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细节培养习惯

2017-09-27李红月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习惯养成学生

李红月

【摘要】习惯培养绝非一日之功,必须坚持反复抓。俗话说:“嫩枝易弯也易直。”这就说明了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学生 细节培养 习惯养成

【分类号】G631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人生,好的习惯会让学生受益终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知识少,各种行为习惯正处于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稍有懈怠便会前功尽弃。所以要时刻注意关注细节,注重培养学生习惯。

(一)关注细节,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我刚接一年级的时候,我的压力真的很大,因为现在的孩子上学的年龄越来越提前了,在家里又都是皇帝、小公主,每个人都受不了一点委屈。看到孩子这样小,每个人的个性又不同,甚至连话都听不懂,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我也曾向几位低年级的教师请教。因为开学初,孩子们所学的知识都是在学前或托儿所已经学过的,所以对知识的传授对我来说不是难题,难的是他们坐不住椅子,上课有的站着、有的跪在椅子上,有的把脚放到椅子上、有的钻到桌子下面……更别说认真听课了,他们根本不知道小学生课上应该怎么做,所以我决定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学生的习惯培养上。例如在课堂上,我总是强调:端端正正的坐好、看谁的注意力集中、轻轻的打开书、快速的拿出笔、比一比谁的声音最洪亮等语言,给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都给予明确的规定,时刻吸引孩子的目光,调动孩子的热情。课上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来激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绝不是老师提出一次两次学生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我们不厌其烦的去要求、督促,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给学生们。叶圣陶曾说过:“心里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不需知道怎样做去,才可以养成好习惯。”所以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做去,便要赖于老师的督促、鞭策。很多看似小事的细节,最能真实的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而真正要做好这一件件平常琐碎的小事并非易事。

(二)关注细节,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常规管理是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身上都会发生的“日常小事”,但用教育的眼光看,“学校无小事”。所以在小学应当以养成教育为主,逐步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为以后思想品德的日渐形成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刚入学时,孩子小,抬腿就想跑,所以每节课下课我都是让他们按小组排成一队走出教室,因为孩子们不懂什么是直角,所以我就规定都顺着两块水磨石中间的那条线走,走到最后一块再拐过来,就能走成直角了。他们的上下楼、上课我都随时监督并督促他们。所以他们现在已经能够自觉的排队上下楼、并且上课铃声响过以后,他们也能站好队在进入教学楼。再有我从来不让学生往地下扔纸,记得我上学的时候,一到放学时老师就让把书桌里的杂物全掏出来扔在地上,这一做法我觉得不可取,因为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地面上有纸和杂物马上捡起来的好习惯。他们现在不光在班级捡纸,而且在走廊、操场上见到纸也能主动的捡起来。刚开学时,孩子们的课桌总是七扭八歪的,我就想怎样能让桌子整齐一些呢?后来想来想去,我还是利用水磨石的那条线,让每组桌子对准一条线,还别说这样做比以前整齐多了。但学生的自觉性还是比较差,还需要我们教师及时的去纠正和督促。直到现在我每节课下课我都强调先把桌面的课前摆放好,然后书桌里和地面都收拾干净,最后把桌子摆齐才可以排好队下楼。可能是我养成了好习惯,下课时,除非我不在班级,只要在班级我就必须得强调。有时我自己也感觉是不是太唠叨了,但又一想因为班级孩子小,只有不断的强调和督促,他们才会慢慢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不仅要强化学生个人的行为习惯,提高其自律、自强意识,而且还要培养他们养成有礼貌、爱劳动、团结同学、珍重他人的好习惯。记得有一次语文课上,以为刚转来的孩子主动举手读课文,因为地方口音比较重,所以同学们哈哈大笑,我马上说:“别人读书时我们应该有礼貌的听,要尊重别人,怎么能干扰别人呢?”我又走到那位同学的身边说:“你读得很认真,继续努力吧!”她抬起头,用感激的目光看着我。从那以后,同学们都主动帮助她纠正字音,是她的朗读能力一天比一天有进步。

(三)言传身教与教育培养协调统一。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老师每天与孩子们在一起,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是迁移默化的,只有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在孩子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孩子才能敬佩你,信任你,这样教师的话才能有力度,有说服力;所以我认为,为人师表以身示范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敬仰,学生才能更好的约束自己。我的办公桌上面从不乱七八糟,把书本摞成一摞,因为我要求学生桌面摆放整齐、桌堂干净、地面无纸,首先我自己必须做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信服老师。

(四)与科任老师与家长共同教育。

我认为教育学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不能只靠自己,任何学生的成长都是班主任和全体科任教师及家长的共同教育的结果。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多和科任教师及家长一起交流、互通情况,掌握班集体或某个人存在的问题,以便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五)快乐评价,规范习惯。

要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只靠老师的提醒、教育也是不够的。同时要利用评价功能,激发学生提高。我实行小印章,粘贴、奖品制度。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在书前面印上“学习很用心”或“善于思考”的印章。作业能按时独立完成,及时订正,书写姿势正确,字迹端正,正确。根据不同的同学印上“作业很漂亮”“你真棒”“有进步”“书写工整”等不同的印章。关心班级、为班级献备品的直接奖励一个苹果粘贴。间操、升旗时保持肃静,不交头接耳,动作规范的,印“值得表扬”的印章。兴趣爱好广泛,能将特长展示给同学们看,得到同学们的普遍赞赏,印“你真棒”的印章。

总之,透过一些学生的细小的行为表现,可以看出一个孩子的品质。例如:准时到校,不缺课是爱学习的表现;对人有礼貌,说话和气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表现;随手把倒在地上的凳子扶起来,是关心集体的行为等。也正是这些细小的行为的日积月累逐渐养成好品质。养成教育就是一种细致的积累是的教育,积日常行为的涓涓细流,回程良好的品德大海。对学生而言,好习惯、好品质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益。细节总容易被人所忽视,但往往它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所以我们教师要时刻关注细节,将小事做细,培养成一种习惯。細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人生。成功是一个日积月累、持续不断的过程,只要我们做的细心、耐心、恒心,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生都会成为一名行为习惯好、学习优秀的好学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养成教育之我见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