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7-09-27贺年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调动孙悟空小熊

贺年明

《新课标》提出: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个性特点的发展和數学能力的形成,都来自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而参与程度却与学生对数学学习是否感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学生对枯燥无味的数学一般都缺乏兴趣,对数学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我发现在数学课堂中,恰当的引入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所有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愉快轻松的获得知识,数学能力也得到发展和提高。

一、课前引入故事,激发兴趣

一般情况下一堂课的前几分钟,学生还没有从课外游戏中转移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此时他们的精神状态都比较兴奋,如果在这时就讲授新的知识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能给学生一个强烈的刺激,由极度兴奋的精神状态转移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上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尝试着用一些儿童故事来导入新课。

如教求平均数时,书上只是简单的一张图,四个杯子,杯子里装有不同量的水,问四个杯子水平平均高度是多少。这些抽象的知识,学生肯定不感兴趣,于是我这样导入:熊妈妈从井里打上水,要小熊倒进四个杯子里,按杯子上的刻度,第一个杯子装6厘米高的水,第二个杯子装3厘米高的水,第三个杯子装5里米高的水,第四个杯子装2厘米高的水,然后,熊妈妈让小熊算出四个杯子里的水的平均高度。小熊想了半天也没算出来,小朋友,你能帮帮小熊吗?这样导入,学生的兴趣陡然上涨,一个个学生跃跃欲试,要帮助小熊解决问题,从而产生了探求问题的欲望。

二、课中引入故事,促进探索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有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这里所说的礼物就是学生乐于接受迫切需求的知识。在课堂上,有些内容如果单凭教师直接的讲解,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如果这时引入故事就不同了,它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还能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去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如在教平移和旋转时(二年级下册)学生难以理解平移、旋转这两个概念。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时,我引入一个这样的故事:两只小蚂蚁住在小河边,有一天天快要下雨了,小蚂蚁决定把家搬到安全的地方。它们商量决定,黑蚂蚁在前,白蚂蚁在后,一起把家搬到大树底下去。可是搬到一半的时候,它们发生了矛盾。白蚂蚁说:“不公平,我在后面,走的路比你远。”黑蚂蚁说:“才不是了,我走的路比你多。”它们为此争论不休。你们能帮它们说说理吗?

学生马上展开热烈的讨论,说出了很多理由。在这故事中,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产生探究欲望,在深入的讨论、探究、合作、交流中学生不仅理解了平移、旋转这两个概念,而且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练习引入故事,调动情绪

曾有人说:中国的学生认为学数学就是做练习,做数学题。外国的学生认为学数学是参与一项活动,经历一个过程,获得一种体验。练习是数学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如果教师只是机械的让学生做题目,那么练习就失去其本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将练习融于故事之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如在四则混合运算练习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春天来了,树上长出了嫩绿的枝叶,无不透着春的气息,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心情,可是有的树叶上长出了小虫子,(出示挂图:翠绿的树叶上长着写有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的虫子)小朋友们,你们能运用自己的智慧捉掉这些害虫吗?

同学们听了,一个个情绪高涨,很快就把这些题目做完了。为民除害这样的事情谁不愿干呢?

四、结尾引入故事,扩展空间

心理学表明,在临下课前五分钟,学生身心疲惫,情绪低落。而这五分钟恰恰是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回顾,所以务必要使学生在这一段时间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把课的结尾推向新的高潮。

如在教《位置》(一年级下册)后,我引入了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出示挂图)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保护师傅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怪,好威风!你们知道吗,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分别在唐僧的什么位置?谁反应最快,孙悟空就收他做徒弟,你们想跟孙悟空学本领吗?在丰富有趣的故事中,学生不仅牢固的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而且还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迫切期待下一节数学课的到来。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合理运用故事,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寓教于乐,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教师也能更好的关注儿童的生活,关心儿童的健康发展,数学故事无疑是激活数学课堂生命活力的有效方法。endprint

猜你喜欢

调动孙悟空小熊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数独驾到
响鼓
孙悟空脸谱
我的妈妈是“孙悟空”
小熊
可爱的小熊
雷伊大战孙悟空
酱爆西游⑤
某新官上任三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