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校园视域下的高校学生自治管理探讨

2017-09-27宋大帅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学生会高校学生

宋大帅

摘要:自1999年高校进行扩招工作以来,我国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也在持续增加,从而在高等教育上的规模也是不断的在扩大,教育模式也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日渐强大的高校学生队伍为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在高校中作为群众组织的学生会,在管理学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和谐校园的建设背景下,学生会自治的基础上,探讨学生会的自治性质,有利于高校通过学生会对学生更好的管理和服务于学生。

关键词:高校学生、学生会、自治管理

【分类号】G647

建设和谐社会是构建小康社会的目的,它是一个艰难而又复杂的工程,而高校是社会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其肩负了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的使命,高校将社会中的精英群体集中,它是一个将知识和文化,技术以及创新集于一起的场所,同时它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阵地。

一、 构建和谐高校

建设和谐社会体现在构建和谐校园。和谐校园能够快速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和谐校园需要满足和谐社会快速发展对于素质人才的需要。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而大学生在思想和意识形态以及学习目的都有着不同的变化,因此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不断面临着挑战。和谐校园不仅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还是和谐社会的前沿阵地。建设和谐校园是高等院校为了落实并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它是以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为基本要求。建设和谐校园是一种全面发展以及复合培养学生为核心内容的新型教育模式。

建设和谐校园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又是使高等院校发展有序以及科学发展的理论依据。和谐校园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校园等等之间相互依存的状态。建设和谐校园是一个细致的工作,它是对整体校园的生态系统建设,也是院校和社会整体环境建设的根本。

二、 和谐校园视域下的高校学生自治性质体现

首先在学生方面看,学生自发的形成了一个团体,从而进行自我管理。学生会既然是学生之间的群众组织,所以学生在学校里就会发生着各种联系。而这些联系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学生们在学校里不仅仅只是接受高等教育, 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参与了自我塑造。学生在步入大学时,其心智方面以趋向成熟,在经历了中、高考后,期自身具备了一定能够自我管理的能力。那些在学生中曾经担任过干部的学生,其自身对事情能够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在引导以及服务学生时,发挥其正面的积极的作用,而那些消极的作用就会慢慢抵制并消除。学生会的自治促进学生能够主动发展自己。当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逐渐增强时,其自我以及自我觉悟方面也会随之越来越高。

在学校方面看,通过学生会自治管理,有利于学生对学校教学以及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进行充分了解,从而使学校整体的水平不断提升。从具体来说,学生们主要参与教学以及后勤等方面的事项。比如说,学生通过对教师教学测评来向学校以及相关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从而使高效管理者更好的了解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并能够以及调整计划以及相关授课教师。学生也可以向食堂和宿舍等校内后勤部门提供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提高后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在学校的奖罚制度上学生们也可以进行评价,从而使学校在奖罚方面能够合理化等。这些能够体现学生会的沟通作用。高校中学生会自治管理的事情是在多种方面的,学校的各种制度以及学生们的日常生活都是通过学生会进行管理。

三、和諧校园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平台建设有哪些途径

高等院校的终极发展目标是和谐校园的建设,是完成全面教育学生的最重要途径。学生的党建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前沿,其标志着在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在思想政治上的引领以及教育方向。因此,综合现阶段各方面的形势需要将学生的党建工作进行创新,并且结合多种渠道与多种学科之间进行交叉管理的方式,开展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我国各方面领域的发展中的重要途径,其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信息正确以及快速传达,从而提高党和国家在不断发展时的透明度,从而增强了民主的监督。学生的党建工作应该按照国家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全面加快对于信息化的建设。这样建设信息化平台就可以在学生党建工作的源头到后期全方位的掌握其进程,从而实现党建工作的快速发展。

随着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的飞速发展,传播信息和知识的方式也逐渐增多,因此现阶段出现了另一种教学模式,即网络教育。学生的党建工作也可以结合着这种新的教育模式特点,比较针对性的设计一些新模式的课堂,从而可以将对党员的教育工作逐渐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网络课堂教育的开设大大提高了党建工作中信息传播的速度。及时传达党建工作的信息,还能够同时使学生们在学习上自主性增强。

目前,党建工作缺乏对党员工作的监督,党员是否发挥其先锋模范的作用,就要我们对其实行监督工作。在培养党员的过程中实行透明化的管理,建立专门的网站,将党员信息以及思想汇报等内容上传到网站上,并设置对党员实名制监督以及投诉信箱,从而实现对党员培养过程的透明化管理。

对于党员的考核方面,目前高校中主要是通过提交思想汇报以及学习心得完成的,但是这种方式缺乏对党员以及培养的对象动机以及思想上认识的考核。一部分上交的思想报告以及心得都是来源于网络,而并不是他们自身的思想报告和心得。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在网站上对党员的思想报告进行对比,一旦发现有10%或者以上的汇报内容,即认定为存在抄袭情况。在培养党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实施公开透明汇报以及答辩,并以不记名方式投票来决定其是否通过党员考核。

在培养党员的过程中,对党员实行再教育和考核一直是党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对于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应当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创造性的展开工作。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和党员的考核时密不可分的,应当严格批评那些长期不参与党员再教育工作的党员,并对其进行批评工作。和谐校园下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对党员在高校中树立榜样以及校园的引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在和谐校园的视域下,高校学生会自治的基础上,有利于高校通过学生会对学生日常生活以及学习更好的管理和服务于学生。而在高校中学生的党建工作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教育中更是有着巨大的意义,其关系到了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萧莉,马国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创新的思考[J].学生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5),31-32

[2] 丁东宇,论高校学生工作理念的深层转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122-124.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会高校学生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你们学校共有多少种学生会?
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形成策略
“运动世界校园”对促进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调查研究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别把“正副部长级”学生会干部当笑话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试议高校学生会宗旨的意义及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