练,要注重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耐力、注意力、斗争力、勇敢、进取的意志品质等。

(二)“从严”要和科学训练相适应

在上训练课的时候,运动员的每一次发力和摔倒,都要体现技术含量,要符合技术要求,符合力学原理,提高训练的质量。要明确训练的目的,弄清楚是训练速度还是力量,是训练耐力还是爆发力,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接受,需要两人积极配合还是勇敢对抗。另外,还要把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

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不但增强了体能,掌握了技能,还形成了顽强拼搏的精神。只有严加管理,才能培养提高训练质量,保质保量地完成训练任务,从而培养更多的人才。

总而言之,在启蒙训练的过程中,要通过评价、检测、总结等多种方式来分析运动员的学习态度、道德品质;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去评价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基本技能和战术;发现运动员存在的问题,并用有效的方法及时解决,提高每一个阶段的训练质量。查找不足,积累经验,形成一套科学启蒙训练的教学方法,为培养高水平摔跤运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李乾;浅谈摔跤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思路[J];安徽体育科技;1999年01期

2、 曹康育;浅谈青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理想体质[J];山西体育科技;2007年02期

3、 冯效直;茹海亭;儿童少年摔跤技术训练的步骤与方法[J];山西体育科技;2006年04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