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籍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2017-09-27刘惠瑾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学籍管理内涵意义

摘要:学籍是对取得学校入学资格并已到校注册学习的学生身份的确认,学籍状态反映着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学籍管理的规范化是学校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学籍管理为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证;为教育管理部门适时掌握教育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渠道;使高等教育的招生与学历颁发趋于规范,为用人单位的择优录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高校; 学籍管理; 内涵; 意义

【分类号】G647.33

作者简介:刘惠瑾(1980—),男,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务处。

“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引申为一个人的身份,代表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如“户籍”表示某地区居民的身份。“学籍”则是对取得学校入学资格并已到校注册学习的学生身份的确认。正式注册某所高校学籍的学生才能获得该学校学生的身份。

高校学籍管理对学生身份的确认、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反映,对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对教育管理部门适时掌握教育发展状况、对规范高等教育招生与学历颁发及对用人单位的择优录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籍是对学生身份的确认,学籍状态反映着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学籍是对学生身份的确认。只有通过高等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信网”)注册学籍,才能正式成为某高校的学生。而对于那些在升学考试中存在徇私舞弊、冒名顶替等行为的学生不得进行学籍注册。只有注册了学籍的学生,才能在修够规定的年限且成绩合格后,取得学历证书。

学籍状态反映着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1、学生的各类学籍异动(休学、退学、转学、留级、转专业等),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在校学习状态。如休学,有的学生休学的原因为身体疾病,表示该部分学生在校期间,身体素质较差;有的学生休学的原因是思想压力大,精神衰弱,说明该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再以退学来说,有的学生退学的理由是经济困难,说明该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不好,一旦有适合的工作,他们选择了就业,放弃了学业;还有的学生退学的原因是成绩较差,该部分学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不及格课程过多,已无法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相应的学分,因而不得不选择退学;还有的学生退学的原因是通过了雅思考试,取得了国外大学的入学资格,而选择了放弃国内大学的学籍。这些学籍异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2、学生的各类奖惩信息直接反应了学生的在校表现。学生的各种奖励,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等或反映出学生思想积极上进、或反映出在校学习成绩优异、或反映出学生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而各种惩罚,如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等,则或反映学生违反校纪校规、或反映学生成绩低劣。

3、毕、结业结论,学位授予情况反映了最终的学习结果。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规定的学分或规定的课程全部及格,将获得毕业证书,相反,则只能结业离校。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还被授予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则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最终宣判。

因此,学籍确认了学生的身份,监控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反馈了学生的学习结果。

二、学籍管理的规范化是学校规范化管理的基础

高校学籍管理涉及到学生的入学与毕业,也就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入口与出口,因而不仅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某种意义上,学籍是纲,纲举目张。

对于学籍注册,按道理,到校报到的学生就予以注冊,未报到的学生不予注册。似乎很简单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要复杂的多。首先存在未报到却要求注册的学生,该部分学生在学籍注册工作即将结束时,仍不到校报到,却托种种关系要求注册学籍。学籍注册工作结束后,个别未注册学籍的学生又来报到了,学校还得为其申请补注学籍。种种违反国家或学校学籍注册规定的行为,为日后的学年注册、学历注册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可能给学校带来诸多纠纷。

其次,有不少学生在报到后,申请转专业,因为不熟悉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认为只要是学校某一个领导批准就能转专业,而有的领导也不熟悉在学籍注册期间禁止转专业的规定,就予以批准。因而不少学生不到学籍管理部门办理转专业手续就到新的专业学习,致使在学籍注册时各院系出现重复上报学生和漏报学生的情况,学籍管理部门还须一一核实该生实际所在院系和反复核对学生人数,给学籍注册带来诸多不便,也易造成学籍信息的误报与漏报,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再次,还存在未入学报到就到别的学校借读的情况。该部分学生不到校报到,就到别的学校借读,而且不办理任何借读手续和离校手续,也不留任何联系方式,只是留下一纸批条。致使在学籍注册时,该部分学生没有班级、没有学号;其学生档案也无处归整;在学校有特殊事情时,还需费尽周折通知该部分学生。为学校学籍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也为将来学年注册被清除、学历注册被漏报埋下隐患。

此外,还存在一入学就申请休学的情况、入学后未申请退学就私自离校的情况等等。

这些违反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的学籍异动,有的出于人情、有的迫于压力,但是这些都是以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扰乱公平的学习环境为代价的。长此以往,不仅给教学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也会影响学校声誉,甚至为学校带来诸多纠纷。

对于学历注册与学位授予,学历、学位是对学生学习经历与结果的认定,存在的前提就是客观与公平。如果为学生传递了,有关系、有背景就可以获得学历与学位的信号,必然使学校整个价值导向发生偏差。使学生们不再重视学习,再优秀的教师、再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作用于学生也是徒劳。同时也会给学校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

因而学籍管理必须摈弃人情世故,严格遵照制度执行,这样才能使学生一入学就遵章守法,使整个教学井然有序。按照规定,对于逾期不报到的学生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对于未在规定的时间、且未办理有效手续的转专业学生不予承认;对于未报到且未办理有关手续就到外校借读的学生可通知其报到并补办有关手续,逾期不报到可视为自动放弃学籍;对于未办理手续就离校的学生可限期通知其到校办理手续,逾期不到的视为自动退学。因而,学校的规范化建设必须从学籍管理抓起,它是规范化管理的突破口。同时,严把出口关,也为规范化管理确立了价值导向。endprint

三、学籍管理为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证

学籍管理为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规划提供数据依据,为教学活动提供组织保证与人性化服务。

学校教学楼、宿舍楼、实验室、图书、电脑等教学资源的配置,需要以学籍管理部门提供的学生人数为依据。学校的发展规划也需要依据学籍管理部门提供的当前办学规模的统计。

学籍管理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组织的教学对象。学籍管理部门依据学生的人数、性别等信息分班、编排学号,为后期的成绩管理、教学任务的安排、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学籍管理为教学改革与学生自由发展提供人性化服务。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校来说,学生可以在3-6年内完成学业。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多选多学课程,提前修满規定学分,毕业离校;基础差的学生在规定年限内修满学分也可顺利毕业。对于那些实践能力较强、学习期间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学校可批准其停学创业,为其保留学籍。对于那些具有某方面特长或爱好的学生,学校可以在原则范围内,根据其意愿为其调整专业,使学生转入自己感兴趣或更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促进其个性与特长的更好发挥。

四、学籍管理是教育管理部门适时掌握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渠道

通过学籍管理部门的统计,可以了解某所学校的专业及方向数、学生类别、学生总人数、录取规模、毕业生数量、学生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师生比等基础数据。

教育管理部门无论是教育规模的普查,还是专项教学评估,都需要从学校学籍管理部门获取最基础的分类学生人数统计。从而判断当前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是否合理,也可以了解某所学校的办学能力与办学水平,因而,学籍管理是教育管理部门适时掌握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渠道。

五、学籍管理使整个高等教育从招生到学历颁发逐步走向规范

教育部2001年实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2002年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增加相片信息,同时完成了1991-2000年学历证书登记工作。2004年教育部学生司要求开展新生入学信息核对工作。2007年正式实行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2008年增加在校生学年注册工作。2009年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增加了以考生号命名的学生报考电子图像信息,同时学信网开通重姓名重身份证号新生和在校生核查功能。

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的实行,尤其是电子图像信息的完善使那些妄图暗箱操作、冒名顶替的人望而生畏。重名重号核查功能的开通,不仅遏制了冒名顶替现象的发生,同时也确保了学籍信息的唯一性与真实性,那些想补习而又不愿放弃原来学籍的学生必须做出唯一的选择,使投机分子无机可乘。因而,这一系列举措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招生工作。

六、学籍管理为用人单位择优录用提供了依据

学籍管理部门提供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成绩证明及学生奖惩情况,为用人单位择优录用提供了依据。

首先,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是对学生完成学业的肯定,是对毕业生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个定性的要求。学籍管理部门为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颁发证书,同时在中国高等教育信息网进行学历注册,为用人单位辨别证书真伪提供依据。其次,学籍管理部门提供的学生成绩证明,显示了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状况,为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成绩进行量化的比较提供了可能。最后,学籍管理部门在每年的学年注册期间将所有在校生的奖惩情况在学信网上进行注册,各种奖励、惩罚及诚信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品德与行为,为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品行的考察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立杰.高校学籍管理问题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

[2] 霍丹群,陈德玲,刘东燕.创建有益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籍管理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3(10)

[3] 陈阳.构建高校学籍管理体系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籍管理内涵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
诗里有你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