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9-27李俊骥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诵读教学教学活动作用

李俊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的教学方法被教育工作者抛弃,诵读教学法就是其中一员。诵读教学法,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以及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作用。高中语文教学需要诵读教学法的支持,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诵读教学法再次得到教育人士的关注。加强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让高中语文课堂更有活力,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诵读教学;应用;作用

【分类号】G633.3

在许多教师看来,诵读教学法只适应于小学或者初中的语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诵读教学法会显得过于幼稚。偏激的理解,让高中学生没有机会在课堂中诵读所学文章,也影响了一代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具有语言应用的能力。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实践。因此,重新审美诵读教学法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1.诵读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发音

诵读学习,就是让学生将自己所见之字大声朗读出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快速阅读或者自己有声朗读,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即使存在错误,他们也意识不到。而在诵读过程中,学生们一起大声朗读,错误会被放大,学生也会知识自己哪里读错,正确的发音是什么。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打破了哑巴语文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改正错误的机会。

2.诵读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意义

诵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文章中的情感结合起来。正是因为如此,诵读就是学生打开个人语文学习思路的重要手段。在诵读中,学生不仅仅是在朗读文字,而是在与文字交流,在写作者交流。学生不读出来,永远不知道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口气来表达自己的头脑中的思想。诵读,给学生出声的机会,给学生互动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意义。

3.有利于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之美

汉语的美是多方面的,不仅具有形态美,更具有意境美。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每一个文章都是经过编者精挑细选的。在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文章时,诵读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文字的节奏美与韵律美,明确文章中所用修辞。更能让学生轻松地调动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自己的诵读给自己营造一个真实的情境,在情境中找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将诵读教学法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找好诵读教学法的应用切入点,在不增加学生语文学习负担的基础上实施诵读教学。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施诵读教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诵读教学才有实施的空间。语文教学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让学生了解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区别,让学生发现语言的规律。诵读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利用诵读活动,让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以调动,改变教师的主体地位,才能让高中语文课堂有所创新。教师要重视诵读活动的设计,重视个人课堂角色的转变,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诵读教学,让语文学科的特色彰显出来,对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意识进行培养,是诵读教学应用的重要目标。

比如在讲解《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让学生自己想一个诵读的方法,从学生的想法中选出一个支持人数最多的方法加以实施。尊重学生的想法,是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第一步。一些学生提出大家一起诵读文章,一些学生说一排一段地诵读,还有一些学生说用合声的方法去诵读。如果大多数学生支持用合声的方法去诵读,教师就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和他们喜爱的方法诵读,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来。

2.构建课堂氛围实施诵读教学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就是传承文化的活动,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引导学生不断成长。因此,语文教学不仅具有传递语文知识目标,还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利用诵读法实施语文教学,教师需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文化氛围的渲染下,将自己的真情实感与诵读内容结合在一起,推进诵读行为的科学化。

比如在讲解《论语》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讲孔子与儒家文化知识,让学生对论语产生认同感。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认同感,会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学生对阅读内容具有向往之心,就能更好地将自己与诵读内容结合成一体。在文化氛围下进行诵读,能够促进学生理解诵读内容的意义,提高教学效率。

3.加强师生互动实施诵读教学

师生互动,是调动学生诵读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诵读教学的一种方式。在过去的高中语文课堂中,一直都是教师让学生读课文。在学生心里,他们也想听教师读课文,甚至想与教师开展一场诵读比赛。在开放化教学的今天,教师要一视同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诵读活动中。将学生积极诵读时,教师也与学生一起诵读,这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亲和力,还能给予学生诵读的动力。在诵读过后,与学生一起交流诵读的方法以及诵读内容中最精彩的部分,促进诵读教学成效的优化。例如,在学习到《出师表》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诵读一遍,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断句、重点等,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理解,然后由学生再诵读就会出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老师还可以跟学生分配角色,互动诵读,由更加成熟的老师促进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角色当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学科是一门语文学科,虽然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汉语是母语,但课堂中的诵读是不能为生活中的交际所代替的。将诵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去理解字里行间的意义,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与学习内容进行互动,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重视诵读教学法的作用,并积极利用诵读教学法实施教学,才能让高中语文课堂效率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江渝,袁兵. 诵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02:109-111.

[2]孙艳辉,李志刚. 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4,20:101.

[3]朱烩,季通宙,吴玲玲. 朗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使用研究[J]. 教育教學论坛,2014,45:168-171.

[4]索梅. 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法的应用及其实效[J]. 教育教学论坛,2011,33:46-47.endprint

猜你喜欢

诵读教学教学活动作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谈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的开展
如何开展初中语文诵读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诵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